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并不那么高智商犯罪(1/1)
当云雀、刘坤、山鸡等人看向那张熟悉的银磐市.东城区地图时。
地图上已经被人用红色的水笔标注了十三个小小的圆圈。
很显然,这十三个小圆圈就是那隐形人犯下的十三起案件的位置。
其中包括“工业路”、“库口街”、“甜水巷”等诸多熟悉的街道。
只不过看着这些案件在地图上的发生地点时,脑子不太好使的山鸡更懵了。
他挠了挠头,用一副脑子快干冒烟了的语气问道:
“姜律师,这地图有......什么问题吗?”
不等傻不拉几的山鸡把话说完,云雀便瞪大眼睛喊道:
“原来如此,发生在‘永乐大道’的只有最初那起‘便利店偷窃案’!这......这很不自然!”
是的,在姜尘做好了标记的地图上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在“工业路”附近发生过三起案件。
在“库口街”附近发生过五起案件。
在“甜水巷”附近发生过四起案件。
而在被认为这次事件核心地点的“永乐大道”却只有一起......也就是那起“便利店偷窃案”。
“永乐大道”是整个东城区最繁荣的街区,附近有大量奢侈品店和富人小区存在。
要真是隐形人想要偷窃财物,直接在这条街上干就完了。
没必要舍近求远、舍富求穷,刻意避开这里跑去偏远地方。
“这下明白为什么我认为凶手就住在‘永乐大道’附近了吧。”
姜尘拍了拍云雀的小脑袋,赞许地说道:
“那家伙后续一直刻意避开‘永乐大道’,选择更远的街道作为下手地点,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位置信息。”
“有道理,就像我们处理尸体总是会去远郊的深山老林一样。”
云雀闻言嘴角一抽,假装没听到山鸡的惊人发言,继续讨论道:
“照这么说来,这起‘便利店偷窃案’很可能是凶手刚刚觉醒能力,一时冲动下做出的非预谋性犯罪。”
“没错。”姜尘点了点头,转头看向窗外,笑道:
“而且事后他也一定感到非常后怕,尤其是意识到自己可能留下了鞋印时。”
至于犯人是如何意识到这点的。
如果姜尘没猜错,应该是在他回家后的某个瞬间。
那天晚上,他首次作案后带着兴奋的心情回到了家。
结果却在家的某处看见了自己踩踏时留下的鞋印。
看到鞋印痕迹残存在地面上的那一刻,他肯定吓得浑身哆嗦。
瞬间,各种令人极度不安的猜测也会涌上心头。
等等,我居然留下了鞋印?便利店的人该不会发现吧?
不,不会的,便利店来来往往这么多人,区区一个鞋印谁会在意?
但也说不定会有人在意的,如果治安局去调查了的话。
哪怕只有一个鞋印,调查一番后说不定也能发现什么线索。
可我也没偷多值钱的东西啊,治安局真的会去认真调查吗?
这概率顶多只有1%,不,甚至连0.1%都不到吧?
......
诚然,犯人的想法完全正确。
只不过是便利店里发生的小偷小摸而已。
治安警官完全没将其放在心上,更不会认真调查。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会为此感到恐惧,感到不安。
就像是小孩子哪怕成功从小卖部里偷了糖果且没被发现。
他也会在路过小卖部的时候不敢看店长的脸,并且下意识快步离开那样。
倘若犯人之前过的是体面、优渥的生活,这种不安还会加剧数倍。
只要被发现了的话......只要被查到我身上的话......一切就都完了。
哪怕只有0.001%的概率,也还是有可能会被查出来。
毕竟我就住在永乐大道,跟那间便利店相隔的距离并不远。
怎么办?怎么办?我应该怎么弥补这个错误?
“正当他感到焦躁不安时,突然间,他看到了自家院子里的一棵树,看到了树上的许多树叶。”
“对啊,要隐藏一片树叶,最好就是将其藏在森林里面,犯人这样想到。”
“既然这样,我去其他地方再做同样的事,留下一样的鞋印,治安局不就查不出我住哪儿了?”
“于是他就继续出去作案,并且故意穿一样的鞋子,究其根源,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第一次失误罢了。”
......
当姜尘站在犯罪者的角度将先前发生的事重构了一遍后。
在场的山鸡跟刘坤听得是人都傻了,坐那儿半天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足足过去了五分钟,感觉舒坦了点儿的刘坤这才坐起身来,哭笑不得地说道:
“喂,这什么白痴犯人啊?三岁小学生吗?想的东西也太幼稚了吧。”
对于从小在街头摸爬滚打,偷盗抢劫诈骗勒索如家常便饭的刘坤而言。
他完全不能理解犯人那清奇的脑回路到底是怎么构成的。
只不过是偷个便利店而已,用得着吓成这样?傻子吧这是。
“对啊。”山鸡这时也叹气道:
“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什么高智商罪犯,现在看来那家伙的智商非但不高,简直都快变成弱智了......弱智就好好在家待着吧,出来折腾干嘛。”
姜尘耸了耸肩,笑道:
“其实世界上哪有这么多高智商犯罪,很多人作案就是一时冲动,事后即便想要弥补,也只会越补窟窿越大。”
在刚进入律师这行时,姜尘就听过一个看上去像是笑话,实际上却真实发生过的案例。
有次某小区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
犯人做得干净利索,几乎没留下什么线索。
正当治安局对此无比头痛,不知该如何下手时。
小区里头却有人打电话来,说有可疑人士在附近徘徊。
治安局派人过去蹲了两天,还真就蹲到了那个在案发现场附近徘徊的家伙......就是凶手本人。
根据凶手被抓后的口供来看,他是害怕当时留下了什么线索。
所以每天胆战心惊,不由自主地跑去现场附近反复确认。
结果就是这种画蛇添足的行为,反倒成功将自己送了进去。
怎么说呢?虽然这个案例听上去可笑。
不过却是真实发生过的情况,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奇怪。
要是那凶手做完案后啥也不想,每天该吃吃该喝喝,搞不好真能一辈子逍遥法外。
但他就是想得太多,额外去做了一些加油添醋的活儿,反倒露出了更多破绽。
这次案件也是一模一样,那隐形人一通自以为是的操作耍下来。
反倒引起了姜尘的注意,也为自己后续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拜他所赐,我们只需要找到穿这双鞋,住在永乐大道附近。“
“并且在三月五号晚上七点左右没有不在场证明的人就行。”
“怎么样?做得到吗?你们两个。”
顿时,姜尘看向了刘坤跟山鸡,似乎在询问他们的意见。
不过实际上姜尘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根本不用问。
因为对于刘坤跟山鸡而言,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死也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