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3章 沐昂VS刘牢之(2/1)
"第十五回合!"计数声愈发急促,似战鼓擂动,敲得人心头发紧。
沐昂突然收枪后撤三步,动作干净利落,红缨枪在掌心飞速旋转,带起的气流卷起地面沙尘,形成一个小小的黄色漩涡。
刘牢之正要乘胜追击,却见沐昂枪尖骤停,整个身躯随着枪杆猛然前冲,如离弦之箭般迅猛,竟将全身重量压在枪尖之上。
这一招"泰山压顶"来势汹汹,似有千钧之力,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刘牢之。
刘牢之急忙横枪格挡,双枪相撞时爆发的巨力如惊雷炸响,震得他双臂发麻,银枪在掌心剧烈颤动,几乎脱手飞出。
"好个沐家枪法!"
刘牢之咬牙稳住身形,额角青筋暴起,如蚯蚓般蠕动,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滚落。
他突然松开缰绳,整个人从马背上腾空而起,身姿矫健如苍鹰展翅,银枪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线,似一道银色闪电,直取沐昂天灵盖。
这一招"苍鹰搏兔"乃是刘家枪法的杀招,枪尖破空时发出尖锐的啸叫,如鬼哭狼嚎,令人胆寒。
沐昂瞳孔骤缩,目光紧紧锁住那疾刺而来的银枪。
红缨枪在掌心一转,枪杆突然弯成惊心动魄的弧度,仿佛不堪重负即将折断。
就在银枪即将刺中眉心的刹那,红缨枪如弹簧般猛然弹直,枪尖精准点在银枪的七寸处,动作快如闪电。
两股巨力碰撞的瞬间,刘牢之只觉虎口剧痛,似被烈火灼烧,银枪脱手飞出,在空中划出抛物线后深深插入地面,枪杆仍在不停颤动。
"第十八回合!"
计数声带着明显的震颤,仿佛也感受到了场上紧张的气氛。
刘牢之落地时一个踉跄,右膝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抬头望去,沐昂正端坐马背,身姿挺拔如松,红缨枪斜指地面,枪尖滴落的鲜血在石板上绽开朵朵红梅,触目惊心——方才那记弹枪,竟在刘牢之手背划出三寸长的伤口,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半截衣袖。
"认输么?"
沐昂的声音像淬了冰,冷冽而锋利,在演武台上空回荡,似要将这炽热空气都冻结。
刘牢之抹了把脸上的血污,那血污混着汗水,在他脸上划出一道道狰狞的痕迹。
他却突然放声大笑,笑声豪迈而张狂,似要将心中的不甘与倔强都释放出来。
他一把抓起插在地上的银枪,枪杆在掌心转了个漂亮的枪花,带起一阵呼呼风声:"黔国公府的枪法,不过如此!"
话音未落,他竟舍弃战马,迈开大步如猛虎下山般直冲而来。
银枪在他手中化作银色旋风,枪尖抖出的寒芒如繁星闪烁,将地面沙石卷起,形成一道小型龙卷,所过之处,沙石飞扬,气势惊人。
沐昂面色凝重如霜,眼神中透着警惕与决然。
红缨枪在他手中快速舞动,在身前划出八卦阵图,那红色的枪缨如燃烧的火焰,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轨迹。
当银色旋风如猛兽般撞上红色八卦时,金属交鸣声密集如雨,仿佛奏响了一曲激烈的战歌。
刘牢之每踏出一步,青石板便如同遭受重击,裂开蛛网般的纹路,似在痛苦地呻吟。
沐昂每退一步,脚尖便在地面留下半寸深的脚印,那脚印仿佛是他顽强抵抗的印记。
两人周身三尺之内,飞沙走石形成朦胧的雾气,如同一层神秘的屏障,观战席上竟无人能看清战况,只能听到那激烈的碰撞声和呼啸的风声。
"第二十回合!"
计数官的声音带着哭腔,那声音中满是对这场激烈战斗的震撼与紧张。
雾气突然被撕开,似有一双无形的手将其拨开。
刘牢之的银枪如闪电般刺穿红雾,枪尖闪烁着寒光,距离沐昂咽喉仅剩三寸,仿佛下一秒就要穿透那脆弱的肌肤。
沐昂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眼神陡然一凛,身形如鬼魅般侧身闪避,同时红缨枪如毒蛇吐信,灵活而狠辣,枪尖顺着刘牢之的枪杆滑行,在对方虎口处重重一点。
"当啷!"
银枪再次脱手,这次却如断了线的风筝,直接飞出演武台边界,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后消失不见。
刘牢之踉跄着向前扑倒,膝盖在地面擦出三尺长的血痕,那血痕触目惊心,仿佛是他战斗的勋章。
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双臂却像灌了铅般沉重,每一次用力都伴随着一阵剧痛。
抬头望去,沐昂的红缨枪正插在他耳畔三寸处,枪杆犹自微微震颤,似在宣告着胜利。
"我……输了……"刘牢之咬破嘴唇,鲜血顺着嘴角流下,血腥味在口中蔓延。
他望着演武台边缘那杆银枪,眼神中闪过一丝懊悔与不甘。
突然,他想起今晨父亲的话:"枪法之道,在劲不在蛮,在巧不在力。"
当时他还不屑一顾,觉得凭借自己的力气和勇猛定能无敌于天下,如今方知个中滋味,那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他骄傲的头脑。
沐昂收枪退后三步,抱拳行礼,动作优雅而庄重:"承让。"
转身时,他战袍后背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握枪的右手也在不受控制地颤抖——方才最后那记"灵蛇吐信",几乎耗尽了他全部气力,每动一下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刘牢之躺在地上,望着湛蓝的天空,那天空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纯净而广阔。
白云缓缓飘过,像极了沐昂枪尖翻飞的红缨,轻盈而灵动。
他突然放声大笑,笑声惊飞了檐角栖息的乌鸦,那乌鸦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
他大声喊道:"好!好一个沐家枪法!待我养好伤,定要再战三百回合!"那声音中充满了豪情与斗志。
观战席上,几位老将相视而笑,那笑容中满是欣慰与期待。
他们知道,今日演武台上倒下的不仅是刘牢之,更是一个骄纵的少年,让他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而站着的沐昂,也还需经历更多风雨才能真正成长,成为顶天立地的大将。
但无论如何,大明朝的武将后辈中,又多了两颗将星在冉冉升起,照亮大明朝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