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夜郎古都(1/1)

书接上文,闲言少叙。

随着鬼显婆的的逃离,她所布下阵法也随之溃散而破。

石峰坐着调整。

几个小时后,公鸡破晓,天渐明亮。

他背起行囊就朝着石洞探身而入………

进入其中。

他发现,这山洞里比他想象的,还要宽敞,基本上是可以直立行走的。

越往里走空间就越大,而且迎面还有凉风吹来,说明山洞的另一头是有出口的。

半个小时后……

石峰看着眼前洞壁的空间,开始逐渐缩小。

他判断自己应该走过山腹,离出口不远了。

他蹲下来,看了看地上那鬼显婆留下来的浅度脚印。

肯定了自己的推断,鬼显婆应该是前方的洞口跑了。

就在他思考之际。

突然,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

他仔细一听,发现确实如此并不是自己的幻听。

而且声音发出的频率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靠近。

不过多时,石峰就发现,周围密密麻麻都是一群群黑色的蝎子。

蝎子通体黑色,尾刺鲜红,让人感觉十分怪异。

不言而喻,这些定是那鬼显婆引来或者是她豢养的毒物………

石峰既然选择离家踏上此道,就早已做好了要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所以,此刻他丝毫不慌忙。

他从包里取出,一小袋糯米来,抓起一把就朝着四周的虫子撒去。

每粒糯米都是赤红赤红的,撒落在黑蝎子们的身上,竟然发出滋滋作响的声音。

被打中的虫子当场就不动弹了,没被打中的虫子纷纷四散逃离,一会就都不见踪影了。

石峰刚才撒出来的糯米是他特制的符米。

是用刚收成的糯米,在太阳下暴晒七七四十九日,混合着公鸡鸡冠血与朱砂。

然后用阳符封住,在祖师神像前放置七日即成。

符米属至刚至阳,可祛阴辟邪。

天地生万物,万物自有相生相克之道。

更何况,石峰在制作时还加入了自己的血作为引子………

石峰将糯米放回包里,然后拍了拍手,继续朝着脚印的方向追了过去………

几十分钟后。

一座山峰上。

石峰正双手叉腰,四处瞭望周围的景象。

他这才发现,经过了这一宿的追逐,自己早就不知道来到什么地方了。

四周都是荒山密林,根本看不到有人烟的地方。

而且出了石洞后,他发现鬼显婆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不留丝毫痕迹。

他也只好罢休,放弃追寻。

坐在山峰顶上,望着晨阳初现。

他感到有些惬意的伸了伸懒腰,稍作休息后他开始寻找下山的路。

可是这深山老林里根本就毫无人迹可寻,哪有什么路可走。

他只好一边开路,一边走,同时他也开始思考起来,为什么那鬼显婆会三番两次的找他麻烦……

傍晚时分。

石峰翻山越岭的寻找出路。

终于让他找到了一条山道,顺着山道又往前走一个多小时后……

他终于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村子,当他来到村子里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观察之下。

他发现,这个村子并不大,也就二十户人家的样子。

但是,整个村长的现象却奇怪的很。

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的,连门口都有路灯。

但是奇怪的是,村里一个走动串门的人都没有。

也没有大人小孩的吵闹声,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听不见,安静的格外出奇。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石峰来到一家户型较大的人家门口前敲了敲门喊道:

“你好请问有人在家吗,我是路过此地的游人,能否开门讨碗水喝。”

敲完门,房子里还是听不到有人回应和说话的声音。

石峰等了一会,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动作。

这家主人还是没有回应。

石峰稍微犹豫刚要转身离开,只听见吱呀一声。

他立即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去。

只见对面房子的大门开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探出身来急促的说道:

“小伙子,外面危险,快进来,快点。”

石峰疑惑看向四周,连个鬼影都没有,他表示很疑惑。

但是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他现在是真的渴极了,他赶忙走了进去………

进屋后,主人家给他拿来了水。

他边大口喝水,边观察屋子里的情况。

房子是吊脚楼,榫卯复合结构式建筑,是黔地特有的建筑之一。

屋子里住着祖孙三人。

老奶奶抱着睡着的孙子在怀里轻轻摇晃着,孩子时不时动动嘴巴,睡着的模样很可爱。

老人邀请石峰坐下来,然后用比较生硬的普通话问道:

“小伙子,你从哪儿来呀,为啥偏这个时候到我们村?”

石峰自然不能如实相告,只好说道:

“老人家,我跟随师傅修行数年,数月前师傅让我下山游历天下,故而来到了这里。”

老人家听完一脸紧张的说道:

“小伙子,你是个修道的小师傅吗?”

石峰点了点头。

因为这是他故意说的。

从进村开始,整个村子里都透露着一股不对劲味道。

他这么说也是为了引出事情的原委。

见石峰点头,老人激动的站了起来。

全身颤抖的拍手说道:

“那…那太好了,小师傅,那你能抓鬼降妖不?”

石峰扶着老人家坐下。

面容亲切的说道:

“老人家您放心吧,降妖除魔本是修道之人的本分,自是可以的,你且说来我听听。”

“唉!”

老头叹了一声就将事情原委,娓娓道来………

这个村名叫兴合村,村里的住户都姓杨,都是少数民族瑶族人。

这个村子原本都和其他村子一样,都在跟随着国政往美好的方向在进步。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在发展。

直到有一天……

村里有个年轻小伙子带了一个老太婆回来,一切从那天起就发生了变故………

小伙叫杨明,当时十七岁,性格开朗、身强体壮。

他家住在村子中间,因为地形方便,所以他家经营着一个小卖部。

又因为村子里就只有他家一个小卖部,所以平时生意也还算不错。

毕竟从村子里去镇上还算挺远的。

所以,一般没什么事大家都不爱来回跑。

更何况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一般都在外面打工去了,只剩下老人孩童留守家中。

这一天,杨明像往常一样开着自家的三轮车去镇里进货。

可在他回来的路上,就碰到一个穿着打扮有些奇怪的老人。

他停下车来,一问之下才知道,老人是为了访友从而迷路了。

不知怎么的就来到了这半路上。

杨明年纪轻又憨厚老实,见天也快黑了,就好心的将老人带回家中。

杨家父母也是个宅心仁厚之人,听完儿子道明缘由后,便热情的款待了那位老者。

但是,自从第二天送老人离开杨家后。

杨明家里就陆续开始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最开始是,半夜杨家父母,听到小孩子拨弄碗筷的声音。

起初杨母以为是小儿子半夜饿了,起来找东西吃,也没太在意。

可是,连续几晚都是如此。

杨母就有些不耐烦了。

于是,她就起床下了楼……

想准备教训一下小儿子,别让他那么大声,吵着家人休息。

可当杨母来到楼梯口时,发现,楼下竟然黑灯瞎火的。

她就以为,既然不是小儿子在下面,那定是家里进贼了。

于是,她急忙按下电灯开关。

家里顿时一楼灯火通明,亮堂堂的。

他瞧下望去,可是一个鬼影都没见着。

她赶忙快步回到房间里,拉起睡得迷迷糊糊的丈夫。

下楼了。

杨父有些起床气,嘴里嘟囔着不知道在抱怨啥………

夫妻二人检查完楼下所有房间、门窗,都没有发现可疑的现象。

杨父说了几句牢骚话,就继续上楼睡了。

杨母虽然还是觉得可疑,但是也找不出可疑的地方,也只好作罢。

第二日。

杨明一家人在吃晚饭的时候,杨母旧事重提,并附加声明了。

她添油加醋的讲了这件事情,并再次强调说已经连续发生好几晚上了。

杨明虽然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但是他文化基础好,所以并不信这些。

但是,看到母亲那认真严肃的样子,又不像是假的。

于是一家人商量好,晚上早早关灯、上床躺着,谁也别睡觉。

就等到半夜看这个诡异的事情是否还会再发生。

于是当日,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就按计划早早的关灯上床躺着了。

就这样,时间在一点一点的在流逝着……

终于,到了午夜十一点钟的时候,楼下果然传来了,叽叽喳喳的响声!

起初听得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时间一久,声音就越来越清楚了。

杨明清晰的听到,是两个小孩的嬉闹声。

杨家四口人,不约而同的,悄悄的,来到楼梯口。

这次,他们没有开灯,按照原先商量好的计划,悄摸的轻轻的下楼去。

寻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慢慢靠近。

楼梯靠近的是大门口,而声音传来的方向正是另一侧的厨房。

越是靠近声音就越清晰,直到来到厨房门口,四人才停下脚步。

此时也不用细听了,孩童的嬉闹声就近在眼前。

杨父壮着胆子一把推开了厨房的门……

顿时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两个全身赤裸、肤色死白,青面狰狞的脸。

他们露出诡异可怖的笑容。

推开门的刹那间,杨家四人与两鬼婴四目相对,顿时仿佛空气都凝固住了。

“啊!!!”

伴随杨母的一声惊叫,两个鬼婴瞬间就消失不见。

而杨母也被吓昏了过去。

听到了动静的邻居纷纷赶来。

杨父就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大家伙听完都感到十分诧异。

由于村子里没有鬼师,于是在邻居们的劝说下,一家四口人就在邻居家借住了一晚。

注:鬼师,是对当地巫师的称呼,鬼师是结合占卜算命、驱鬼辟邪,看阴阳风水于一体的高人。

第二天清早。

杨父特地跑到邻村的呷乌侗寨,去请一位很有名望的鬼师,家里做法。

说来也怪,自从那鬼师做法驱邪后,杨家家里的动静就消停了。

像是邪祟真的祛除了一样,直到杨明十八岁生辰宴那天………

原本是兴高采烈的一件事,可是悲剧就在当晚发生了。

杨家当晚邀请了全村的老老少少去做客,宴席散罢,众人皆尽兴而归,扶老携幼的回了自个家。

第二天中午。

在杨家一家人准备吃饭的时候,杨母发现一般都早早起床的大儿子昨晚酒醉了,今天应该是赖床了。

于是她就上楼,准备叫杨明下楼吃饭。

可当她推开儿子房间门的那一刹那,顿时吓得瘫坐在地。

只见大儿子杨明七孔流血,早已气绝身亡了,杨母嚎啕大哭,极其悲凉。

在请人来处理后事时。

入殓之人发现,杨明不仅仅是七孔流血,腹部也出现了一个孔洞,像是被什么利器捅破了一样。

但也没见有人为的痕迹,此事也就就此作罢了。

毕竟死者为大,于是村里人就帮忙将杨明早早安葬了。

处理完大儿子的后事后,杨家好像一夜之间没了精气神似的。

让人见了,很是为他们一家感到惋惜。

可是人活着,日子还得过下去。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一切又仿佛回归了平静。

直到两个月前的某一天晚上……

村子里的老汉杨拐子,由于做农活回来的晚了些,天都黑了。

就在他经过离村口不远处的几个稻草棚旁时。

突然一个阴森煞白,七孔流血的头颅就飘在了杨拐子的面前。

当他看清楚那张脸是杨明的脸的时候。

他立马吓得失声尖叫,飞快的跑回来了家中。

当晚杨老汉就噩梦连连,大病了一场………

请来医生都不见有效。

而类似的事情却接二连三的发生。

几乎天黑回村的村民,都遇到过那样恐怖的事情。

后来又请来了鬼师做法驱邪,但是不仅没有用而且还越来越严重了。

后来就连鬼师都被吓跑了。

现在不仅是出村了,晚上你只要出了自家大门,都能碰到杨家大儿子的鬼魂。

所以村子里人心惶惶的,一到天黑就家家闭户,灯火通明,不敢外出了。

更奇怪的是,杨家自己人却一次都没有遇到过杨明的鬼魂。

听着老人说完整件事情的原委,石峰喝了一口老人递过来的热茶。

然后肯定的说道:

“放心吧老伯,这鬼我能降伏,今晚过后一切都会好的。”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老头激动的说道。

“嗯,放心吧。”

说完石峰就转身离开,并嘱咐老者一家,无论今晚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出门。

石峰离开老者家后,在村子里转了转找了一块宽敞的地方。

然后取出玄铁八卦来寻找方位。

道家开坛做法,是有规矩的,但是他现在身在外面,也顾不了那么多讲究了。

他在震位的方位盘膝而坐,因为震位属东,是施术者经常所在的方位之一。

他在面前插上三柱清香。

右手结法决夹着引魂符,口中念念有词道:

“荡荡游魂何处存、虚惊异怪遁墓林、今请山神五道路将军、当方土地家宅灶君、查汝真魂。金光速现、敕來吾前。天门开、地门开阴将鬼差送魂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勅令”

随着石峰法决向前一指,夹在指间的符箓,立刻燃烧起来。

不出一刻,一团飘忽的白影,就向他飘来。

在他面前停住,随后一个青面的鬼头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石峰看了他一眼,和老者所描述的人长相一样。

于是,他从路边地上取了一小块泥巴含在嘴里。

然后他张嘴说话时,发出了让人晦涩难懂又极其低沉的声音来。

“含泥说鬼语”

这是道家通灵常用的手段之一。

“来者可是兴合村杨家长子,杨明?”石峰用鬼语说道。

杨明的鬼脑袋点了点头,说道:

“是,先生你能听见我说话是吗?”

石峰眨了一下眼睛,说道:

“自然,看你怨气化形,却无凶煞之相,想必是有心愿未了吧?”

杨明的鬼头低到石峰膝盖的位置,连续给他磕了三个头。

鬼魂无阳气不能着地,所以磕头也只是飘着磕的。

“先生既然能招我前来又能听得懂我说话,想必定是高人,请你救救我弟弟吧,我弟弟正被那两吊命恶鬼所害,卧病在床,已经奄奄一息了,若弟弟也被害我父母该怎么活呀………”

杨明说着说着一滴鬼泪从他的眼中凝聚滴落下来。

石峰快速的伸手接住,那滴眼泪在他手中化作一个晶莹剔透的小珠子。

他看着那滴鬼眼泪,叹了口气说道:

“鬼泪至情,我允了,不过你现在已鬼魂化形不能留在阳间,我先送你入地府,你弟弟的事我既然答应了,自会办到。”

杨明很是感激的连声道谢,然后又交代了他家的位置等事情后………

石峰拿出请阴符,口中默念咒语:

“天清清地灵灵,五方鬼差听吾令,请得兵来兵得听,请得将来将得行,奉敕三清天敕令,敕!”

石峰又是一次常规操作完毕。

顿时一阵大风吹来,风过之后……

两个身着古代衙役服装,头顶差帽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差字的阴司衙差,来到跟前。

他们恭敬的向石峰行礼,说道:

“小的见过道师,不知,道师唤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石峰指了指杨明的鬼魂,说道:

“劳烦二位将他送入冥府,好生善待。”

“是。”

两鬼差又恭敬施了一礼,然后就一人一边带着杨明的鬼魂,立刻消失在他眼前。

石峰拿出一张面额五百万的纸钱,写上杨明的名字,盖上自己的法印就蹲在地上烧了。

纸钱燃尽,石峰起身就朝着杨家的方向走了过去………

来到杨家门口,石峰按照杨明给的提示说了之后。

杨父就给他开了门,说道:

“真的是我家明儿,托梦与你?”

石峰点点头说道:

“伯父你且信我,救人如火刻不容缓。”

石峰说完,就拿起玄铁八卦,按照八卦所指的方位走了过去。

杨母则又开始抽泣的跟随杨父在他身后。

可怜天下父母心。

见到杨母这样,石峰不由的想起自己的母亲。

因此,他对那施术的鬼显婆更加痛恨了几分。

几人来到了杨家厨房里。

石峰在厨房冰箱前停下。

然后伸手在冰箱底下来回摸索。

不过一会,他在冰箱底下一把扯出有人用胶带贴在底下的黑色小布袋。

布袋只有两指般大小,里面不知道放着什么东西硬邦邦的。

石峰冷哼一声,拿出阳符就将小布袋包了。

然后嘱咐杨母去拿些干的桃木柴来,生了炉火。

他眼睛冰冷,随手就将小布袋丢入火中。

与此同时,在离这很远的深山里,一处断壁残垣下。

鬼显婆手中的两个小纸扎人,顿时燃烧起来,她看着燃烧的纸人的表情变得更加阴沉了。

石峰在杨家父母的请求下,上了楼。

来到杨家次子,杨文的房间里,查看了杨文的情况。

发现,他三魂七魄虽已归位但是神魂尚未稳定。

于是,石峰让杨母拿来一碗清水。

他取出一张镇魂符烧掉,将符灰与清水搅拌,用手沾水轻轻洒遍杨文全身。

然后才对杨父杨母二人,说道:

“他已无大碍,待到明日午时就会醒来。”

听到这话,杨家夫妻俩悬着的心才放下。

作势就要给石峰下跪,石峰连忙伸手握住俩人,说道:

“二位是长辈,小子受不起,不知家中可有便饭,能否赏口饭吃?”

“有有有有的”杨父说道。

石峰奔波了一天,粒米未进现在早就饿得不行了。

看着杨家准备的饭菜就毫不客气的吃了起来。

用过餐后,为了让杨家夫妻放心也为了有个休息之处。

他就在杨家里留宿一宿。

躺在床上的他把玩着手中那颗散发着幽幽绿光的小圆珠。

脑海中开始将这一件件发生的事串联起来……

“尸煞炼珠、鬼阵炼血、阴骨炼魂、万鬼炼丹”

石峰此刻终于明白鬼显婆到底要干什么了。

他看了看手中这颗泛着绿光的珠子。

这正是当初他打败尸婴鬼煞时所得。

第二天上午。

石峰被一阵熙熙攘攘的吵闹声给吵醒了。

他起身下楼一看,杨家一楼挤满了人,个个都忙忙碌碌的在做菜。

杨家夫妻俩看见石峰下来了连忙笑脸相迎,说道:

“小师傅您醒啦?”

石峰点点头说道:

“叔叔阿姨,家里这是要干嘛呢”

杨父激动的握住他的手,说道:

“幸亏有你,我们家小文才有救,现在他都能下床走动了,所以我就和孩子他娘商量,请乡亲们来热闹热闹,冲冲喜气。”

石峰点点头没说话。

因为他明白夫妻俩是为了感谢自己才这么做的。

但是他也没说破,毕竟受恩得报,也会让他们心里放心些。

就在三人说话的空档间。

一个胡子花白,穿着老旧中山装的老者,朝他们走了过来………

老者面目慈祥却不失威严,令人对他不免生出一份敬意。

还没等杨父介绍老者就率先开口说道:

“请问这位可是救了阿文的小师傅吗?”

“是的,阿公。”杨父说道。

老者对着石峰抱拳施礼。

石峰也急忙回礼,说道:

“老人家,莫要多礼,小子受不起。”

老者摆摆手说道:

“小师傅,你救我杨家血脉后人,理应如此,可惜我枉为一族之长,对此却束手无措,害的族人几次遭难,唉!”

“老人家,你们这村子。里可是没有土地庙,也没有镇山兽?”石峰问道。

杨家族长有些疑惑的看着石峰,说道:

“是的,小师傅,原先村东头倒是有一座土地庙,但是后来破迷信的时候就被拆了,难道村里的怪事和那土地庙有关吗?”

石峰点点头邀请老人到门口坐下。

然后说道:

“山不镇难安,地无神难存,不镇青山,山势自然会变动,不供神明,神明自然不会保佑子孙。”

杨家族长听完石峰一席话,顿时明白该怎么做了。

于是又对他表示了感恩。

石峰借机,打听了关于他想要知道的信息……

“那老族长可知这附近哪有古战场或万人坑、乱葬岗等这类的地方吗?”石峰问道。

杨家族长略微深沉的思索一番。

然后答道:

“小师傅,您这么一问我倒是想起来了,离这较远的天云村再往北深入,听说好像就有一处古战坪,据说是古时夜郎与滇决战之地,只不过这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故事,不知是真是假。”

石峰没有再追问而是转移话题。

嘱咐老族长在重修土地庙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吃过午饭。

石峰就与众人告别。

在杨父热情邀请下,坐上了摩托车去往天云村。

在路上,两人搭话闲聊间得知,天云村是个侗寨村庄时。

他的心里总有一丝莫名其妙的情绪在浮躁。

两个小时后………

车子停在了一个古老的寨门前。

下车,站在寨门口,一个古朴有序的寨子,赫然映入眼帘之中。

石板小道像是血管一样连接着每一户人家的房子。

村子里人影稀少,远远看去,好像就只见到一两个人在走动。

他抬头一看。

“天云村”

三个汉隶字,极其醒目的悬于高处。

两侧柱板上刻画着侗族神鸟玄鸟及祖先萨岁的征战场面。

两边基柱还挂着一副对联。

右联写着:

“非我族人请勿入。”

左联写着:

“有事相求三刻回。”

横批是:

“你来了吗。”

………………

杨父明白这里的规矩。

所以不敢进去。

入乡随俗,石峰也明白其中之理。

送别杨父后,他整理一下衣裳,就大步前行,走了进去。

石峰边走边看,他发现天云村里的房子都是按规定的方位建造的。

越往里走,房子建造的就越紧密。

石峰似乎看出来点意思,但是也不敢确定。

毕竟不见其全貌,不好妄下定论。

而且他现在也没心情去顾及这些事了。

他径直朝着鼓楼的方向走去……

路上他没有碰到一个行人,环境安静的吓人。

只是偶尔能听到有鸟叫虫鸣的声音。

直到穿过最后一排房屋,他才豁然开朗。

耸立的鼓楼立于广场中央。

古老木雕工艺在这座鼓楼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推开鼓楼大门,几个头发斑白的老人正在惬意的闲谈。

老式的烟杆里飘出淡淡的烟气。

他们同时朝着门口投来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个年轻又陌生的面孔。

“年轻人你...是迷路了,还是来此有事?”

一个正在挖着烟灰的老者,操着生硬的汉话,率先开口说道。

石峰面带微笑用纯正侗话说道:

“爷爷,我来此是有事相问。”

几位老者见眼前这小娃子竟然是本家人,都不免对他多看了几眼……

“小娃娃,你既是本家人,不知是哪一脉的?”

老者态度稍微亲切了些,用侗话问道。

“本家嫡脉,龙尺为证。”

说着石峰把背在身后的九龙镇魂尺取下来,拿在手上。

几位老者惊愕的看着石峰手里拿着的九龙镇魂尺。

然后纷纷起身朝他拱手拜了三拜。

石峰知道他们拜的是九龙镇魂尺而不是自己。

这是侗族人对先祖的敬畏。

“小娃娃,你刚才说你来这是有事要问?”

几分钟后,几人坐回鼓楼长凳上另一位老者问道。

小娃娃,是侗家长辈对自家晚辈的一种爱称。

等同于宝贝、小可爱这类的词。

石峰点头,便问起了关于古战坪的相关事宜。

从几位老者口中得知:

往村子北边走深入大山复地的原始深林里,确实流传过一处古战坪的传说。

据说是古朝汉时所发生的事情……

讲的是滇族主君归汉朝廷后,直到汉朝廷大乱时期。

朝廷无暇顾及边陲之地。

滇族主君嫡系后人“螽”又重新独揽滇域大权。

螽,执政后第三年,为了扩张领土,决定兴兵讨伐夜郎族。

与夜郎主君“兴”之子,也是夜郎族最后一任君主“霊”

决战于苍琅谷古战坪………

苍琅谷之战。

滇族部落以三万之兵会战夜郎族万余之众。

此战历时三天两夜。

最后以两倍俱伤而告终。

从那以后双方势力便由此一蹶不振,逐渐消亡。

听完传说石峰决定前往苍琅谷一探究竟。

于是,向几位老者打听了下路线,就赶忙告辞了。

顺着几位老者提示的路线往北走。

果然不久后就碰到了,祭祀完萨玛先祖回来的村民。

男男女女,有说有笑,好生热闹。

他想避开,但是上山的路只有这么一条。

而且现在他走在梯田之间的小路上,根本避无可避。

不出所料且毫无悬念的。

石峰被人群拦下来,盘问了。

他不想耽误时间,于是旧招重出,亮出九龙镇魂尺后又是一片鸦雀无声……

拱手行礼。

石峰用侗话大声说了句:

“我赶时间请各位让路。”

众人齐刷刷的给他让道。

石峰说了声:

“谢谢。”

头也不回的走远了。

半山腰,悬崖上。

一棵老松下。

石峰抬眼瞭望远处,山谷之中果然是一片平坦之地。

但是还得翻过两个山头才能抵达,而此时天色也近黄昏了。

石峰整理了一下着装。

双手捧着九龙镇魂尺,朝着身后的萨玛先祖庙,一步一步的走上去。

这个庙里只有正殿,里面供奉这一位英姿飒爽的美人。

一手拿尺,一手握鞭,美丽动人又威风凛凛。

这就是侗族祖先萨玛……

萨玛在侗族人的词语的意思是:

祖奶奶或始祖母的意思。

萨玛本名:奔(ben读第二声),人称奔姑娘。

她天生善良,美丽,在一次去溪边洗衣服,救了一位外来人,外来人报答她的救命之恩。

便将一本书,九龙镇魂尺和赶山鞭赠予她……

而被救之人,正是黄石公最小之徒,张元之。

黄石公有三徒留名天下。

一者,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张子房。

二是,宋天昊与杨艺源。

三者便是,跟随师傅黄石公隐世的张元之。

相传,张元之一直随师傅黄石公隐世修行,侍奉在其左右。

直到黄石公得道飞升之后,他才下山修行,四海为家。

传说张元之在始皇帝国灭亡后。

机缘之下得到了赶山鞭,后游历山川时又偶得一块神鉄铸造了一把尺剑。

在流氓邦与大力羽PK期间。

相传,天下动荡不安,有恶龙出世危害人间。

张元之便用这把尺剑收服了九条恶龙。

斩筋抽魂,将龙魂封于剑中。

九龙镇魂尺由此得名而来。

但也因为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的缘故,才有了后面与萨玛相遇的故事。

石峰给萨玛神像磕了三个头。

用侗话说道:

“不孝子孙叩拜先祖,愿先祖庇佑孙儿,除魔卫道。”

拜完祖先。

石峰飞快的跑出庙外,朝着目的地的方向飞奔前往。

因为天,快黑了。

而古战坪所在的地方又是没人到过的原始森林。

天黑之后要想到达就很困难了。

在原始森林中,树木遮天蔽日,白天光线都不好更别提夜晚。

所以,他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目的地。

因为今天是十五,月圆初夜……

俗话说:

十五月亮十六圆,但是除了修道之人外很少有人知道。

十五的月亮虽然比不上十六的圆,但是寒气却是最重的。

森林中的夜晚,总是黑暗的吓人。

当云雾退散的时候,月光洒向大地,在这银色的朦胧美色之下。

一个青年正躺在山谷中的一块巨石上。

汗液浸湿了他的衣裳。

他嘴里叼着一根草,仰着头望着天,平稳的呼吸着,山里清凉的空气。

平坦空旷,野草随风飘荡发出沙沙的声音,很是悦耳。

“既然来了,就不必躲躲藏藏了吧!”

石峰坐起来拍拍屁股,望着不远处一颗槐树下的一团黑影开口说道。

“嘿嘿嘿,小子你怎么发现老婆子我的。”

鬼显婆依旧是顶着那副令人讨厌的面孔,走出树下阴暗之外。

而此时,她的眼珠却像猫狗一样,发出幽幽的绿光,看起来格外渗人。

石峰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说道:

“你没听说过阴阳眼吗。”

“我老婆子生平阅人无数,你小子倒也是个咧外,废话少说,快把聚煞珠,还给我。”

鬼显婆阴恻恻的说道。

“你想要的,是这个吗?”

石峰手里把玩着那颗散发着幽幽绿光的珠子,玩味的说道。

“快把它交给我,不然,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鬼显婆恶狠狠的说道。

“放肆,你利用尸婴炼煞珠、布鬼阵想杀我炼血、用阴骨勾魂炼魂、甚者还妄想用万众鬼魂,炼鬼丹,夺阴寿,你做梦。”

石峰目光如炬的看着她,一脸不屑的说道。

“小子别不识抬举,快把东西给我,不然,必要你命丧于此。”

鬼显婆说这话的同时,她的身后涌现出数十道黑影。

眨眼瞧去,竟是数十具通身红毛,狰面獠牙的血僵!

石峰不自觉间眉头微皱,将握在手中的煞珠,偷摸的用五雷符包住……

“既然你要,那就还给你。”

石峰邪魅一笑,将被五雷符包裹住的煞珠。

随手朝着鬼显婆的位置,扔了过去。

双手掐诀,口中立马飞快默念咒语:

“玉清始青,真符告盟,推迁二炁,混一成真。五雷五雷,急会黄宁,氤氲变化,吼电迅霆,闻呼即至,速发阳声。”

当珠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飞到面前时。

鬼显婆心中暗道:

“不好”

她立马纵身向后一跃,躲入尸群当中。

随后,只听见“砰”的一声。

前排的两具僵尸应声倒地,珠子也被炸的四分五裂。

“老贼婆,你残害无辜生灵,还妄想用鬼丹续命,你做梦。”

石峰大声呵斥着她,并再次强调“你做梦”这三个字。

然后他手握一叠符箓,就飞身冲了过去。

同时一道道符箓也朝着众僵尸的额头飞去……

“叮铃,叮铃”

突如其来的清脆的铃铛声传入石峰的耳中。

他赶忙稳住脚步,后退两步。

因为他看到原本一动不动的血僵们,顿时随着铃声四散跳开了!

血僵是比白僵和黑僵更恐怖的存在。

他们是靠鲜血长年累月饲养的怪物。

嗜血成性,极其凶残。

“呵呵,小子,你坏我好事,今日你我不死不休。”

鬼显婆面目狰狞恶狠狠的说着,然后操纵着血僵,朝石峰扑来……

石峰面无表情,一脸淡漠的将原本拿出来的一叠镇尸符收了回去。

取出一张金色符箓抛向空中,口中念念有道:

“玉清始青,真符告盟,推迁二炁,混一成真,天道神雷,急会黄宁,氤氲变化,吼电迅霆,闻呼即至,速发阳声,敕。”

敕字一出!

石峰退回巨石上。

随即,天空中轰隆轰隆几声,一道道天雷应声极速而落。

打在血僵尸的身上。

雷电之光,闪耀在山谷之中,顿时惊的飞禽走兽,四散逃窜。

天威之下,诸邪退散。

一阵落雷过后,鬼显婆带着极其不甘的眼神倒下了。

石峰幸得玄铁八卦在手,不然后果可能与那鬼显婆一样了。

因为他是身负天劫之人,天雷对他同样有效!

而玄铁八卦本来就是天外陨铁,所以它恰好有一种特性就是排斥,排斥大部分金属与雷电。

凡是在它两米范围之内的雷电都会被排斥,弹开。

同样,它也只对一些特殊或稀有的金属有微弱的磁性。

云虚真人炼制天雷符时,亲测有效。

石峰盘膝坐下开始念动往生咒:

“太上敕令,超汝孤魂,鬼魅一切,四生沾恩,

有头者超,无头者生,枪殊刀杀,跳水悬绳,

明死暗死,冤曲屈亡,债主冤家,叨命儿郎,

跪吾台前,八卦放光,湛汝而去,超生他方,

为男为女,自身承当,富贵贫贱,由汝自召,

敕就等众,急急超生,敕就等众,急急超生。”

超度亡魂是云虚真人教授他的降妖除魔之道。

即使是万恶之灵,也当有所归宿。

念完三遍往生咒后。

石峰起身,拿着罗盘。

因为刚开始来到这的时候,他就发现这苍琅谷不对劲了。

原本是万人埋骨之地,怎么会一丝阴沉之气都感受不到呢。

而就在刚刚,他念动往生咒的时候,冥冥之中却能感受到一丝阴气在牵引着他……

石峰根据八卦罗盘所指的方位,走到了山谷中间,突然一个东西,映入了他的眼帘。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