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母慈子孝,新犁旧犁(1/1)

刘隆交代了一番张衡之后,便也坐上青天盖去往了永乐宫。

新犁与旧犁的这场比拼,邓绥必须得到场。

这也是刘隆展示自己领命少府下,成果的一种展示。

只有让邓绥实打实地看到,刘隆的身影才能一点点烙印在其心中。

很快,青天盖便来到了永乐宫。

刚下车,刘隆便看到殿前,邓绥正躺在摇椅之上晒着太阳。

还真是难得见到这一幕!

以往这个时辰,邓绥肯定是伏案批阅奏折。

“怎么今日母后如此悠闲......这有些反常啊!”

刘隆挥了挥手,示意殿前侍奉的小黄门小阿三止步。

他小心地缓缓走了过去。

站在邓绥的侧面,刘隆静静地望着这位母后,没有出声。

此刻。

橘黄色的阳光散落下来,犹如点点金光点缀在这一张完美无瑕的面容,闪亮亮的。

宛若仙子坠入凡尘。

但那如柳一般的眉眼之下,若有若无的时光却刻下了一丝凡尘哀愁的痕迹。

风吹过来,邓绥的青丝划过脸颊,掩盖了眉梢,好似短暂地被吹去了凡尘的烟火,带来了些许静谧。

这一幕,好似一幅画。

母慈子孝的温馨画面,流淌出了阵阵温馨。

刘隆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她,内心的尊崇和那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哀叹渐渐交织在一起。

他,有些复杂。

太后与帝王这藕断丝连的微妙关系,有些事还是让他有些心乱如麻。

但这一刻,他原本内心深处那点偶有浮现的芥蒂,却随着他的嘴角浅笑,消失的无影无踪。

“那样的宫中血影,争斗杀戮,我一定可以避免......”

刘隆紧握的拳头渐渐松开,眉头舒缓了起来。

恰巧这时,邓绥好似有了一些感觉,缓缓睁开了那一双美眸。

闪着精光的眼睛,好似繁星一般明亮。

其中,又夹杂着许多的故事

这一幕,犹如点睛之笔,让这一幅画卷鲜活了起来。

“隆儿......”

“母后,您醒了。”刘隆微微一笑,脸上的孺慕之情溢于言表。

邓绥缓缓起身,刘隆也是赶紧扶了上去。

“今日天气甚好,没想到母后竟然眯了一会儿......”

“母后,您太累了,隆儿很担心您的身体!”

“不碍事,如今需要处理的政务已经减少了很多,母后轻松多了。”邓绥看着远处的宫阙,轻声说道。

“昨夜梦到你父皇了,他样子可是一点都没变,还是那般英俊儒雅......”

听到邓绥娓娓道来的话语,刘隆能够感受到她话中的哀伤。

“没想到母后和和帝竟然如此深爱,这都多少年了,竟然还是无法释怀......”

刘隆也是走了过去,拉住邓绥的玉手安慰道:“母后,父皇一定会保佑您的。”

邓绥一笑,容颜带着慈祥说道:“先帝一定会保佑你我,福佑我大汉天下,他在天上看着我们母子呢......”

凝视着天空,邓绥好似陷入了回忆。

不久之后,她坚定了目光,恢复了笑容。

迎着邓绥的温柔的目光,刘隆也是笑了起来。

拉着的手,握得更紧。

“母后,隆儿长大了,一定会好好守护在您的身边......”

邓绥摸了摸刘隆的头,轻轻颔首。

“隆儿,今日来此,何事?”

“母后,上次隆儿跟您说了曲辕犁现已打造成功,今天隆儿将安排一场新犁和旧犁的比赛,前来请您观礼。”

刘隆淡淡一笑道:“现在只等母后一声令下,便可以开始了。”

“你这个小滑头。”

邓绥拉着刘隆的手,转身朝着殿内走去,说道:“走吧,陪母后处理完奏折,再一起去吧。”

“谨遵母后旨意!”

刘隆边走边说道:“母后,不着急,隆儿这就陪您处理奏折。”

两人走进了殿内,便很快开始进入状态,处理政务。

刘隆也是一点不抗拒此事,毕竟处理奏折也能够让他很好了解到朝中的事宜。

“母后,杨震怎么样?”

刘隆翻阅着奏折,也是忽然想到了这一点,随口问了一句。

“此人甚是不错,尚书台那边黄香也多次给我说了此人,十分有能力和谋略。”

邓绥转头一笑,打趣道:“这一次,你可是给母后推荐了一个贤能之士。”

“这也是母后慧眼识人,知人善任......”

——————

与此同时,章德殿一处空闲之地,所需之人已经全部就绪。

远远看去,有数十位从宫外请来的耕农,他们年纪相仿,身高体态也都大差不差。

这些人全都是经验丰富的农人。

在他们身边也有数头大小相仿的耕牛。

这些人正是这次新犁旧犁比赛所用之人。

为了公平公正的实验,所有的牛和人都是按照水平相当的原则找到的。

当然,这也正是刘隆想要的。

他自然是想通过这次比赛,来为所有人证明曲辕犁远胜此刻汉家的旧犁。

若是不经过这样的验证,只凭他的言语,许多人将不会相信曲辕犁的实用性以及优势。

毕竟,口说无凭。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最佳手段。

而且,他更是要借此来证明自己带领少府下,如今的实力。

此刻,张衡正按照刘隆的交代布置场地。

这片空地上,一条条白线被划下,将完整的土地分出了大小相等六块区域。

时间匆匆,转眼便来到了下午。

此刻,章德殿这片空地上,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少府的一些工匠以及宫中尚书台黄香、杨震等人也已经到了这里。

另外,司徒尹勤,大将军邓骘两人也是被特意请了过来。

“司空没在......没想到陛下就请了这点人,看来我在他的心中位置还是很重的......”

尹勤扫视了一圈,内心畅快了起来。

“大将军,今日的新犁旧犁比赛您怎么看?”

邓骘嘴角一笑,看了一眼尹勤道:“叔梁明知故问,肯定是看好陛下的曲辕犁。”

“大将军说的是,以陛下的才智,设计出来的新犁肯定略胜一筹!”

两人交谈之间,杨震走了过来。

“拜见将军!”

“伯起无需多礼,近来在尚书台如何?”邓骘笑着问道。

“多谢将军挂怀,幸得陛下太后隆恩,一切都好。”

尹勤打量了一下杨震,开口道:“这位就是关西孔子之称的杨震,今日一见,果真儒雅。”

“司徒见笑了。”杨震也是揖礼道。

“无需多礼,以后尚书台我们打交道的时候多着,好好办差就是。”

尹勤明白杨震是天子亲自放在尚书台的,内心也是暗自留意了杨震。

就在几人寒暄之间,一行宫中的侍卫手持兵器,走了进来。

在角落的耕牛以及耕农全都被围住。

这些甲士一个个神情严肃,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旦这些耕牛发狂,他们必须做好守卫陛下和太后的准备。

“陛下、太后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