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短暂的和平(1/1)

然而众人担忧的风暴并未立刻席卷整个帝国。

自从铁人返回之后,帝国内部不断发生的变化令所有人都开始逐渐适应这种短期内连续快节奏发生巨变的节奏。

可是一种诡异的“平静”降临了。

在广袤而迟钝的人类疆域,十几年的时光流逝,如同巨轮碾过细微的尘埃,几乎难以察觉其变化。

那些因基因窃取者暴动和奴役者入侵而沸腾的星区,在帝国铁拳以及铁人冰冷的逻辑的反复捶打下,表面的混乱逐渐平息。

硝烟散尽,留下的创伤被新的城市结构覆盖,流血的记忆被刻意遗忘或扭曲成帝皇庇佑下的又一次胜利。

奴役者从亚空间向现实宇宙大规模渗透的浪潮,如同退潮般显着减弱。

帝国舰船在亚空间航行中遭遇这些苍白异形伏击的报告直线下降,星语者被入侵、导航员被扭曲心智的事件发生次数也逐渐减少。

仿佛这些亚空间的蛆虫在物理宇宙中饱餐一顿后,暂时回到了它们那令人作呕的巢穴蛰伏,或是被某种未知的力量所遏制。

更令人惊奇的是,混沌的喧嚣也大幅减弱。

混沌叛徒们似乎集体进入了蛰伏期,大规模的入侵和劫掠行动变得稀少。

亚空间风暴的强度有所降低,混沌恶魔在现实宇宙的显现也远不如从前频繁。

那些被诅咒的领域仿佛陷入了某种沉寂,连带着亚空间的低语都微弱了许多。

甚至太空死灵也陷入了沉默。

太空死灵各个王朝的墓穴舰队如同幽灵般消失在帝国的视野中。

偶尔有帝国海军的巡逻舰队报告,在深空边缘捕捉到死灵舰船那独特的能量信号,但它们都行色匆匆,高速驶向银河系的边缘地带,对近在咫尺的人类舰船视若无睹。

它们的目标似乎只有一个——遥远的银河边疆。

和平,一种脆弱而珍贵的和平,如同稀薄的晨雾,短暂地笼罩了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

没有席卷银河的异形大潮,没有混沌恶魔的狂笑,没有死灵冰冷的高斯光束撕裂虚空。

只有各个星区内部那些“常规”的、帝国早已习以为常的叛乱、异端小教派和局部冲突——这些在帝国摄政眼中,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稳定”。

罗伯特·基里曼,敏锐地抓住了这来之不易的喘息之机。

他深知,帝国的衰败根源在于其自身——那臃肿、腐败、低效到令人窒息的官僚系统。

他利用多恩之前在泰拉掀起的血腥余波,以及高领主议会因恐惧和现实压力而产生的短暂“合作”意愿,将手中的权力杠杆压到了极限。

一场静默却影响深远的“行政革命”在泰拉和整个帝国的心脏地带展开。

基里曼首先对泰拉高领主议会本身动刀。

他颁布敕令,大幅缩减议会会议的频率和时长。

那些动辄持续数周、议题堆积如山、充斥着无意义争吵和派系倾轧的冗长会议被严格限制。

非核心的、地方性的、技术性的议案被彻底剥离出高领主议会的议程。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重新焕发活力的“帝国中央行政中心”——这是一个庞大的、由经过严格筛选的资深行政官员、法务专家和技术神甫组成的机构。

他们的职责是预先审核、分类并处理来自帝国各处的海量报告和请求,只将那些真正关乎帝国战略安全、重大政策变更或存在严重争议的议题,整理成清晰的简报,提交给高领主议会进行最终复议或基里曼本人决断。

他将大量被泰拉过度集中的权力,重新下放回它们本应归属的层级。

星区总督获得了更多处理本星区内政、经济和治安的自主权,同时加强了审计和问责。

尤其是在见识到多恩和铁人的合作方式之后,基里曼的政治方针开始变得相对激进。

他相信在阿克斯的帮助下,那些贪婪的蛀虫拿他毫无办法。

在M31时期,帝国曾经有过一段漫长的和平期。

就如同现在这样。

那时候帝国的行政系统远不像现在这样臃肿而迟钝。

在接近一千五百多年的和平期中,那些最初的高领主其实做的并不差。

他们确实想办法修复了大叛乱留下的诸多损伤。

但是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高领主世袭罔替。

他们对于权利的贪婪开始迅速膨胀,帝国在和平之下的黑暗也是在那个时候彻底爆发。

为了权利他们将大量帝国的部门和机构原本的权利全部集中到了高领主议会以方便构筑自己的派系,并将权力牢牢的抓在自己人的手中。

帝国的行政系统开始逐渐扭曲,泰拉政务院变的无比臃肿。

海量的事务从各个星系开始被一级级向上集中,最后全部塞进了泰拉政务院。

在那之后人类帝国这艘破船就在银河之中不断的挣扎迎接着一个个惨痛的打击。

和平让这些变得愚昧的凡人忘记了危险。

曾经有三十个忠诚的战团被迫害到进入亚空间送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帝国军事力量的不断轻视和削弱导致野兽战争爆发的时候,帝国差点因此而毁灭。

兽人差点完成战帅的遗志,将泰拉摧毁将银河点燃。

贪婪甚至让那些愚蠢的凡人投靠兽人充当内鬼。

在艰难度过危机之后,帝国才迎来了大建军。

而之后帝国更是每经历一次大的动乱就进行一次建军,逐渐的变得穷兵黩武。

除了这些,叛教时代还带来了最大的人为灾祸,直至今日,基里曼都难以解决帝国国教留下的问题。

信仰涉及到所有帝国成员,这件事基里曼也只能缓慢的处理。

在基里曼复苏之前,鲁莽发动的马卡里乌斯远征更是消耗了帝国这艘破船万年里积累下的所有家底。

这种鲁莽行为不光导致了帝国在后续的时间中因为新出现的大量世界而陷入混乱,更是导致了阿巴顿的第十三次黑色远征对帝国再一次造成了重创。

泰拉军务部被要求更专注于军事训练、装备调配和区域防御计划,而非事无巨细地干预每一个征兵世界的琐事。

基里曼用经过筛选的铁人开放性技术库支持下为诱饵,要求机械修会在特定技术框架内进行更快速的研发和制造决策,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威胁。

审判庭则被要求加强内部协调,尤其是异形、恶魔和异端三个主要派系之间。

并专注于真正的重大威胁,减少对地方事务的过度干涉。

圣锤修会被要求严格审查来自各个战团对三大审判庭组织内部异常的投诉。

那些自基里曼苏醒后便一直跟随在他身边,接受高强度政务、历史和战略培训的阿斯塔特“学员”们,此刻成为了改革最有力的执行者和监督者。

他们被派遣到各个关键星区、重要部门甚至泰拉行政中心内部。

这些身披动力甲的“政务观察员”和“改革特使”并非取代当地官员,而是以其超越凡人的洞察力、绝对忠诚于帝国理念的立场以及背后基里曼的权威,确保改革的意志不被扭曲或消解。

就如同奥特拉玛执政官团队一般。

他们监督地方行政效率,审查报告流程,甚至直接介入处理那些因官僚推诿而停滞的重大项目。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威慑和变革的象征。

这场改革并未彻底根除帝国的顽疾,腐败和低效如同苔藓,在阳光未及的角落依然滋生。

但整个帝国的行政机器确实开始以一种相对更顺畅、更聚焦核心目标的方式运转起来。

信息传递的延迟有所缩短,资源调配的效率有所提升,应对局部危机的反应速度被击打的加快了。

而高领主们对于基里曼的指令态度各异。

不仅仅是支持基里曼的刺客庭对此表示支持,火星铸造将军也第一次公开表态支持了基里曼。

同为高领主,火星的态度非常重要,只不过大家都猜测机械修会之所以公开支持基里曼,大概率是因为吃下了那有毒的技术蜜枣。

基里曼像一位最高明的外科医生,试图在不杀死病人的前提下,切除帝国躯体上最致命的肿瘤。

就在基里曼专注于帝国“软件”升级的同时,罗格·多恩则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铁匠,专注于“硬件”的锻造——帝国的防御,尤其是太阳系,这颗帝国跳动的心脏。

泰拉皇宫的防御系统早已被多恩重新梳理和强化,如今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太阳系防御圈。

轨道防御平台被升级了武器阵列和传感器系统。

小行星带的要塞群被重新部署,形成了更立体的火力网。

部署在太阳系边缘的警戒哨站网络被扩大,并配备了更先进的亚空间波动探测器和远程通讯阵列。

帝国之拳战团的战士们则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训练。

多恩亲自下场,将他在铁人泰坦舰上学习到的、超越时代的战争理念和战术思想,结合帝国之拳固有的坚韧与防御专长,融汇成新的战法。

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坚守,而是强调在绝对防御基础上,发展出致命的、精确的反击能力。战士们被要求精通更多的武器系统,进行更复杂的多兵种协同演练,甚至模拟对抗那些可能来自银河之外的、前所未有的威胁。

泰伦虫群,始终是多恩心头最大的忧虑。

而来自伏尔甘的礼物——新型“土星型”终结者装甲的设计蓝图,则为多恩提供了新的灵感。在阿克斯的铁人舰队那近乎无限的工程能力和模拟资源的支持下,多恩的设计理念得以飞速实现。

多恩的设计方案、材料参数、能量回路构想…所有数据被输入铁人的虚拟熔炉系统。

阿克斯调动其庞大的计算力,在虚拟空间中瞬间构建出装甲模型,进行强度、能量传导、关节灵活性、环境适应性等无数维度的模拟测试。

各种极端战场环境——从熔岩星球到冰封世界,从高重力区到强辐射带,甚至是模拟的泰伦生物酸液和亚空间能量腐蚀——被精确地施加在虚拟模型上。任何微小的设计缺陷都在这种近乎“虐待”的测试中被迅速暴露和修正。

虚拟测试通过后,铁人的标准生产线会按照最终参数,利用其内部的巨型量子打印阵列,瞬间“打印”出实体原型。

但这仅仅是开始。

铁人遍布银河的舰队会在整个星空之中寻找合适的测试星球。

这些星球的地形、重力、大气成分甚至会遭到人工调整以适配多恩设定的战场环境。

随后帝国之拳的战士们穿着原型装甲,在这片被铁人完全掌控的“实战沙盘”中进行最残酷、最贴近现实的对抗演习。

纳米机械构成的仿生目标可以轻易的模仿他们想要的任何敌人。

这些原型装甲的每一个部件的表现、战士的每一个战术动作,都被无数传感器记录分析。

帝国之拳的“新甲”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经历了无数次迭代和实战检验,最终定型的帝国之拳专属的特殊动力装甲“多恩之砧”诞生了。

它在MK X动力甲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厚重防御,同时针对帝国之拳的战术特点进行了优化。

肩甲部分增加了可偏转武器的分体式曲面能量护盾和多层装甲结构。

背部的动力背包被一体式设计并将功率提升了近三倍,优秀的外形极大的提升了战术机动性。

关节处采用了联邦材料学制造的金属复合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灵活性。

头盔传感器阵列以及微型沉思者组件使用了铁人提供的部分新算法和更高精度的组件,能更快地标记威胁和友军位置。

更重要的是,整套装甲的能源核心和伺服系统效率大幅提升,让穿戴者能装配更多或者更重的武器。

当第一批“壁垒型”动力甲列装帝国之拳的精锐老兵时,那厚重、棱角分明、闪耀着帝国之拳标志性黄色与黑色镶边的装甲,散发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坚不可摧之感。

这是多恩意志的延伸,是帝国之拳防御艺术的巅峰体现,也是铁人冰冷科技与多恩的智慧结晶。

而多恩得到的不光是这一批铁人生产的动力甲,还得到了铁人整合出的全套STC模板。

这些模板被装载在一批移动式生产终端构成完整的STC系统,只需要投入合适的材料,多恩很快就能够让整个帝国之拳的所有人换上新甲。

这短暂的和平,并非真正的安宁,而是风暴眼中短暂的寂静。

基里曼和多恩都深知这一点。他们利用这宝贵的间隙,拼命地加固帝国的根基,磨砺它的爪牙。

泰伦的阴影正在快速靠近银河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