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泉水保住了,就开始出装备吧。(1/1)
送走了夏部长,江夏回味着方才的对话,心头那点小小的阴霾被夏部长的支持彻底驱散。
他顺着厂区幽静的小道往回踱,步履轻松了些,但思绪却像上了发条,高速运转着,反复盘算自己一时“显摆”挖下的那个巨坑该怎么填……
对,巨坑!
坑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这坑的源头,就是他一时“显摆”给方舟老师他们承诺的那些实验室设备。
高效搅拌器?这个还真算相对简单的。厂里角落里那个无人问津的初代榨汁机,核心原理就是高速旋转叶片产生涡流,拆吧拆吧,改改叶片形状和转速控制,套个耐腐蚀外壳,勉强能顶上。
离心萃取机也还好,吧?
离心萃取机呢?江夏之前还抱着“也还好”的侥幸心理。毕竟,为大小姐准备的离心机还在不停的产出,它的基础旋转功能是有的。
理论上,离心萃取机和普通离心机最大的区别不就是内部构件不同嘛?加装点东西不就行了?
嗯……如果那个需要“将注入的两相液体瞬间剪切、粉碎成微米级液滴(10–50μm),增大接触面积1000倍以上,加速溶质转移”的前端集成高速旋转涡轮盘及剪切叶轮也算“加装点东西”的话……
如果那个为了“延长混合液在转鼓内的湍流路径,提升传质时间至30–90秒”而必须在转鼓内精密设置30°–60°倾斜挡板或涡旋通道也算“加装点东西”的话……
如果那个小呆毛设计的,有些叼鬼的“锥形转鼓加轻重相堰板相结合的双相分离腔强化结构”——既要利用锥形设计在3秒内靠离心力差实现破乳分层,又要让可调堰板在没有电控装置的情况下,仅凭精巧的机械运动就能精确控制轻重相界面位置,把互相“串门”污染压到最低,纯度硬生生拔高到吓人的99.5%——也算“加装点东西”的话……
那确实是……“也还好”……
反正看着这些参数,方舟老师他们都想抱着这小子亲上一口。
“要是真能达到如此标准,你那个普鲁士蓝不好说,但医用级硝酸甘油,实验室出品小批量产品,那是完全没问题!”
嗯,使用人的心思很单纯,但制作者考虑的就多了。
秦师傅他们看着图纸上那些匪夷所思的精度要求和复杂结构,好几次想把设计出这玩意的“小呆毛”摁在钳工台上,用他们那把祖传的锉刀好好“交流交流”手艺心得。
但一听江夏赔笑着说这东西能做出“救命药”……
“行!干!只要能弄出来!为了‘救命药’,咱这把老骨头豁出去了!”秦师傅他们是这么咬着后槽牙立下军令状的。
加工中心负责车出个大概的胚料,剩下的,就靠老师傅们布满老茧的手,拿着跟随了几十年的锉刀、刮刀,在灯下一点点地抠,一点点地磨,汗珠子砸在冰冷的金属上,用血肉之躯的感知去追逐图纸上微米级的冰冷数字。
这活,熬人、熬神、熬眼,但至少,路在手上,刀下有痕,希望可期。
然而,此刻让江夏真正愁得薅自己那撮呆毛的,却是一个巴掌大小、看似人畜无害的小玩意儿——移液器。
在江夏的记忆里,它的外形有点像后世常见的“胶枪”,不过是用来精确抽取和释放微量液体的。
稍微上点档次的实验室,没这玩意儿镇场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专业的……可惜,这个在金工车间拿着锉刀锉‘小榔头’的家伙当时并不知道,移液器这玩意儿,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普通货色和专业神器区别在哪?
举个栗子,平常你们去剪头发的时候。前面有人,你等得无聊,手贱拿着别人的理发剪去剪纸片片玩,剪好了还给那个理发小伙展示下自己的“剪窗纸”技术?
托尼老师含笑夸你手巧,然后默默递过来一张发票请你“鉴赏”?
“卧槽?!一把剪刀这么贵?!”你盯着发票上6后面跟着的五个0,瞬间觉得手里的“囍”字烫手无比……
哈哈,差不多就这意思。
再比如,把你从鬼门关拽回来的急诊科大神。你要是在送锦旗的同时,顺便送给他一套汉斯喵的ERKA听诊器,他绝对会把你的名字记住。
信不信下次你再栽进急诊,他绝对敢跟马哥和牛哥干一架,再猛一点直接跑到阎王爷那块把你捞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还有个栗子,某国宝级实验室大佬,有支视若珍宝、概不外借的移液器。那是她在德国做完轰动性报告后,厂家当场赠予的“荣耀认证”。
大佬起初没在意,回国过海关才惊觉这玩意儿贵得离谱,因为它的娘家是——汉斯喵的Eppendorf。
后来大佬失手摔了这宝贝,辗转求到江夏后世的“老板”门下。“老板”大笔一挥,钦点当时手最稳的弟子江夏去“救驾”。也就是那次“手术”,让江夏深刻认识到,“汉斯喵精工”几个字,真不是吹出来的。
(说句后话,这玩意现在我们能大批量制作了。几个四九城的厂家与汉斯喵价格战打的飞起,让汉斯喵一天到晚难受的要死。逼得对方只能拼命往产品上堆砌玄而又玄的“贵族光环”找存在感,看着就解气。不过,差距还是有的。但,这样也让老外的产品售价显得平易近人了许多……)
那么,它到底贵在哪?精巧在何处?
核心三件套:活塞!弹簧!量程调节机构!
移液器的核心是那个在光滑腔体内做精密往复运动的金属活塞。它的圆度误差要求小于1微米(μm),表面粗糙度要求Ra值小于0.1μm,相当于镜面效果!
这是什么概念?现在红星厂最精密的加工中心,加工精度勉强能达到10μm级(0.01毫米),已经是国之重器的水准。
万幸! 被江夏这只“蝴蝶”翅膀扇得提前开悟的易中海易大师傅,已然解锁“镜面仙人”成就。这位不再执着于四合院蝇头小利的“一大爷”,凭着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硬生生把这活塞的难题给“盘”出来了!
移液器里那根要求弹力恒久绵长、偏差微乎其微的精密小弹簧,也在江夏之前“出差”期间,发动战术玩“矩阵式穷举”材料时,歪打正着从某批特殊弹簧钢里筛出了合格品。
现在,横亘在江夏面前的最后一座珠穆朗玛峰,是那该死的量程调节机构!
这个机构,需要通过精密的齿轮啮合或棘轮定位,来实现不同体积液体的精准切换。想象一下手表里那些细若发丝、啮合严密的齿轮组,移液器需要的,是比那更微小、更精密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