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人心之变(1/1)

绮春一直对她睁只眼闭只眼,要求并不严苛,她万万没想到是主母下的手。

能起来床时,李仁便道,“若没什么事,早晚定省还是去吧。雪蓉和青竹都瞧着你呢。”

“满京城里不能叫人家说咱们王府没规矩。”

绾月听“规矩”这两个字都听倦了。

没表情点点头。

这一病,她瘦了许多,走到小小的校场,拿起自己常使的枪都觉得砸手。

不管她多么不情愿,一身功夫离她越来越远。

刚成亲时,还时不时控制不住自己想到徐从溪。

这次病愈,从溪遥远得像上一世的人。

请过安回了自己院子,不多时嬷嬷过来问她要腰牌。

她知道自己就算打嬷嬷一顿,这牌子也得交出来。

这件事在发生前,就有人定下了。

王妃与侧妃只差别一个字,天差地别。

她不了解京城的人事,所以犯了这么大的错。

要么当初就要做王妃,要么不嫁。

她现在深陷泥潭,要怎么自救?

现在别说查李仁背叛之事,她连自保都做不到。

……

李仁下朝回来,喜气洋洋,直奔正堂,一见绮春就问,“你背着我做的好事。”

绮喜笑而不答,“父皇今天封我为亲王了。”

“多亏国公府背后支持。”

“只有这个?”绮春问,“皇上没提别的?”

李仁扬头想了想,这次封王没半点预兆,来得突然,他想了半天茫然地摇了摇头。

“只读了圣旨,就开始议政了。”

绮春笑着拉起他的手放在自己肚子上,“夫君,国公府上折子也不能没来由啊?”

李仁愣了下神,不可思议问她,“你有喜了?”

他高兴地一把将绮春抱起,原地转了几圈,“你真是个完美妻子。”

两人都正高兴,听到一个淡漠女声,“恭喜王爷王妃,双喜临门。”

李仁回头却见绾月站在站外,脸色白得有些透明。

唇上也无半分血色,虽然披着新的皮毛大氅,明显比从前削瘦许多。

李仁连忙道,“快进屋,外头雪还没化,那么冷,你自己不多注意身体怎么行?”

“月妹妹,快进来。”

“嬷嬷,拿姜汤来给妹妹。”绮春一脸春色指挥着。

绾月站在房中行个礼,“妹妹过来为两件事,一是身子没有完全恢复,早起请安实在做不到,请王妃准我告假,二请王爷准许,妾身想入宫看望凤姑姑,在她那里住两天。”

绮春道,“妹妹这一病记性都不好了,凤姑姑如今都住在外头,太忙时才会偶尔宿在落月阁。”

绾月脸上那种失望与无助,茫然和空洞,连绮春也有些不忍心看。

李仁上前扶着她,一握到她的手便责怪,“合欢怎么回事?连个手炉也没给你备?”

“走吧,我扶你回院里去,有什么事我会帮你协调,现在你出门也不方便。”

他回头和绮春打声招呼,扶绾月离开正堂。

刚出门就听绾月声音带着委屈和哽咽,“我在京城没有娘家,唯一可以去的只有凤姑姑那儿,这也不行吗?”

绮春慢悠悠坐下来,手抚上肚子,她现在谁也不惧。

惩罚绾月也不为她争了李仁的宠,治宅如治国,最要紧的是制衡。

……

青竹有样学样,不久便与李仁行了周公之礼。

如此后院三个妾室才像样子。

李仁半夜溜到绾月房里陪她的情况也少了许多。

而且他没时间总把一腔心思都放在绾月身上。

他早把贡山的经历抛之脑后,迈上新的生活之路。

纵使他那么恋着绾月,也没发现,从前的图雅,早死在贡山一战。

现在的绾月只余躯壳。

……

李仁想要宫禁防护权。

他想把归山的权力收到自己手中。

这件事放他心中很久了,一直在寻找机会。

在宫中当差久了,李仁发现自己的父皇已不是从前的父皇。

他醉心于丹道之术,追求长生不老。

除了他们四个长年的儿子,只余李嘉和李仁。

现在十三弟没了,十四弟十岁,还有四个太过幼小的皇子。

皇上不再爱往后宫中来,偶尔来也只是瞧瞧几个入宫早的妃子。

新入宫的妃嫔想留住皇上就得各显身手。

后宫争斗不但没停息,反而因为皇上不到后宫争得更激烈。

皇上厌烦这些琐碎事务,索性住在登仙台。

李仁少不得听明玉唠叨这些事。

他虽不大与皇上单独相处,却听了不少皇上对妃嫔所为。

不得不说,随着年纪渐长,皇上越发刚愎自用,脾气也越来越暴躁。

太医那边的御诊录显示皇上身体渐弱,想是这个刚强一生的帝王难以接受自己正在逐渐衰老的事实。

目前谁提立储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这对李仁是件好事,反正皇上立谁也不会立他。

只是归山为官,尽职尽责,着实是个好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想把归山从中央五路军统领的位置上搞下去,绝非易事。

虽然还没有机会,李仁深谙一个道理,只要盯死对手,机会早晚会有。

他将目光放到自己的皇姑身上,也许从姑姑身上,更好找到错处。

归山能有今天,依托的是姑姑的身份和以前的从龙之功。

姑姑若有错处,归大人定然不能再接管这么重要的差事。

……

凤药推行政令提高女性地位,很是成功。

民间也并没有像某些大臣预料的那样因为“乱了纲常”“女人骑在男人头上”而变坏变乱。

各地方官的奏折上多是夸赞这些政令让市井间变得更有活力。

女子能当差赚钱,在家更受尊重,家中生活也得到改善。

男子不敢再把女人当成物件随意欺辱,连杀女婴的情况也得到巨大缓解。

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功德。

下一步,凤姑姑想要选拔出色的皇室女子,入宫参政。

她很直接,不是管理后宫,而是直接参政。

她敢于提出这样的建议,因为她自认为在朝中有个好伙伴——李珺。

从凤药当上千书令后,长公主如愿也进入朝堂。

凤药职责偏文书工作。

长公主不喜欢整日伏案写字,她向皇上上书,做了内朝参议。

与内阁大学士一起对国家政令进行讨论,推出利国利民的策略。

她做得很好,有独到而富有远见的目光,做事毫不拖泥带水,一年后加宗正寺令。

专管皇家宗族事务。

负责皇家和宗室成员的品行考核、爵位承袭审查。

对宗室成员干政、触犯律法向皇帝上奏,并提出处理建议。

对政策进行评估,是否有损皇家利益与尊严,并有建议权。

……

凤药一直认为两人是伙伴。

这天她上了两个条陈。

一是希望更多女子走入朝堂,宗亲女子是离皇宫最近,也是最了解宫中规则的人。

只要从官学出来,便可担任合适职位。

可以说对宗室女子非常优先照顾,毕竟不必和普通人家女子一样与男子竞争科举考试。

二是市井女子,出色者通过入学考试,可入女子官学,同男子一样科举。

有利于培养国家有用之人,也给普通女子开通一条上行之路。

她以为这样的政令,定然先得到李珺的支持。

然而在朝堂上,李珺当场反对,言辞十分激烈。

带着一种出乎凤药预料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