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两个村子(1/1)

薛五叔的誓言,细雨一句也不信。

就算他身手出众,本领不俗,那也是相对于普通百姓而言。

薛五叔的身手,对上百年内的小妖还勉强有一战之力,但凡那妖能扛过一次百年雷劫,薛五叔都不会是对手。

更别提连千年大妖都解决不了的麻烦。

讲真,真遇到那种麻烦,薛五叔最该做得是有多远躲多远。

万死不辞?

想多了,只有一死,还死得一点意义都没有……细雨叽哩呱啦就是一长串,被数落的对象,薛五,则是一脸尴尬。

他起誓时,满腔赤诚,却一时忘了苗仙子的身份。

拿做不到的事起誓,倒显得他心意不诚。

“吃还堵不上你的嘴,”苗妩斜了细雨一眼,给她又挟了块鸡胸脯上的肉,放到碗里,“吃罢,别说话。”

细雨瞥了一眼薛五叔涨红的脸,爽快地住了嘴。

“坐,”苗妩示意薛五坐下,也不提方才的事,“如今薛三公子身上隐患已除,有何打算也该提上日程。”

“不管是做什么,光凭‘想’和‘说’,都是不成的。”

“什么不成?”细雨好奇。

苗妩瞪她一眼,“吃你的,没吃饱之前,不许再开口了。”

细雨:……

嘁,不开口就不开口,谁稀罕!

化气愤为食量,细雨和大白比赛,看谁吃得多。

薛平安和薛五也开始动筷子。

很快,一桌子饭菜就吃得杯盘狼藉——整只鸡剩个骨架,汤还剩小半碗;蒸腊鱼剩半条,蒸蛋羹没了;一小碟油汪汪的红烧肉只剩个碟子,炒年糕没怎么动;炸素丸子还剩大半,饺子一个不剩。

糙米饭还剩下小半桶。

细雨放下了筷子,大白还在清理托盘。

“吃饱了?”苗妩问。

她一直没动筷子。

世俗饭菜,对于她而言属于可吃可不吃,赵家准备的饭食并不算多,她也就不和这几人抢了。

细雨打了个响嗝,“饱了。”

薛五一直收着,也没怎么动筷子——他食量大,一向是等旁人都吃完了,他来收底。

见都吃好了,他赔了个罪,开始将桌上的饭菜往米桶里倒。

稀里呼噜,桌上的饭菜很快清底。

“吃饱了?”苗妩换了个人问。

“饱了饱了,吃得差不多了,”薛五摸着肚子,“赵家饭菜做得还是不错……”他声音一顿,看向突兀出现的柳条扁筐。

筐里装着在庙李镇买得包子,粗略一看,得有七八个。

除了包子,桌上还多出一大碗熬得浓白,香气扑鼻的羊肉汤,还有几块连筋带骨的嫩羊肉。

薛五看着桌上新出现的食物,又看向苗仙子。

苗妩朝他点点头,“吃吧,有细雨和大白在,你肯定是没吃饱……以后没吃饱就直说,我这里有包子有羊汤,你用不着饿着。”

吃了包子和羊肉汤后,薛五也撑得打起饱嗝。

歇了一会儿,他算着时辰,喊了虎子,又朝河滩走去。

这次,薛平安也跟着去了。

隐患未解时,他不敢练武练枪,怕气血过旺,反而冲破了小道长对追踪术的压制。

现在隐患已除,问题也不复存在,正好跟着五叔,将拳脚功夫,还有薛家枪法都重新拾起来。

……

下午的河滩训练,上午去的那些孩子,都到了,还又多出两个。

一个是薛平安,另一个则是铜头。

休息间隙,小伙伴们围着红着眼圈的铜头,七嘴八舌问个不停,可惜铜头是个糊涂的,问什么都是摇头。

“铜头,你奶真见鬼了,那个鬼还是你姥爷?”

铜头红着眼圈,摇头,“不知道,我姥爷他,他没找我。”

“哎,那你爹,你娘,还有村里那么多人,干嘛去了?”

“我,我也不知道。”

“铜头,我娘说,你姥爷死得太惨,所以才会变成鬼……要是你姥爷真变成鬼了,你,你怕不怕?”

铜头眼里噙着泪水,继续摇头,“我才不怕,那是我姥爷,我姥爷才不是鬼,哇……”

话题以铜头大哭结束。

虎子走过去,轰散了其他人,将铜头带到河边坐下。

“虎子哥,我,我姥爷真的死了吗?”铜头哭得抽抽噎噎,“我,我不想让他死,他,他屋里床底下有两个篮子,一个篮子里装着核桃,一个装着枣子,都是给我留的……虎子哥,流兵是什么?他们为什么那么坏,要害死那么多人,害死我姥爷?”

虎子也答不上来。

铜头哭得伤心,虎子默默坐在一旁,陪着伤心的小伙伴。

中午回家,听他娘提起铜头姥爷村子里发生的惨事时,他心里忽然生起一股怪异之感,一句话未经思索,脱口而出。

“娘,不对,不止铜头姥爷的村子被流兵屠了,还有个村子!”

虎子娘和虎子阿姐惊讶地看着他,一时无人开口。

半晌,虎子娘才回过神,冒出一句,“天呐,有两个村子都被流兵祸祸了?虎子,这事你听谁说的?”

虎子被问得一愣。

他没听谁说。

可不对呀,他没听别人说过,又怎么会脱口而出有两个村子被屠呢?

饭桌上,三人面面相觑。

虎子吭吭哧哧,最后憋出一句,“没,没听谁说……我,我就是,就是自个……自个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念头……”

这混小子!

虎子娘气不打一处来,一巴掌拍在小儿子背上,“你这孩子,吓死个人!这种人祸,遇到的人越少越好,你可倒好,一张嘴就两个村子?”

“出去管好你那张嘴,可别瞎胡说了!”

虎子闷着脑袋,应了一声,“哦。”

他娘不许他张嘴胡说。

虎子叹口气,侧头看向身旁哭得伤心的铜头,抬起手在铜头肩膀上用力拍了拍,给予小伙伴无声安慰。

……

跟着铜头爹去背山村帮忙的那拨人,直到亥时过半,才举着火把,赶着夜路回来。

赵家院子里热闹了一会儿,很快又恢复安静。

夫妻俩住得那间屋,窗纸上隐隐透出昏黄的光亮。

屋子里,铜头爹坐在凳子上,正呲牙咧嘴地泡脚。

因为家中有人没回来,灶上的火一直没熄——给爷仨留得饭菜,一直在锅里温着,顺带着还烧了一锅水。

等人一回来,饭马上就能吃,泡脚的水也是现成的。

虎子娘在铺床。

铺完床,她坐在床上,看着自家男人,“这么说,背山村一村子人,真的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