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说不是谋反,真的没人信啊(1/1)

我尼玛!

此信息传来,整个朝堂满地都是下巴。

正隆都不由惊的张大了嘴。

刚把希望放在中州,中州就反了?

中州城可是尘王的地盘,还有个刚立了功的许青云,怎么就反了。

这事别说正隆不信,大臣们都不信。

毕竟只有几个月好活,这谋反之后他陆尘一噶,陆家早晚团灭啊。

脑子让驴踢了吧!

王成道当即站出来,厉喝道。

“到底怎么回事,中州谁反了,为何反的,都干了什么,你给我说清楚!”

显然,他是最不相信中州会谋反的。

许青云是他的弟子,而且他可是刚入伙啊。

众人也都急忙收敛心神,听着那郎中诉说。

“据两府奏报,十一月十二日,三府提督许青云召集各府官员议事。

说是议事,却是许青云直接下令,要把三府所有官员百姓迁徙郑城,现在都已经迁徙完了...”

只一个开头,一众大臣便眉头皱紧。

州府迁徙,那是多大的事,别说你个三府提督,皇上说的都不算啊。

这事就算不搞个民意调查,也要经过几次大朝会廷议吧。

可现在,他们竟然全都不知道?

“放肆,这许青云想干什么?”

“中州日稳,事急从权都说不过去。”

“连个知会都没有,而且把河间府的人都迁走了,让上京怎么办?”

“岂有此理,那些官员都是傻子吗,连这样的命令都听...”

那郎中急忙解释。

“各位大人,奏报上说了,那些官员也不听的,当场就有两名县丞质疑,可他直接被许提督杖毙了...”

嘶,满堂哗然。

当场杖毙下官,净厂都不敢这么干,这真的是要谋反啊!

一时间,到处都是咬牙切齿的咒骂声,都说许青云是狼子野心的卑鄙小人。

他们边骂还边看着正隆,似乎隐有所指。

众人都知道,陆尘没到中州府呢,许青云便按陆尘的遥控坑了敬王,绝逼是陆尘的狗腿子。

如此说来,真正谋反的人,多半是那正隆最信任,也是让他们咬牙切齿的...陆尘!

当然,都这时候了,还计较这些的人,都不怎么正经。

正经人想的更远,比如刘元甫。

只见刘元甫已经挺身而出,并对那郎中问道。

“我来问你,济东府倭寇肆虐,百姓迁移,济东府兵防卫如何?”

内阁郎中讷讷回道。

“奏报上说,防卫倭寇的府兵被许青云撤走了,济东府里已经彻底沦陷。

没有搬离的人都遭了倭寇的毒手,连那大儒名门和圣人世家都被屠了。

现在倭寇已经入了河间府,正在烧杀抢掠,用不了数日,便会兵临上京城...”

这才是重磅炸弹。

读书人的根据地都翻了啊。

大儒名门,那是读书人的老祖宗,满朝堂有一个算一个,学的全是人家的东西。

说是读书人的圣地都不为过。

可就这圣地,竟然被屠了?

这和祖坟被刨没有任何分别啊!

该死的倭寇,他们怎么敢!

而且兵临上京城,这可是大事...

满堂都在咬牙切齿,却毫无办法,大乾根本没有可用之兵,总不能撸起袖子亲自上吧。

想上也没那本事,毕竟他们的长处都是动嘴的。

若是抵抗倭寇的府兵没有撤,也不至于这样。

“许青云这个败类,圣贤之后都是因他而死。”

“他这是在刨天下读书人的根。”

“逆贼,身后定是有人指使,他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倭寇临城,上京危矣,都是拜他所赐!”

“那尘王就藩多半也是幌子,实则包藏祸心...”

正骂着,正隆却是猛地一拍龙案!

啪!

震响过后,朝堂终于安静下来。

正隆阴沉着脸,大声喝道。

“一群老匹夫,朕的兄弟也是任你们诬陷的?”

呃~

都这会了,还说是诬陷?

大臣们脸色涨红,却也敢怒不敢言。

今时不同往日,有净厂在,他们可不敢把正隆得罪狠了。

正隆很满意自己发怒的效果,继续为陆尘辩解道。

“明明是许青云下令,和尘王有什么关系?

尘王诛奸佞,抓贪官,逐敬王,灭五万大军,测算我大乾国运,如此赫赫之功,你们都忘了吗?

现在你们该担心的,应该是尘王的安危,毕竟若是那许青云谋反,身在中州的尘王首当其冲...”

不得不说,这话很有道理。

可满堂大臣没一个信的。

他们加起来都没有斗过陆尘,那许青云如何能做到。

而最不相信这说法的,便是王成道。

自己的徒弟他还不了解吗,就那一根筋为民请愿的心思,怎么可能有谋反的心思。

更何况,陆尘都把他骗入伙了,骗个许青云实在太简单了。

这定是陆尘的授意。

至于陆尘的目的,他隐隐有些猜测,却无法确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实,正隆作为最推崇陆尘的人,说是这么说,心里也不信。

不说本事,就说把上百贪官玩弄于股掌的心智,借许青云八百个心眼子,也不敌陆尘万一。

说这些,也只是为陆尘开脱。

毕竟他可不相信陆尘会造反。

而为了让自己的言辞更有说服力,他更是说道。

“再说了,你们所看到的奏报,都是百官和驿站报上来的,真实性有待考究。

三司会审都不能轻信一面之词,区区奏报如何做得准。

现在不同了,朕不会偏听偏信,因为朕有净厂!”

正隆说着得意地看向魏忠义。

然后,他就看见一张无比难看的脸,只见魏忠义脸都皱成了菊花,眼珠子更是毫无焦距。

“魏伴伴,你是身体有恙吗?”

正隆好奇地问道。

“回、回陛下,臣身体倒是正常,就是、就是...”

魏忠义结巴地应着,好半晌后,竟然一下扑倒在地,砰砰砰地磕起了头。

好好的怎么就磕上了?

正隆惊异之余,心里一突,不由沉声问道。

“有什么事从实说来,有尘王在,朕就不信这天还能塌下来!”

好家伙,这话一出,魏忠义差点哭了。

“陛下,我、我要说的就是尘王,今日刚传来信报,说尘王前些天去了一次楚州。

说他用出了神雷,一晚上就把敬王的二十万大军打服了,敬王都领着人投降了...”

嗯?

这是天大的好事,怎么就哭了呢?

正隆更加疑惑。

只听魏忠义道。

“可是...尘王他又把人给放了!”

“不但放了人,连十几万大军都还了敬王,还让他去江南劫富济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