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开战,前线部队四路出击(求五星好评)(1/1)

利用气候原因,利用疫情原因,利用各种各样的原因,为进入喜玛省官兵和运输车队开辟不受阻碍的交通条件,这是最重要的任务。

在西南打仗跟在内地打仗完全不一样,这里可是世界屋脊啊,到处都是不长一棵草的荒山野岭和雪山。再有一个月,就会降雪,到时候,军事物资保障将是最大的困难。

上级之所以将孙国华调任喜玛省,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把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他。

昨晚和今天上午,写了关于此次战争的意义和我们在外交方面的策略方法,但是,审核不通过,全部都删除了。

今天我们打阿三就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流血牺牲。因为,不可否认,阿三未来五十至一百年将会越来越强大,那样,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再轻易与之发生冲突了,所有的问题也就变成了现实和默许。

根据孙国华提出的方案,这一战,必须打出我们真正的实力,以确保西南边疆未来一百年不会再发生战事。

巴铁在初期准备充分,短短一周时间,消灭了阿三多支边防部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令世界刮目相看。

可是,随着阿三国后续增援陆续到位,前线发生了逆转。在大批阿三陆军的强攻下,巴方损失惨重,仅仅三天,就有一名团长,一名参谋长被打死。巴铁边境小城可瓦尔已经被阿三包围,城内一千五百名守军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危险。

而且一支阿三国快速反应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已经越过边界,正向着巴铁拉西姆亚尔汗市进逼。

而在北方的喀什米尔山区,原先一度占据优势的巴方,也被增援赶来的阿三部队打得连丢十多座之前占据的阵地。

我方前指果断向前线所有待命部队发出命令:各部队,零时起全线出击,按照B_703作战方案,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预定目的地。

战争正式打响了!

旧金山和圣何塞之间的小城阿瑟顿,江雪正在和孩子们还有自己父母吃晚餐呢。突然,婆婆打来了电话,“小雪,刚刚国强和小雅看新闻说,祖国开战了,你知道吗?”

江雪一惊,脸色大变,说道:“妈,我不知道呢。”二宝和三丫见妈妈脸色突然变白,拿手机的手都在发抖,就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了?”

婆婆说:“你现在就给国华打个电话,问问他怎么样?不行就回来吧,咱也不当那个官了。”

刚挂断婆婆的电话,大女儿月月也来电话了,她也是刚刚从新闻得知祖国发生了战争,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老爸孙国华早已经调任喜玛省了,更不可能知道这场战争的真正策划者也是他。

这个时间祖国已经是后半夜了,换做平时,江雪是不会打电话的,因为他知道自己老公,醒了,就很难再入睡。可是今天,她管不了那么多了。但是,电话拨了两遍也没有人接。

越是这样,江雪就越是担心。她没有心情管俩孩子吃饭了,迅速打开电视调到新闻频道,果然,几乎所有新闻频道都在播放祖国已经和阿三国开战的资讯。

几分钟后,手机响了,三丫反应最快,“妈妈,怎么是姥姥的号码呢?”

江雪瞬间明白了,一个箭步跑过来,接起电话,按下接听键,果然是老公的声音,一瞬间,眼泪不争气的流下来了!

这个号码确实不是老公孙国华的手机号,而是丈母娘原先在京城的手机号。由于二老常年定居在国外和女儿生活,也用不上。孙国华多了一个心眼,说先放他这儿吧,有个备用号方便。

在这特殊时期,任何事情都要谨慎为宜。虽然,此时已经开战三小时了,但是孙国华并没有多忙,多紧张,因为之前的工作做的太充分了,所以此时,他一个人躺在办公室休息间正在刷新闻呢。

知道老婆着急了,他翻出那张备用电话卡,插入手机里,给老婆第一时间回个电话。

太多的话,他不能说,包括自己现在就在喜玛省会萨拉特呢,等等这些机密一个字也不能说。

江雪也是以为他依旧在五湖省呢。

安慰一番妻子,又和二宝三丫说几句话才恋恋不舍挂断电话。

说实话,阿三国这些年来一直特别提防我们。就是前几天,和巴铁那么艰难,他们也不敢调走一兵一卒,什么意思,还用问,就是防止我们呗。

他们并不惧怕巴铁,但是,他们是真的怕我们。怕我们突袭,尤其是这次,据可靠情报,东方大国已经在边境地区驻扎了近十万大军。实际上,东方大国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根本就不是十万。那么在如此信息发达的时代,这点小把戏为什么没有被发现?这就要感谢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了,由于它的原因,我们巧妙的躲过了敌对国和西方国家对我们的侦查和情报搜集。秘密地将十万士兵运抵指定位置,这是一个奇迹。

不得不说,阿三国对于东方大国的防范之心可谓是达到了极致。他们对东方大国的一举一动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仿佛对方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然而,尽管如此,在阿三国人的内心深处,却存在着一个无法忽视的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如果巴铁真的被打得无法承受,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那么东方大国可能会出于某种原因,象征性地展示一下他们强大的军力。但这种展示往往只是一种姿态,一种表明立场的方式,而并非真正的战争行为。

阿三国人深知,东方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他们不会轻易地卷入一场与阿三国的全面战争,因为这样做不仅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

所以,尽管阿三国对东方大国充满了戒备和疑虑,但他们也明白,在某些情况下,东方大国的行动可能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威慑,而并非真正的战争意图。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既反映了阿三国对东方大国的复杂情感,也揭示了国际政治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微妙平衡。

可是,这次他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