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人跟人的差距(1/1)

实事求是地说。

这一次朱国庆在这个时候出任鹏城市委书记。

知道内情的人都很清楚这只是一次过渡。

毕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朱国庆去鹏城都不可能对他个人有太多的好处。

然而对朱国庆本人来讲。

他也是心知肚明。

毕竟走这一步棋。

对萧林升也好,对周扬也好,都只是一个决策上的缓冲。

郭耀东离开鹏城是必须的。

但是鹏城不可能放任自流。

朱国庆这个时候过去,当然是去做定海神针的。

不管能力如何。

至少地位上朱国庆具备这种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

鹏城的问题想得到彻底的解决。

终究还是要通过利益分配来实现平衡,以达到协调各方意见的最终目的。

然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在此之前。

如何稳定住鹏城市的局面,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才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

当然了。

如果朱国庆真的能做到这一点的话。

那自然又是另外一种局面。

……

“老朱,这一次让你去鹏城。”

“我看你身上的担子不小啊。”

“之前我跟萧书记谈论这个问题,他也提到过这一点。”

办公室里。

招呼朱国庆坐下来。

周扬给朱国庆扔了根烟过去,自己又点了根烟。

等秘书顾为刚出去之后才立马开口道。

闻言朱国庆点了点头。

想说什么。

但是张了张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不过周扬也知道他的想法。

当即就再次笑道:“你这次去鹏城是老将出马,临危受命,有什么要求可以提。”

“我做不到你的要求,还有萧书记嘛。”

“关键就在于要把任务落实好。”

“而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如何稳定住鹏城的局势。”

然而看到周扬脸上略显轻松的表情。

朱国庆还是很难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

尽管朱国庆心里也清楚。

他跟周扬虽说并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

而是因为早年在党校的经历,两人更像是朋友。

然而毕竟这一次他取代郭耀东担任鹏城市委书记。

虽然看似受到的重视无人能及。

但是面临的情况之复杂同样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在这一次经济会议上朝鹏城开炮的人并不在少数。

这些异议到底是在炮轰鹏城还是针对郭耀东背后的鹏城官场。

朱国庆心里跟明镜似的,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而且郭耀东压不住外界的声音和内部的意见并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自身背后的能量不够。

当然。

他朱国庆确实不同于郭耀东。

他虽然是地方干部出身。

但是早年在省部级副职的位置上提任天东省委副书记、省长。

走的是周扬的路子。

而从天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位置上调任办公厅副主任。

走的又是萧林升的路子。

另一方面。

尽管作为地方出身的干部。

但是他跟王学兵的交集并不深,反而是跟萧周两位牵连不断。

这就决定了他背后所具备的能量是郭耀东完全不具备的优势。

但是眼下。

面对眼前的周扬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他却不得不陷入深思之中。

“任务和要求我明白。”

“只不过话好说,事情难做啊。”

“我现在还有点理不清头绪。”

“当然,既然到了这一步,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难不成你有什么高招?”

老实说他当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其实在萧林升亲自找他谈话,听取完他是否愿意去鹏城任职的意见之后。

朱国庆脑子里就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思考。

然而真的到了面对周扬的时候。

这个问题又让他推翻了此前考虑的种种。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了周扬此前的那两句话。

“鹏城是我们改革的一张名片。”

“这张名片的作用之前仅仅是在经济方面。”

“但是现在,这张名片的作用已经渗透到其他的层面了。”

是啊。

现在的鹏城不比以往。

以往鹏城市作为广南下辖的一个单列市。

其影响力在大面上虽然也很重要。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

鹏城不仅仅完全可以挑战广南的地位,而是也有可能跟东海一样自成一体。

这无疑是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现在围绕鹏城的诸多争论。

表面上是对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

但是背后应该涉及到更为复杂的利益斗争。

……

“老朱,我看你呀,思想上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

“在你来之前,王学兵给我打过一个电话。”

“这一次王仲华出任秘书长的职务,华钊同志其实是极力反对的,但是萧书记拍了板子,这才有你老朱出马的机会。”

“而梁静川接任你的位置,萧书记也是点头的。”

“所以你老朱去鹏城,理应是天地广阔任遨游才对,负担不要太大嘛。”

办公室里。

深吸了口烟。

朱国庆仍然在沉默之中。

而看见朱国庆迟迟没有开口。

周扬也只好点了点话里的意思。

然而闻言朱国庆尽管动了动眼皮,但是很快眼神就再一次变得黯淡下来,速度之快说是变脸也不为过。

一时间周扬也是暗暗摇头。

总体上说起来,朱国庆的运气好归好。

但是在能力方面恐怕就不如郭耀东了,尤其是在眼光这一块。

实际上。

在朱国庆过来之前,他已经跟郭耀东有过一次交流和谈话。

其中他也提出过这个问题。

郭耀东气愤归气愤,但是对鹏城的局势是看得十分透彻的。

相比之下。

朱国庆就差了一点火候。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毕竟能做到朱国庆现在的位置是不可能有蠢人。

朱国庆之所以有顾虑,最主要的问题恐怕还是王学兵那边。

“老朱,有些事情人力不可为,但是也要尽力而为。”

“学兵同志那边,我会跟他打招呼。”

既想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这种事情周扬还是做不出来的。

实际上。

王学兵之所以盯着鹏城,其实也并非是出于私心,而是地方干部过去20年时间对学院的压制实在是太强了。

跟东海不同,学院干部最早的时候同样是地方干部扛大旗。

后来走了团学的路子,这才衍生出来一个全新的力量。

本质上是脱胎于草根干部。

但是受到地方干部的约束太大。

现在鹏城势头正盛,再加上上面对改革的坚定支持。

鹏城的发展速度恐怕不会亚于当年的学院。

从何铭泽到林建永。

再从林建永到王学兵。

学院经历了三代人的努力才重新掌握话语权。

自然不想又冒出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来。

朱国庆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心里的顾忌会很多。

不过朱国庆同样清楚一个问题。

不管是东海也好,学院也罢,还是即将崛起的鹏城。

说到底。

未来的二十年,终究还是眼前的周扬起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