第67章 任职县尉(求追读)(1/1)

清晨裴元绍来到大帅府前。

三天前这里还是血流成河,此刻已然是焕然一新了。

大帅府也重新更名为荡阴县府。

“裴县尉早啊。”

“见过郑县令。”

见裴元绍朝他行礼,郑治慌忙回礼,口中连说不敢当。

郑治字国祝,老家在冀州河间,他原本是货真价实的县令,后来山城被黑山贼占领他就成了屯子里的三老。

重夺山城后裴元绍推他出来继续当山城县令。

其实一开始百姓们是希望裴元绍当县令的。

计杀白绕,拿下山城,斩首张雷公,开仓放粮,推倒屯子栅栏,给所有人安排新家园……

裴元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深深印在了百姓的心坎里。

百姓们感激他,信任他,希望他能成为山城的管理者。

但是裴元绍拒绝了,因为他有言在先,百姓们帮他赶走黑山贼,他把山城还给百姓。

为了这份信任也为将来获得百姓更多支持,他必须兑现诺言,推郑治为县令。

郑治知道靠他根本无法管理好现在的山城,于是呼吁百姓一起请愿求裴元绍当山城的县尉。

还说裴元绍是山城的守护者,而县尉之责任正是掌县内兵事和安全。

这一次裴元绍不在推迟。

“人到齐了吗?”

“都来了,正在府里等着裴县尉。”

“那就进去吧。”

今天是荡阴县府正式重立的第一天,也是战后封赏和分配的日子。

进了府内郑治一番推让最终还是被裴元绍按在了主位。

“你就放心当你的县令,有我在没人敢质疑你。”

在裴元绍的支持下郑治宣布县府正式重立,原先的县丞和县尉继续就任。

新任命罗市为山城主簿,卞良为从事。

大战结束之后罗市就见到了眭固,不过后者是被五花大绑押来的。

白绕已死,罗市问他答应的事情可还算数。

眭固要求释放他,才能帮罗市把儿子送到高干那里。

罗市哪敢做主放他。

这时裴元绍过来问罗市有几个儿子。

罗市说只有罗成一子。

裴元绍不解的问既然只有一子,为何送给他人当义子,送过去真的可以改变后代命运吗?

只怕到时候连姓名都得改了,还谈什么后代。

接着裴元绍指着山城说,“两个月前你可想到我能占领此地?”

罗市佩服的回道:“寨主之能,非常人可比!”

“那我若说跟着我混,将来你和你的儿子都可以飞黄腾达,你可信?”

罗市完成刺杀任务当赏。

一个能为子孙后代甘愿放弃性命的人值得肯定。

山城也正是用人之际所以裴元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罗市陷入了沉思,他反复想着裴元绍的话把儿子送入富贵人家中,就一定可以富贵一生吗?

好多庶子不如狗,义子又算个屁。

而裴元绍仅用两个月就占领荡阴,能力远超一般人,他的话值得信赖。

“能得寨主不对……应该称呼裴县尉,能得县尉器重,罗某愿意举家来投,还望县尉收留!”

其实真正让罗市改变主意的是裴元绍对待百姓的态度。

明明他已是山寨的新主人,却还要兑现在百姓面前说过的承诺。

所以不管裴元绍是县令还是县尉,又或者什么头衔都没有,但是只要他振臂一呼,山城百姓无不拥护。

从那一刻起罗市隐隐感觉裴元绍的成就绝不止如此。

能在此时得他器重,或许是罗家最大的机遇。

卞良也是功臣。

不过他不想当云顶山的分寨主也不愿掌管和贩卖私盐了。

经过山城一战卞良改变很多,更是对裴元绍佩服至极,这一次他想真正的融入山寨圈子。

所以他一开始回绝了所有赏赐。

还说以后会全心全意的效忠。

这样的表现裴元绍很是满意,而他对功臣是从不吝啬的。

于是找到郑治,提议让卞良和罗市一起到县府里任职。

一个主簿,一个从事。

虽然都是小吏,但身为正牌县令的郑治却不敢小瞧他们。

因为这二人都是裴元绍推荐的。

战后百废待兴,但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安置百姓,有郑治三人牵头,罗市和卞良辅助应该足以办好。

等到卧龙谷的盐矿走上正轨,良田播种完毕,到那时裴元绍会把糜伦和张布也调来山城,分管商农。

内政事宜安排完毕,接下来是军事上的封赏和部署。

从今日起不管是山寨人马,还是归降的贼兵,以后统称山城守军。

就算不被外人认可,他们也要自己先扔掉贼字。

完成从山贼军转变成地方小军阀。

这在裴元绍的计划里是很重要的一环节。

因为山贼人人喊打,为自保而成立的地方小军阀更容易得到朝廷的认可。

军队有了新名称,接下来是各项任命。

卧龙谷和云顶山需要有人回去镇守。

戏苟精细之前也任过代理谷主,由他守护卧龙谷最为合适。

崔牛勇猛,可做云顶山分寨主。

二人的苟字营和牛字营全部扩编到五百,遇到危机可互相支援。

刀子被封为山城第一关统领。

郭大任第二关统领。

铁战为第三关统领。

三人各领本营人马驻守,但是郭大在朝歌城另有任务,因此由新加入的刘石代为把守第二关。

两寨合并设县尉府,驻兵一千五百人。

改东南大营为谷字营,驻兵一千,百姓五千,由周仓统管于宠辅佐。

派山字营入屯,由廖化统领一千人马并五千百姓共同开发那块地。

周廖两营名称合在一起为山谷,代表着从山谷起家之意。

最后裴元绍来到李大目和左校跟前。

“县尉府里尚缺两名副官,你二人可愿为之。”

说是副官其实就是空有名头的闲散职位,就像之前的山寨护法。

并非裴元绍不能容人,像刘石和于宠也算在山城之战中变相立功,都得到了相应安排。

但李大目杀白绕的目的是为了换自己性命,等于山城一战没有功劳。

而左校属于被动投诚的降将也基本无功。

因此这二人跟于宠和刘石还有区别。

“俺李佑愿意追随裴县尉,只是以后若有战事,还望裴县尉多给些机会。”李大目本名李佑,因眼大而得外号。

裴元绍笑道:“你统兵的能力不弱,以后少不了带兵出征。”

“多谢县尉信任!”

“那你呢?”裴元绍又问左校。

后者回答的更是干脆,“在下没意见!”

“既然如此你二人回去后便跟着二弟三弟一起开仓放粮。”

为了兑现承诺,也为获得更多民心加快山城稳定,裴元绍决定把白绕之前存的粮草物资全都发给百姓。

可如此一来军中粮草就要告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