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这些人心思可不纯(2/1)

一位车企老总笑眯眯地开口,脸上堆着假模假样的客气。

潘经理瞅着他那张笑脸,真想冲上去狠狠甩一巴掌。

“卖?技术确实能卖。

可我问你,为啥非得买技术,不能直接买我们造好的发动机?

再说,你们这么多厂家,我卖给谁?谁配买?你们自己能说得清楚吗?”

一句话,直接把这群人逼进了死胡同。

其实技术本身不是啥机密,现在升华汽车的重点早就转向了高端车、豪华跑车,甚至开始试水重卡领域。

中端和低端市场,早就扔到一边去了,卖了技术也不心疼。

可这些人心思可不纯。

谁都想独吞这技术,谁都不想让别人沾光。

现在只有一份技术,谁也不服谁,之前那副团结一致的嘴脸顿时散了架。

“看你们这副德行,也别指望我能敲定卖给谁了。

这样,我们升华汽车零部件公司接下来会量产中端发动机和配套部件,正常对外供货。

不拦你们搞研发,你们能自己搞出来,那是你们本事。

搞不出来?那就老老实实买我们的。”

潘经理冷着脸,把话说死。

一群人心里各有盘算,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

反正谁都别想独吞,要么大家一起买现成的,要么谁也别想轻易吃下这块肉。

“行,就按潘经理你说的办。”

“没问题,合同我们会准备,你们派代表来签就行。”

看着他们一个个点头哈腰,潘经理心里冷笑:

哼,一个个翅膀刚硬点就想上天?

还真以为离了升华,你们能飞得起来?收拾你们,一句话的事。

与此同时,在非洲的奥伦比亚国。

路西法按照约定时间,带着一群人抵达了大使馆。

“各位,你们的同胞,安全送达。”

他从车上下来,对着使馆人员打了声招呼。

工作人员看到那些惊魂未定的国民,赶紧上前安抚。

“乡亲们,平安了。

再过一个小时,我们就登舰,跟着祖国的军舰回家。”

“老天保佑!感谢国家!”

“太好了,终于能走了,我一分钟都不想在这鬼地方多待!”

听到能回家,众人激动得连声呼喊,眼眶都红了。

见大家安然无恙,使馆人员也松了口气。

转头看向路西法一伙,郑重开口:

“路西法先生,接下来撤离的路上,能不能继续麻烦你们护送?

我们人多,使馆的安保力量实在不够,恳请您帮这个忙。”

“当然可以,你们是老板的家人,护送你们,是我们的责任。”

路西法笑着答应,毫无推脱。

他们打心眼里愿意干这事。

如今这身家底和地位,全靠老板撑着。

要不是老板持续提供新式武器,他们早被别的武装吞得渣都不剩。

而在远海之上。

升华号航母编队劈波斩浪,终于抵达预定海域——奥伦比亚邻国最繁忙的海港。

然而,尽管靠岸在即,他们依旧没被允许让航母本身驶入码头。

“起飞警戒编队,四架游隼立刻升空巡逻,把头顶这片天给我盯死。”

“其他舰艇马上靠港,接人任务启动。

先把咱们的人接上来,再统一转运到主舰。”

钟少将话音刚落,转头就对身旁的通信兵下令。

那兵哥一个立正,转身麻利地开始发指令。

命令一出,甲板上的飞行员几乎没等第二遍号令,几秒内两对战机接连腾空,像鹰隼般盘旋在港口上空,警惕地扫视着每一寸空域。

护卫舰和补给舰缓缓贴近码头,船员们迅速架起登舰梯,准备迎接撤离人员。

“真怕他们赶不上啊,”政委站在指挥室窗前,眉头拧成一团,“只给了我们十小时窗口。

超时就得走,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人家可是主权国家,谁愿意让一支全副武装的舰队长期停在家门口?”

正说着,耳机里传来滴的一声——来自大使馆的联络接通了。

“这里是升华号战斗群,已抵达指定位置,随时可以接收人员。

请问你们现在在哪?预计多久到达?”

通信兵语气沉稳,字字清晰。

那边很快回应:“车队已出发,预计五小时后抵达港口。”

“收到,途中保持通话,随时更新位置。”

挂断后,通信兵立即向钟少将汇报情况。

钟少将听完,只轻轻点头,没再多言,转身继续盯着海图屏。

剩下的,就只能等了。

此刻他们能做的,只剩下守候。

此时此刻,远在万里之外的龙国首都燕京。

升华科技园区的办公室里,潘经理正对着佘遵控诉一众合作车企的嘴脸,说到激动处,差点拍了桌子。

“简直是白眼狼!自己不干实事,全靠咱们喂饭,结果吃快了还嫌勺子递慢了!我干这行这么多年,头一回见这么不要脸的!”

他气得脸红脖子粗,可再看佘遵,却是一脸风轻云淡,端起茶杯吹了口热气,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你咋就这么冷静呢?”潘经理有点懵,“这事你不气?他们可是把咱们的好心当成了免费劳力!我看着都来火!”

佘遵笑了笑:“这不挺正常吗?要不是想走捷径,他们当初会听我的建议?想赚大钱,又不想投钱、不想费劲,只等着捡现成的。

这种人,刚开始特别乖,因为得靠你;可一旦尝到甜头,立马就觉得是自己本事大。

时间一长,就成现在这样了。”

他顿了顿,语气依旧平稳:“你生气,其实是气自己帮错了人。

可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是啥德行,所以根本不会意外。

何必为注定发生的事动肝火?”

“咱们把该做的做好就行。

产品摆那儿,买不买随他们。

咱们不求人,也不逼人。”

潘经理听了半晌,胸口那股闷气慢慢散了。

他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佘遵看他情绪稳定下来,又问了几句手头事务,便摆摆手:“行了,回去好好干活吧。”

同一时间,非洲港口。

五个小时的漫长守候终于迎来回音——远处,一串车队卷着沙尘,缓缓驶入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