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孙传庭送军饷,袁都督遭威胁(1/1)

“孙传庭拜见陛下!”

孙传庭跪在地上胡须微微颤抖,双手紧握,显得有些拘谨。

试想一个赋闲在家的无名小官,突然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心中怎能不激动。

“孙传庭,朕知道你!”

朱由检站起身来,来到孙传庭面前,亲手将对方给扶了起来。

这一举动,不但孙传庭自己受宠若惊,连一旁的毕自严也在暗自咂舌。

一个离任前只是五品稽勋司郎中的官员,竟得到皇帝如此礼遇,这在大明官场上可是不多见。

“陛下,孙传庭惶恐万分!”

孙传庭起身后拱手再礼,他心中满是疑惑,不理解朱由检为何会让毕自严专门寻访自己,还如此礼遇。

“呵呵!”

朱由检笑了笑。

“朕闲暇时偶尔会翻看一些官员的黄册,知道你是一个为民造福的良臣,心系家国,这才召你入京!”

对此一旁的毕自严在心底感慨孙传庭真是时也命也。

“朕听闻你赋闲家中时,书房里面全是兵书,你对行军打仗还有所研究?”

朱由检满是好奇之色。

“传庭略有研究,还比不得我大明在前线抗辽的诸位将军!”

孙传庭很是谦虚,眼底闪过一丝落寞。

他忽然发现自己除了为官清廉以外,并无所长。

“朕记得没错的话,你还与袁崇焕是同年的进士吧!”

目光殷切地看着孙传庭,朱由检如获至宝。

“与袁都督同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孙传庭已经得知,如今的蓟辽总督正是袁崇焕,心中对其很是羡慕。

“如此贤良之臣赋闲在家,实乃我大明的不幸!”

朱由检突然感慨万千,孙传庭有些不好意思。

“孙传庭如今寸功未进,当不得陛下夸奖。

陛下能亲自召见孙传庭,已是莫大的恩泽,若是朝廷有用得到的地方,还请陛下吩咐!”

他的眼里满是对于功勋的渴望。

朱由检想了一下,孙传庭文臣出身,如今对于军事可能还没研究透彻,还需要去磨炼一番。

“朕先交给你一个差事!”

“任命你为户部管粮郎中,去往辽东发放军饷!”

“微臣领旨谢恩!”

孙传庭心里面十分地兴奋,终于可以去往辽东了,即便不是带兵与金人打仗,可看一看也是好的。

“除此以外,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陛下请讲!”

“你此次去辽东,不仅要保障蓟辽的军饷发放,还要再去一趟皮岛!”

“朕要你将你在皮岛上的所见所感,返京后悉数上报,特别是你自己对于东江总兵毛文龙的看法!”

毛文龙如今在皮岛上,彻底过起了土皇帝的日子,对于朝廷的命令总是万般推辞,只有在要军饷之时,才会向朝廷上几份卖惨的折子。

“臣领旨!”

虽是对朱由检的旨意带有疑惑,可孙传庭还是将其牢牢记在了心中。

朱由检将孙传庭一顿猛夸,看的身旁的站着的毕自严都有些羡慕。

……

走出乾清宫,孙传庭整个人都是飘起来的,自己到底何德何能,能得到皇上的亲切召见。

“孙郎中,恭喜了,如今得皇上青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毕自严与孙传庭并肩同行,出声恭贺了起来。

“毕大人为我大明筹得军饷千万两,才是我大明真正的功臣,孙传庭只是一时侥幸罢了!”

孙传庭对毕自严这种正直刚毅的官员,心中是十分尊敬的。

“呵呵,这次回京后,本官能保的住头顶乌沙就不错了!”

毕自严苦笑。

“皇上乃圣明之君,想来不会亏待毕大人!”

孙传庭对朱由检好感度几乎是拉满了。

“皇上让我入阁了,可我这心里,总是不安啊!”

毕自严深知,自己山西的所为,不太符合如今大明官场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风气,势必会让许多人眼热,更不用说他无形之中得罪了多少人。

“官场不就是如此,还是要恭喜毕阁老了!”

进入内阁是每个大明文臣的心愿,名望可以瞬间提升。

孙传庭也是如此,不过眼下,辽东送饷一事对他来说才是重中之重。

“孙传庭有一事想要请教阁老!”

“是关于蓟辽军饷发放的事情吧!”

毕自严稍加思索。

“今时不同往日,孙郎中记住本官的一句话即可!”

“还请阁老赐教!”

“秉公办事!”

孙传庭信心顿时倍增,眼神坚定,向毕自严施了一礼。

……

几日后,孙传庭押送军饷的队伍顺利启程。

与此同时,一封信件到了新上任没几天的蓟辽总督袁崇焕手上。

读完这封信,袁崇焕的心中五味杂陈。

信件没有具体的署名,甚至连送信的人,也只是自己手下的普通士兵,查不出信件的来源。

他心里面清楚,这封信是朝中的某一位大人物交给他的。

在他取得与金人的首战胜利后,他就被人给盯上了,开始不断地收到这类来信。

起初只是让他对一些商人的走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拒绝了,然后他军中的军饷就被莫名的开始克扣,甚至有时候迟迟不能下发。

边关的这些将士们大多数不是靠满腔的热情来这里送命的,他们是要朝廷给银子的。

种种威逼利诱之下,袁崇焕最终还是选择妥协了,从此以后他的仕途顺利了许多,就算是得罪了魏忠贤,也能平安落地。

就连每次与金兵交战,对方也是自行退走,他的战功获取的十分容易,甚至金国皇帝努尔哈赤都亲自来信劝降于他。

本以为这次上任蓟辽总督,朝中阉党倒台,自己就可以专心守边了。

后勤的粮饷也无任何后顾之忧,可如今,他还是收到了这种信。

这一次,是让他默许军中的一些将领克扣关宁铁骑的军饷。

袁崇焕眼中渐渐地燃起了怒火,他是大明的总督,守好蓟辽防线,是他的主要职责。

前线有金人相逼,后方有自己人的威胁。

袁崇焕与许多边关将领一样,腹背受敌。

“是可忍孰不可忍!”

袁崇焕把信件一把拍在桌子上,脑中想起了朱由检临行前对自己所说的话。

“你前线尽管打仗,后勤朕替你解决!”

袁崇焕坐在油灯前思索了许久。

“皇上,粮饷若无碍,崇焕必不负你所托!”

袁崇焕将信件放在火中烧掉了。

自打袁崇焕上任蓟辽总督以后,以前手下的将领们无不万分喜悦。

他们已经有四个月没有领到朝廷的饷银了,以前他们跟着袁都督守边时,几乎没有遇到过这种停饷的情况。

袁都督如今一上任就总领整个蓟辽防线。

可见当今的皇上对都督格外的器重,那么他们这些人的饷银也算是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