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九阳不灭(1/1)
宋青书苦笑道:“我可不敢让大士主动来寻我,也罢,待忙完手底下的事情,我便去宁玛寺拜谒大士。”
他对莲花大士有着极深的感激与崇敬之情,以他如今的地位修为,当今之世若说有谁有资格让他主动去拜见,除了张三丰就是莲花生了。
鸠摩智双手合十:“宁玛寺必扫榻恭迎宋兄弟到来。”
“对了,明王怎么和……周前辈打起来了?”宋青书问道。
“这你得问他。”鸠摩智手指周伯通,罕见地生起气来,“小僧与一位同伴本是要去嵩山参与武林大会,结果刚刚撞见了他们,这疯老头一见到我,不由分说就对我出手。”
迎向宋青书质问的目光,周伯通不好意思地嘿嘿笑道:“宋小子是知道我的,老顽童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跟高手过招,这大和尚修为高,武功又稀奇古怪,上次在擂鼓山没打过瘾,所以一见到他就有些技痒,担心他拒绝我就先出手了。”
宋青书也猜到大概是这种情形,道:“明王,周前辈也是我的朋友,请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就不要和他计较了。”
鸠摩智明显一愣,道:“你的朋友?在擂鼓山这老头还和少林那群人站在一起,对宋兄弟出手……也罢,既然宋兄弟开口,那这事就算了。”他也不愿贸然与周伯通这等高手为敌。
“你们二位不是在皇宫偷吃御膳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调解过后,宋青书又向洪七公询问。
“这……”
洪七公似有些羞窘,老脸微红,还是周伯通答的话:“老叫化面嫩,老顽童就直接了,主要是在厨房吃了一个月皇帝老儿,不对,是皇帝小儿的御膳,老顽童和老叫化都有些腻味了,听说要在嵩山召开武林大会,如此大的盛事怎能少得了我们两位前辈。”
“老顽童不要胡说,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喜欢闹腾。”洪七公老脸更红了,“其实是老叫化不放心丐帮,担心那位庄帮主年轻气盛得罪江湖群雄,所以才想来照应一二。”
他为帮主时天下只有一个丐帮,后面传位黄蓉,污衣派和净衣派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在面对草原各国的咄咄逼人,丐帮内部亦是人心浮动,于是黄蓉将丐帮三分,她自己统领襄阳丐帮抵御蒙古进攻,汪剑通和后来的萧峰统御河北丐帮与辽国作对,史火龙则带领另外一部分不想参与国家争斗的丐帮弟子在江南安家。
洪七公虽退位多年,但仍心系丐帮,前来嵩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宋青书笑道:“如今丐帮要立武林盟主的消息已传遍江湖,若是半途而废对丐帮的声望可是一个巨大打击。”
言下之意就是即使洪七公出面,也很难改变局面。
“走一步看一步吧!”洪七公叹气,襄阳丐帮已被朝廷大力打压,河北那一支又整出幺蛾子,真是不让他老人家省心。
宋青书脚步掠出,来到那位年老僧人面前,双手抱拳:“大师,久违了!”
洪七公和周伯通都为之一惊,心想这僧人到底什么身份,竟能让宋青书都这般郑重,鸠摩智更是震惊,他是前不久遇到这僧人的,虽然对他喝酒的癖好颇为不解,但其佛学修为极高,鸠摩智与他一番论道,心中收获匪浅,便邀他一路同行,对方也并未拒绝,因为没有在中原武林听过这号人物,鸠摩智只当其是某间寺院不懂武学的得道高僧,不料宋青书都对其颇为客气。
“难道又是个绝顶高手?”鸠摩智看向老僧,又想起刚刚带给他莫大压力的周伯通,心情顿时不好了,心想中原真有这么多隐士高人?
老僧微微一笑,声音响亮:“与宋居士武当一别,只当已无会期,竟与嵩山边境重逢,实是难得,宋居士风采远胜昔日,大和尚实在惭愧。”
他就是游戏人间的斗酒僧,当初在武当上他被扫地僧偷袭,施展秘法才保住了性命,不幸中的万幸,他成为了极少数的幸运人,没有陨落于武当一役。
宋青书道:“大师何必谦虚,我观大师的气息,伤势早已痊愈,气度更胜往昔,可喜可贺,我那个朋友也可以安心了。”
同样是被扫地僧重创,黄裳直接陨落,王重阳在林朝英的帮助下也只是多活了半年,斗酒僧却还能生龙活虎,想到扫地僧也是修养了大半年便痊愈,宋青书也不意外斗酒僧的状况,活了漫长岁月的大宗师,总是有些底牌的。
斗酒僧笑容中略带苦涩:“不过是九阳神功擅长疗伤,才让我侥幸捡回了一条命,可惜命是保住了,境界也跌落了。”
现在的他就犹如当年油尽将枯的葵花老祖,从大宗师境界跌落,不过比寻常宗师还是强很多。
“我和宋居士相交不深,不知是哪位施主关心我这个大和尚?”想到宋青书最后一句话,斗酒僧不禁问道。
“大师可还记得自己曾教过金国大兴府的一个小女孩武功?”宋青书笑问。
斗酒僧歪着脑袋想了想,笑道:“是有这回事,我虽然不喜金国人,但见那小女孩生的可爱,就顺手教了她一点花拳绣腿,算起来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小女孩应该长成大姑娘了,名字好像是叫重节……宋居士说的那位朋友莫非是……”
宋青书点头:“重节与我关系匪浅,她很感激与记挂大师。”
忆及往事,斗酒僧也不免感慨:“人活一世,随手一点无心之举,都可能造下无尽因果,连我这个游戏风尘的大和尚都无法避免,想了无牵绊,难啊难!”
宋青书不认同他的观点:“人之一生,体验滚滚红尘,总有值得追求、守护、牵绊的事物,若真的无欲无求无想无念,又何必来人间一遭。”
斗酒僧微愣,继而笑道:“宋居士此言在理,倒是大和尚着相了,请宋居士替我跟重节小丫头说我安好如初,让她不必记挂。”
周伯通忽然怪叫一声:“我想起来了,师兄多年前曾说过,他在经过华山论剑,夺得九阴真经和‘天下第一’的称号后,遇见了一个喜欢喝酒的大和尚,他在大意之下不小心让对方占了点便宜,是不是你?”
“大意?不小心?呵呵,王重阳那厮还真是好面子,跟师弟都这么说,不过上次武当一战,他自创的天罡北斗阵确实威力无穷。”斗酒僧似是觉得很有意思,取下腰间的大葫芦,咕噜咕噜喝了一大口酒。
“大师怎么会来这?”宋青书又问。
斗酒僧嘴角尚有酒渍,闻言看向鸠摩智:“我在完成昔日心愿后,想着没几年好活了,何必待在一个地方等死,就继续游历天下了,想多看些人生大好风景,前段时间来到河南,恰好遇到大轮明王,密宗佛法与中土佛法虽大相径庭,但要旨同样在于普度众生,我与他交流佛法,甚是融洽,就与他结伴同行了。”
鸠摩智走过来,苦笑道:“倒是小僧眼拙了,没看出同行多日的大师还是位深藏不露的绝顶高手。”
因为斗酒僧一直未展露武功,所以他也没多想,可当他仔细感应后,发觉对方的气息跟在清朝皇宫中见到的葵花老祖很相似,修为比自己只高不低。
斗酒僧摇头:“我如今不过是个境界跌落,能多喘两口气的将死之人罢了,不值一提,倒是明王佛法精深,前途无可限量。”
“说起来我对贵寺的莲花大士亦是仰慕已久,听闻莲花大士不仅是密宗的不世奇人,佛法无边,修为更是已达到造化天人之境,他和张真人可是我最想拜会的大贤!”斗酒僧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