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对付楚军的策略(1/1)

私语间,左贤王言及,中原人善守,若欲破敌,非中原人莫属。

左贤王之提议,冒顿深以为然。

他旋即命通译传达己意,令陈豨、臧荼二人设法破楚军方阵。

经二人一番筹谋,皆以为,欲灭戒备森严之楚军,必造中原人惯用之投石机。

闻投石机可破楚军,冒顿立将此任交予陈豨、臧荼二人。

待二人造投石机成,再毁楚军防御设施,则楚军之败亡指日可待。

……………

此后,冒顿于等待投石机造好之际,又遣左贤王率十万之众趋赴楚国边境。

十万匈奴铁骑一路南行,首攻近之代县。

因楚国早有防备,匈奴人徒劳无功,遂借道转攻上谷郡。

在上谷郡碰壁后,其又改道奔往雁门。

一时之间,楚国北疆烽火连天。

凡匈奴骑兵所经之地,皆成战乱之所。

历经月余之进攻,楚军虽兵力分散,然坚守不战。

凭仗坚固之城池防御及及时之支援能力,十万匈奴骑兵纵如鬼魅般左冲右突,亦未能占得丝毫便宜。

无功而返之进犯无果后,十万匈奴人旋即黯然归去。

当匈奴主力再度集结时,其挟十足之信心,欲一举歼灭“项羽为首”之十万楚军。

首者,匈奴人将数百台投石机推至阵前。

待投石机列阵完毕,从远方运来的巨石亦有条不紊地装填起来。

一颗颗巨石整齐地堆砌在巨大的配重箱内,数十万匈奴骑兵在后方严阵以待。

他们沉默地等待着,等待巨石击中楚军,然后一举歼灭高地之上的楚军。

—————

匈奴的举动,高处的韩信已然洞悉。

他凝视着匈奴人的投石机,心中喜忧参半。

喜的是,成功拖住了匈奴主力长达一个多月。

忧的是,真正的决战即将来临。

深知投石机的威力,韩信心中虽有忧虑,但很快他便想出了最为妥当的应对之策。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原本井然有序的楚军大部撤往高地。

留下的部分人中,他严令,巨石来袭时,以辎重车辆和深沟为屏障。

以此,来确保自身安全。

一旦匈奴人的投石机停止攻击,便组织人员堆积巨石。

将巨石堆砌在深沟前沿,以此来抵御匈奴骑兵的全力进攻。

命令下达后,大部分楚军登上高地。

楚军刚刚撤离,匈奴人的投石机便开始发动。

“砰”的一声,第一颗巨石率先坠落,空旷的地面被砸出一个深坑。

随着一声巨响,漫天的巨石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那巨石重达百十斤,落地时尘土飞扬,石头也深深地陷入地面。

砸在辎重车辆上,木质结构的车辆瞬间被砸得粉碎。

车下的士卒见状不妙,毫不犹豫,他们匆忙奔向深沟。

在阵阵巨响之中,整齐排列的拒马被砸得七零八落,更有甚者,径直坠入了深沟之内。

部分来不及躲闪的楚军,尚未与匈奴人近身厮杀,便已当场毙命。

由于投石机的抛射距离有限,身处高处的韩信虽未受重伤,可他亲眼目睹下方的楚军遭受重创,也只能无奈地握紧拳头。

无可奈何,这便是战争。

若不留下一部分在下方,那匈奴人的投石机很快便会摆在己方眼前。

为了多数人的性命,为了最终的胜利,他只得紧咬牙关默默承受。

此时,两军之间杀声四起。

遭受投石机攻击的区域,尘土飞扬。

扬起的尘土遮挡了双方的视线,却也使这片空地变成了修罗场。

在这仿若修罗场般的环境中,一些留守的楚军趁着烟尘的掩护,不时地抽空将一些巨石堆砌在深沟边缘。

虽不时有人被砸死,可他们并未停止动作。

渐渐地,大量深沟的边缘地带,都被一些略显凌乱的巨石所遮挡。

…………………

一个时辰后,在这持续不断的攻击下,匈奴人的投石机终于停歇了。

投石机安静下来,而匈奴骑兵则开始蠢蠢欲动。

眼看着匈奴骑兵已经越过了投石机,韩信高擎旗帜,他当机立断下达了迎敌的命令。

随着一声令下,楚军从四面冲下高地,并凭借前方的深沟、巨石,背靠高地列阵以待。

楚军的阵型,依旧是以巨盾手在前防御,长戟、长枪手在中间拦截,弓箭手在后方攻击的策略。

当楚军列阵完毕,汹涌而至的匈奴骑兵已抵达深沟边缘。

在距离数百步之遥的地方,黑压压的匈奴骑兵犹如遮天蔽日的乌云,铺天盖地地向楚军压来。

疾驰而来的匈奴骑兵速度迅猛,其狂奔之势,竟使大地为之震颤,发出隆隆巨响。

匈奴骑兵越过第一道深沟时,部分马匹因着地不稳,直接马失前蹄摔倒在地。

马匹失去支撑点,马背上的骑兵也被甩出老远。

尚未等他们回过神来,震耳欲聋的马蹄声瞬间便淹没了他们惊恐的面容。

更多的匈奴骑兵越过深沟,踏过己方士卒的身躯,继续朝楚军冲杀而来。

虽无拒马和辎重车辆的阻拦,但那一道道深沟也给匈奴骑兵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随着一道又一道深沟被跨越,他们来到放置巨石的深沟前,却遭遇了更为惨重的伤亡。

只见马蹄触及巨石的瞬间,整整一排匈奴骑兵瞬间倾倒。

大量马失前蹄的战马倒下后,连同背上的骑兵再次遭受了后方队友的无情践踏。

一时间,跨越深沟的匈奴骑兵中,惨嚎声不绝于耳。

看似随意放置的巨石,此刻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匈奴骑兵,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大量马匹和骑兵的毙命,一道道壕沟被其尸体填满。

匈奴人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后,方才直直地冲向了楚军的阵列。

楚军阵列紧密,那数丈长的戟、枪,远远望去恰似一座布满尖刺的堡垒。

“轰……动……”

在双方羽箭的交击之下,接连的撞击声此起彼伏。

凡躯肉体的匈奴骑兵,仅仅一次撞击,就如同糖葫芦般,连人带马地被楚军的长兵器刺穿。

一次撞击,匈奴骑兵损失惨重,而楚军亦伤亡不轻。

当那密集的长戟、长枪被直接撞断,楚军的前排亦出现了些许破绽。

许多士卒的兵器断裂,紧接着,在强大的冲击力下被击飞。

眼见楚军前阵略有松动,后方指挥的韩信急忙令人敲响了进攻的战鼓。

“咚……咚……咚……”

战鼓声起,未受影响的楚军闻风而动,迅速在战鼓的激励下,列着紧密的阵型展开了反攻。

楚军不退反进,方才稳住了几近崩溃的阵线。

两军僵持在一线,双方的前排展开了激烈的上下交锋,而各自后方的弓箭手也开始了残酷的射杀。

在这人山人海的阵仗中,无需瞄准,只需射出羽箭,必能命中目标。

“嗖嗖嗖………”

“噗嗤噗嗤……”

“啊……”

箭矢的破风声,箭头、兵刃的入肉声,双方士卒的惨叫声,一时间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

双方僵持许久,直至临近傍晚时分,随着楚军弓箭手愈发猛烈的攻击,前排的楚军阵列终于艰难地向前迈进了一步。

虽只是区区一步之遥,在这生死搏杀的战场上,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仅一步之遥,匈奴骑兵本就密集的人海,须臾间便被压缩得难以喘息。

迈出第一步后,楚军仿若望见胜利曙光在前。

他们众志成城,伴着战鼓节拍,再度踏出第二步。

随后,第三步、第四步接踵而至………

步步紧逼之下,匈奴骑兵一排排的战马纷纷倒下。

战马倒地,其骑兵亦被接踵而至的长枪刺死。

楚军乘胜追击数十步后,见形势不利,后方的匈奴骑兵匆忙策马逃离此地。

匈奴骑兵撤退,楚军战鼓亦随之停歇。

后方指挥的韩信并未下令追击,他深知,离开此高地,便是匈奴人的主场。

眼见天色渐暗,他一面命人继续挖掘深沟,一面命人统计当日战损。

———————

韩信在此坚守已逾一月,其间,匈奴十万骑兵南下劫掠,在项声的指挥下,亦确保了楚军北方无虞。

此后,项声又命项庄、田横各率一万骑兵北出,以减轻韩信所部压力。

对于楚军骑兵的进击,冒顿早有部署,五万骑兵分别驻守大月氏和燕地。

两侧各有两万五千匈奴骑兵戍守,楚军北击,亦未占得丝毫便宜。

一月有余,楚国与匈奴的边境区域,战况混乱不堪。

一时之间,胜负难分。

而秘密前往匈奴后方的项羽,历经多次迷路,他终于率领三万精锐骑兵摸到了匈奴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