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高昌国是最后的希望(2/1)

出征高昌国。

一路行军路上。

侯君集收到了李世民传来的密函。

“李绩造反,国库空虚,君集,朕手下良将众多,唯有最信任于你。”

“此行高昌,多加敛财,填充国库!以稳江山社稷。”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

却直接让侯君集笑出了声来。

“哈哈哈哈,李绩这老匹夫居然投效魏王了,看来我的机会来了。”

“杜相离开,李绩也走了,李靖早就退隐,这般多将领,唯有我了啊!”

“看来,我还能再更进一步,这宰相的位置,我也能坐一坐了。”

侯君集眼中闪烁着浓浓的野心。

他早就想坐一下宰相的位置了,这么多将领之中,他的地位其实不算高。

跟程咬金他们,他不乐意去比,不是一个层次的。

他是元帅,可不是将军。

他能文能武,自然也想坐坐宰相的位置,也想要更上一层楼。

兵部尚书的位置,而今已经别无其他人选了!

“全军出击!拿下高昌国,本将允许尔等狂欢三日!”

一道军令下放。

所有士兵们皆是兴奋了起来,眼中充满了汹汹的斗志。

显然。

他们对于狂欢三日充满了极其的期待。

...

幽州城。

“哈哈哈哈哈,李绩造反了,笑死朕了,这逆子岂不是要气死了。”

秦王府中,一阵大笑传来。

李渊乐的不行,他收到李绩造反的消息,整个人都乐了。

“看来这次江南是彻底守住了,魏王还是颇有手段啊,竟然连李绩都能拿下,是我小瞧魏王了。”

杜如晦在一旁眼神闪烁,时不时的闪过一丝惊异。

李承乾,李泰还有李恪三人,杜如晦都是极为了解的。

三人之中,最有能力的,莫过于李承乾了。

三人之中最有才学的也是李承乾。

三人之中除了李承乾之外,最有能力的就是李恪。

反而声名在外,读书成神的李泰在杜如晦看来,是能力最差的一个,最不合适当皇帝的。

只是。

李承乾不爱展现自己的才学能力,李恪韬光隐晦想要活下来,倒是李泰一路锋芒毕露。

显得李泰才高八斗,皇子之最罢了。

当然。

李泰之才学,杜如晦也是承认的。

只是要看他拿跟谁比罢了。

“是啊,没想到,魏王还有这般能力,本以为他只会读书呢。”

魏征也是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露出惊异之色。

倒是一旁的李承乾却是一脸淡定的模样,摆了摆手。

“这有啥好吃惊的,青雀的能力本就不同凡响。”

“只是一直都被父皇捧着,被你们捧着,有点飘了罢了。”

“现在他懂事了,会自己思考了,当然能力就更上一层楼了。”

此言一出。

杜如晦却没有反驳,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这么多皇子之中。

李泰是生活最滋润的一个,自小就被李世民宠爱着,从小封王,长大之后更是入住武德殿。

可以说没有受到什么挫折。

哪怕跟李承乾对抗,一开始李承乾也是能让就让了。

反而是让李泰没有太大的压力,潜能都没有被逼出来。

“不过,能拉拢李绩,这能力,确实是我小瞧了。”

杜如晦摇了摇头。

他本以为李泰再有能力,也不至于说多厉害。

现在李绩都被李泰给拉拢了,这一下子,必须要正视了。

“接下来,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吾等可以安稳度过了。”

“冬季来临,本就不适合出征,再加上国库空虚。”

“陛下这一次想要翻盘,只能等着侯君集那边的成效了。”

“只要侯君集大胜,再将高昌国的财务都抢回来,那陛下还有一战之力。”

“倘若,侯君集输了,那陛下这边就有点难了啊。”

说这一番话的时候,杜如晦还默默的看了一眼李承乾。

李承乾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没必要让侯君集输,咱们大唐内乱,但对外一致,总不能去牵绊他们,影响损害大唐士兵的利益。”

“不仅不能牵绊,还要去帮助他们。”

“我会派遣一队火药营过去,帮着侯君集破城。”

此言一出。

李渊更是发出一声感慨。

“你这孩子,当真是仁善啊,你这般善良,迟早被李世民弄死。”

“痛打落水狗你不知道吗?”

“那些士兵是大唐的士兵,但现在是你的敌人。”

“弄死他们,就是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你不弄死,那么他们就会弄死你。”

李渊瞪了一眼李承乾,没好气的喝道。

倒是一旁杜如晦笑了笑。

“秦王这般,乃是当世民心,才能受到百姓爱戴,世人追捧。”

“而且,依我看,秦王帮忙破城是好事,只需要将高昌国的财务给抢了。”

“不给陛下留下便可,那些士兵伤不伤的也不打紧。”

“只要国库足够空虚,陛下没有钱财,目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杜如晦看的非常明白。

打仗要看什么,一方面是士兵的精锐,另外一方面则是看兵器盔甲。

还有一方面就是看粮草补给了。

这里面。

最重要的就是粮草。

没有足够的粮草,你就要饿死。

士兵弱一点,训练训练,打仗打多了,自然就厉害了。

兵器盔甲不行,打多了,总能抢到一些好的兵器和盔甲。

唯有粮草,你没钱,你抢不到,就等着饿死吧。

现在。

李世民国库空虚,没有钱,他就无法发动大战。

“哈哈哈哈,杜伯伯也想多了。”

李承乾笑了笑,摇摇头。

他可是记得。

历史上。

侯君集攻打高昌国,抢夺钱财,开始享乐。

最后被高昌国国王给告了。

李世民将侯君集关入大牢。

从而惹怒了侯君集,侯君集才开始谋划跟太子谋反。

这就是机会。

“财宝要给父皇留着,若是没钱,父皇只怕会破釜沉舟搏一搏。”

“这就是麻烦事。”

“其中还有不少隐秘,我在计划,届时你们就知晓了。”

李承乾并没有将所有事情都说出来。

见此。

李渊几个人倒也没啥忧虑的,皆是微微点点头。

“你心中有数就好。”

这些年来,李承乾的表现,让他们也相信李承乾不会胡来,自己作死。

...

众人商量之际。

在一处遥远的高坡,一队人马却是缓缓而下,朝着长安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