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未成之局(1/1)

徐棠之死,凤药不知内情。

李仁很满意这次自己的手段。

徐棠看起来死得太合理。

这个女人的嚣张,引出如此结局,不要太自然。

他不是孩子了,没必要事无巨细都告诉给凤姑姑。

凤药为徐棠伤心不已。

她并不知徐棠在暹罗的作为,留在记忆中的徐棠仍是那个鲜活明媚,一心向往冒险的女子。

不当值时,她回宫外玉郎留下的老宅。

玉郎在京城水灾最忙乱时混在灾民中,潜回老宅。

两人煮茶聊天,宛若一对普通夫妇。

生活恬静安然,岁月静好。

凤药将徐棠的死告诉给玉郎,从头到尾把她知道的事都讲了一遍。

包括如意顶替公主出嫁,被徐棠取代。

玉郎靠在躺椅上,满头黑发瀑布般倾泻胸前,闭目倾听。

一只手上拿着折扇,露出的半脸依旧俊美。

听罢妻子之言,他一折折打开扇子,缓言道,“我以为,徐棠不是死于政变。”

凤药一愣。

“她是死于,有人刻意挑起的宫变。”

他又重复道,“有人。”

凤药领悟丈夫的意思,要是暹罗人挑起的,算不得“有人刻意”挑起。

人家自己的宫廷,自己的政务,赶走改变自家王朝的外来人,这理由很正当。

那“有人刻意”为之,显然不是那边的人,而是这边人。

她其实只是一愣神便想通,问夫君,“你说的有人,可是指他?”

凤药伸出一只手,比了个“五”?

“说这些做什么呢?风吹得这般凉爽,我的妻子美如月神下凡,夫君没心情理会这些打打杀杀的事。”

“此时此刻,这世间最大的事,莫过于陪着我的妻子赏月。”

他伸过手,张开怀抱,让凤药躺在自己身边。

他的手臂依旧坚实,将她揽在怀中,淡淡的松木树脂气息将她环绕,一如从前。

但再也不是从前了。

“我是坏女人。”凤药叹息一声。

“这世间谁又是干净的?你若说自己坏,夫君该当就死。”

他总爱用左手抱着她。

凤药问,“怎么从不见你用右手抱我?”

玉郎举起骨节分明的右手,“这只手杀人无数,徒手掐断过人的脖颈,血腥气深入指骨。它不配抱着你。”

凤药“哼”了一声,伸过自己的右手与他十指相扣。

两人就这样躺在树影与月光下,悠然睡去。

……

第二日,凤药到登仙台为皇上送丹药。

他依旧保持服食丹药的习惯,只不过送药之人变成凤药。

凤药掰开一小半自己和水服下。

登仙台二楼殿堂开阔,窗子大开,凉爽的秋风从窗口吹进。

她耳中听到一声鸟啼,起身倒茶,递给皇上,言道,“十四爷关了许久,念在沈大人已亡故的份上,皇上是否考虑放他出来?”

皇上用茶送服丹药,问她,“什么茶?不是平时的味道?”

“德娘娘送给臣女,臣女喝着很好,分一部分给万岁尝尝。”

“是民脂民膏的味儿?”

凤药轻笑一声,“他贪的是万岁的银子,并非直接搜刮百姓。”

“万岁气的是贪贿之风,并非气沈某一人吧。若大家都不收,他送给谁去?”

“德妃也认了错,十四爷总归是万岁最疼的儿子,万岁惩罚过就算了吧。”

皇上瞟凤药一眼,“谁说朕最疼老十四?”

“皇上心软,疼怜最弱的孩子,现在这孩子等于没了外祖,只有个母亲了。”

“皇上在十四爷禁足时,亲自探望,这是哪个皇子都没有过的待遇。”

“……”

两人沉默,一样沉默的还在门外站着的李嘉。

“十四爷孝顺,哭了几次,说自己有不查之罪。他受什么责罚都应当,但求万岁莫再生气当心身体。”

“说实话,要求一个孩子提防外头大人们打着他的名义为非作歹,着实太难为他。”

凤药声音低下去,她真心认为老十四可怜。

生在宫的孩子,都是筹码。

“你既如此笃定朕的心意,就放他们出来吧,关的也够久了。”

“沈家……还在治丧吧?”

门外突然传来一声——“给六爷请安,您怎么不进去说话?”

桂公公端着炖品,笑着同李嘉打招呼——皇上日日要进补人参乌鸡鸽子汤。

李嘉有些尴尬,迈步进内,请过安后说道,“儿臣来瞧瞧父皇,顺道回一声案子的进展。”

他神色郁郁,案中涉扯许多官员,要么是与曹家有关联,要么是与沈大人相关,也就是站老十四的。

只有李仁摘的干净。

他早就怀疑这册子有问题,但审出来的官都不干净,的确都有贪腐之罪。

李仁精明,把与自己相关的官员摘出去,余下的交给李嘉。

沈大人已死,无从对证册子中的内容。

他又不能空着手回来,死了个沈某,还没查出一点线索,他交代不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册子他也不敢丢掉。五哥做事一环扣一环。

他很郁闷自己搅到这趟浑水中。

怎么处理这些官?尤其是他或曹家的“党羽”?

是的,朝中自皇上上次肃清行动后,很快又结成新党派。

曹二郎递话过来,让李嘉关照些,别照死里整这些小官。

特别是不少官员在任时,既能干又清廉,简直是讽刺,他们不搜刮鱼肉百姓,但收贿。

李嘉左右为难,想和父皇说说心里话。

不想听到了父皇的“私房话”。

凤药起身告退,方才皇上准允放出德妃与老十四,她去传旨。

等李嘉离开,桂公公奉上汤品,无心提道,“六王爷方才看着不大高兴啊。”

皇上低头饮汤,似是没听到。

李嘉因在南边赈灾的差事办砸了,但案子是他接手的,所以回京继续审。

他审了案子才知道主审官有多难。

许多小官家口求到京城来,要走曹家的门路。

曹二郎也难做,几次告诉李嘉下手莫要太狠。

若对这些官员留情,那其他站队十四爷的官员他怎么处理?

也留情?还是下狠手?

他不知怎么做,就先从轻处理站队曹家的官员,其余先审着。

这只是给自己留些思考的时间。

但宫中谣言四起,说李嘉对十四爷不满,看他审案就知道,但凡十四那边的人,都要重处。

李嘉冤枉,老十四在他眼里还是个孩子。

接着,宫里又传说皇上还是属意老十四,因他老实又无外戚干政之嫌。

比起李嘉,老十四的确更像个皇帝喜欢的合格的继承者。

他本分、孝顺、乖巧,而且没有母家可以依靠。

这日,京中突然起了大风,刮得天地一片昏黄。

皇帝心绪不安,便叫凤药来陪。

与此同时,御膳房里送了山药粥与四色菜到德妃那里。

德妃自己的厨房又加了两道菜,十四爷去给母亲请安,因为天气被留在未央宫用膳。

山药粥是德妃前几日胃气不好,一连几天要求膳房准备的。

还备了些姜糖,加到粥中暖胃。

用膳时,才盛出的粥,散发着甜香,十四爷从书房出来,又饿又渴,食欲大开。

那碗粥就被端到十四爷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