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七月十五鬼门开(1/1)
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都有一位身着墨色衣衫的公子一首撑着一把白色的伞,一手提着一盏花灯站在那鬼门关。
安定十九年,午夜将至,鬼门大开,公子如约而至。一时之间那关口熙熙攘攘。
“陆公子又来啦!”一只妇人打扮的魂魄飘飘荡荡的晃过来和那公子招呼着。
妇人口中的陆公子微微点头,笑着示意一番。眼神一直不离开那熙攘人群中,寻找着。
忽然间便见到陆公子眼里多了几分笑意,嘴角有微微向上的弧度。
“丫头,这边。”墨衣公子开口,声音有些低沉,并不明朗,可好听的醉人。
不远处跑来一个红衣的小姑娘,十七八岁的模样,腰间系着一个花灯上拆下来的红色的结,赤着脚,脚上有一串铃铛,跑起来甚是响亮欢快。铃铛声落进耳朵就好像少女的笑声随之而来,十分明媚。
“陆大哥!”小姑娘蹦蹦跳跳的跑向那公子,脸上满是笑意盈盈。一双弯月般的眼睛写满了欢喜,伸手便接过了公子手上的花灯仔细端详起来。
墨衣公子将花灯递了出去后,又将伞送到姑娘手中,随后不知从哪里拎出来一双锈工极好的鞋。
“来,先把鞋穿上。”那小姑娘却好像丝毫不受他满是宠溺的语气的影响,还在自顾玩弄着花灯。
“今年的花灯不如去年的好看,陆子铭你莫不是没钱了?”
“丫头听话,地上凉,先穿鞋。”他蹲了下来,亲手为她穿上了那双鞋,十分合脚。于是便满意的站了起来,继续说道:“你若不喜欢,我们再去买一盏。”
说罢墨衣公子接过白伞,任红衣少女挽着手便往前行。两人此刻看着正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小夫妻,郎才女貌,好不般配。
方才那妇人身边跟着一个小童,小童问道:“娘亲,那公子是人吗?”
“是的呀,他可是长定侯府的世子!”
“可为何他能看得见我们?还和红衣姐姐这般亲密?”
“年年出来都要问!莫不是每年都要给你讲一次红衣姑娘和这陆公子的故事!?”那妇人虽装出有些生气的模样,可脸上却挂着笑。
“娘亲再讲一次吧!孩儿想听,娘亲!”
安定十四年间,长定侯陆昔屡次出战边疆,屡战屡胜,可他清楚,做臣子的,万不能功高盖主,于是请缨不再行军,只要一个封号,退隐朝廷。
陆昔回到京城,与夫人喜结良缘多年,膝下一儿一女也已经长至十四五岁,却极少见面,感情上是很淡漠的。
这次退隐朝廷陆昔便想着要好好和一双儿女促进感情,可行军中人都是不怎么讲究的,女儿是怎么也亲近不起来,只能在儿子身上下一番功夫。
“铭儿,明日中元节我们一起去集市上买盏花灯,去河边放了祭奠祖上可好?”陆昔似乎还将陆子铭当成是那几岁大的孩童般说话。
“阿姐不去吗?”
“你娘说你阿姐体质弱,中元节出不得门。”陆昔大手一挥似乎也是很懊恼这事情,本就没什么机会和女儿增进感情,现如今还真只能同儿子一同前去了。
“那儿子便同爹一起去吧。”
陆子铭其实从十二三岁起每年最爱的,就是在中元节溜去那市集,因了母亲不允许,说是阴气太重,每年都是偷偷去。本以为父亲回来了会管束他,没想到更方便出去溜达。
说来也奇怪,陆子铭出生的那一年陆侯爷和夫人曾遇到过一个道人,道人说陆家的小姐公子和这鬼门关都有些渊源。
说这陆家小姐阳气不足,常年要在身上佩戴檀香,不致于有脏东西缠着,只会身体不好。而陆家的公子有阴阳眼,但这阴阳眼是件好事,日后有逆天改命的机会。
陆侯爷自然是不信这些鬼神之说,夫人倒是信一些,于是便将女儿好生照顾着,而也以为这陆子铭日后不论读书还是习武都会是个好苗子。
可随着陆家姐弟渐渐长大,姐姐倒是知书达理,我见犹怜。可这陆子铭却是学什么都学不好。样样都会,可样样都不精,夫人最后也只当那道人是胡说八道了。
陆侯爷出门不爱带别的侍从,于是父子二人便独自出了门。
“铭儿啊,你看看这些花灯,你喜欢哪个,挑一盏!”陆侯爷是性情中人,不拘小节,可如今这好爽却好似不是中元节点灯祭奠祖先,反倒是在过那花灯节了。
“那就这盏吧。”陆子铭翻来覆去看了看,挑中了一盏白底红花的灯,图案是没甚特别,倒是那个灯下面坠着的结是极好看的。
陆子铭提着那盏灯便和陆侯爷一起往那河边走了去。
“今日人倒是多了不少。”陆子铭自顾自的念叨着。
“平日里人肯定不如节日多嘛!”陆侯爷也没觉出什么,便顺口回了一句,完全没想着这中元节可不是人人都乐意上街的。
“来,那边人少些,咱们去那边放灯!”
陆子铭顺者陆侯爷指向的地方,点了点头,便也跟着去。可这湖边人实在是太多了,不小心便没跟上,走散了去。
陆子铭眼见着他爹越走越远,丝毫没发现自己不见了,已经是跟不上了,索性往旁边站了站。想等人少些了再往前走。
可这你推我攘之间,也不知是谁用力推了他一把,他一个扑棱没站稳便朝那水中摔去。
“有人掉进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