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一个小瑕疵(1/1)

对皇上最先起疑的就是凤药。

一个人怎么变化,也不会像皇上这样变得如此剧烈。

这些日子以来,皇上不管对朝臣还是宫女太监,都极没耐性。

说话间便会发怒,不受控制。

凤药私下问小桂子,连这个伺候皇上多年的人都说不出皇上怎么忽地转了性?

可以说整个宫中,除了凤药和小桂子因为太了解皇上脾性,又跟随皇上最久,才避开皇帝阴晴不定的发作。

小桂子犹豫一下告诉凤药道,“皇上提起过要把白云山的道长接入宫中,故而要建起新殿。”

凤药忽然想到一件事,皇上最近的丹药都不是她送过去的。

果然不过两天时间,皇帝下旨扩登仙台,并私下召见曹七郎。

七郎自英武殿出来时,脸色难看。

待圣旨下,才知道皇帝下令指明调用曹家所辖兵卒充作劳力。

说是以防工程劳役侵扰民间生计。

整个工程以曹家兵卒为核心力量,工部需按旨协调,不得再向地方摊派徭役。

登仙台那片地被围了起来。

看不到里头劳作之人。

皇帝每日过去查看,工部调用物资很多,故而凤药推测工程量极大。

以往皇上都会和她商量,最少也会提一嘴。

这次除了小桂子,没有一个人提前知道皇帝的作为。

连七郎也是被召入宫中,面圣之时直接领了差事。

曹家军自称铁军,以训练严苛着称。

校场上的苦练为的是保家卫国,护佑百姓。

七郎接旨,心中屈辱。

招劳工百姓能赚工钱,现在又非农忙之时,何故差遣他的将士?

凤药也觉奇怪,皇上不差这几个钱,为何要用军士而非民夫?

皇帝的心思越来越深,如今连她也猜不透。

这日,因后宫琐事,明玉来落月阁寻凤药。

见凤药心事重重便问道,“姐姐有心事?”

“妹妹这些日子时常见皇上吧?”凤药忧心忡忡。

“我只觉皇帝如行为与平时大为相悖,不知何故。”

“而且据我所知皇上私库极为丰余,我真想不通,他何必让堂堂铁军来为自己修宫殿呢?”

明玉神秘地笑着说,“这还不简单,我如今天天住在宫里,夜里我想办法查看一番就行了?”

“放心,军士们的餐食都是我指挥着备的,有的是机会探听消息。”

凤药这才舒口气,叮嘱道,“此事机密,万万小心。”

皇上不欲人知道的事,打听就是罪过。

明玉机敏,不过三天便打听出,那围帐之后,工程日夜不停,还有秘密。

她白天借机与凤药耳语,“那些兵有一部分专挖秘道。”

凤药马上警觉起来,告诉明玉,“万万不要再去探听,这是最后一次。”

“为什么?”

“叫你别打听你就别打听。听不听话?”

“好好,姑姑别凶人家嘛。”她见凤药认真生起气,马上撒娇。

凤药点点她的额头,“别叫姑姑操你的心。”

她还告诉凤药,皇上的丹药每日有人快马从白云山道观送到宫中,交给了桂公公的远亲,也姓桂的那个小太监。

桂忠啊。

但桂忠为什么从未向她提起此事,甚至没送过信?

这宫里凤药最看不透的人就是桂忠。

他话实在太少,除了皇上,不与任何人有眼神接触。

几乎没有任何表情,眼睛却透着灵气。

他是李仁安在宫中的眼线,除了随李嘉去赈灾用过一次,再未动用过他。

试药之人变成他倒也说得过去。

……

德妃本是走到生命尽头,按理该下手除掉她,赖给李嘉。

药本该下在那日的汤粥之中。

但凤药到底没下得去手。

李仁在南边急得不得了,想回京,又想快点打败李嘉和李瑄。

按计划,李瑄或德妃应该有一人已经没了,这个罪当由李嘉来顶。

他在青州不知为什么宫中迟迟没有消息。

桂忠与他约定,有事送信,无事不会白白费劲递消息。

宫中凤姑姑没动静,桂忠没消息。

连放在李嘉身边的愫惜也只给了简单信息,说是,“时机已快到了。”

李仁像热锅上的蚂蚁。

好在徐棠一死,李嘉消停了些。

赈灾案审得了草马虎,让李仁心安些许。

事情虽进展得慢,照这个速度,也能推进下去。

但李仁一个命令,彻底打乱了计划。

他留在暹罗的手下发现李嘉也派人过去查案。

此人是李嘉的奶兄,名阿良。

自小随李嘉学武,本来只是陪伴,不曾想这个奶哥哥是个学武的奇才。

李嘉最信任的护卫就是自己的奶兄,对他的感情远超真正的皇兄。

这次死的是徐棠,李嘉才舍得派了最得力最信任的奶兄去查。

李仁手下已完成任务,其实不必管他,叫他查去,异国他乡,又是别人的内政,极难查清。

可李仁做事向来不爱留尾巴,他这种走一步看五步的人,怎么能忍受有人背地调查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思索许久,还是决定杀掉李嘉这个奶兄。

永绝后患。

而此时绾月伤愈,一直自责没能完成任务,给李仁后续带来许多麻烦。

李仁便叫绾月和那个高手合围李嘉的奶兄。

不管用什么方法,定要取他性命。

……

这日李嘉又在大理寺磨功夫。

那些官员已与李嘉混熟,知道他只是个散漫又贪图享受的怠懒皇子。

平时并不要底下的官们敬他、怕他。

李嘉请来个高明师爷,写了结案折子。

处置几个买官又勾结老十四的。

同时也处罚站队自家的几个官员。

结案折子洋洋洒洒一大篇,写得漂亮,实质却空洞,只是说得过去。

连李嘉这样的人都发觉父皇近日的心思没在政务上。

这样的折子,定能糊弄过去。

这些官们最少能保住性命。

至于官位,各回各家,寻自己的主子去,回头还能换个别的官位继续。

灾情过去没多久,其中所经历的种种在李嘉心里已经淡得如掉入水中的水墨画。

洇过水,什么也瞧不清了。

就在结案这天,李嘉手下匆匆跑到大理寺,杀鸡抹脖子地向着李嘉比划。

李嘉走出堂外,问家里来的仆人道,“什么急事?”

“爷派到南边的人回来了,说是出了大事,请爷马上立刻回家去。”

李嘉散了众人,快马加鞭回王府。

绮眉迎在门口,这几乎是从未发生过的。

除了来了命妇,内眷按礼不到外三院来。

绮眉脸上又是难过,又是焦躁,李嘉从马上跳下,她马上拉着李嘉手臂向内走,边走边说,“夫君你镇静些,妾身有坏消息必须告诉你。”

李嘉一颗心几乎跳出胸膛,他以为是查到徐棠死因,急着问,“可是连翘死得冤枉?”

绮眉停下,转向李嘉,他看到她眼中噙泪,低沉而缓慢地说,“你的奶兄阿良,死在暹罗。”

来人报丧时,愫惜也在,听到这个消息,她便知晓,可以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