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李岩论官府(下)(1/1)

这胥吏与衙门里的官员不同,地方上的老百姓除了城里的居民能够经常见到衙门里的县官依仗出巡之外,那乡下的百姓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回。

如果地方上安定无事的话,那这乡下的老百姓可能几年都见不到一回衙门里的官员。

但这胥吏不管是动荡时期还是太平时期,那可是经常跟平头百姓打交道的,也正是因为打交道比较多,这老百姓基本上都对这帮胥吏没有好感甚至是仇恨。

这老百姓到衙门里面去办事那衙门的胥吏索要好处费,衙门的胥吏下乡征税经常联合地方豪强一道盘剥百姓,敢有反抗的话那就被胥吏抓进衙门里打,当场被胥吏打死的那都不在少数。

而这铁营乃至全体义军队伍从高层到基层在造反前几乎都是普通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受到过衙门里官吏的迫害,对于胥吏这个群体甚至比衙门的官员还有仇视。

毕竟虽然这罪魁祸首是那衙门里的官员,但直接对他们进行迫害的是衙门的胥吏,所以这大多数想不明白这个道理的底层人其仇视的对象主要是这帮胥吏。

所以这义军破城抓住那衙门里的官员之后,如果官声好的会进行劝降甚至还会不杀直接放掉,但是只要抓住胥吏不问缘由直接就是一刀剁了!

因为这帮人那就没有不做恶的不干坏事的,在那个群体里面好人根本就生存不了,能够在里面待下去那都是一些坏种。

这王小靖他家是马户,他爹就是因为官府的胥吏催促上缴马价银交不上去,最后实在是拿不出来硬是被逼的上吊自杀。

所以这王小靖那对胥吏这个群体是有着刻骨铭心的深仇大恨,但凡落到王小靖手里的胥吏,那最后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下场极其凄惨。

...

那李岩对于王小靖如此仇视胥吏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他自己沦落到做反贼那也是被胥吏催缴赋税给逼上梁山的。

但这李岩到底是官绅子弟,他非常清楚这个罪魁祸首是那衙门里的官员,胥吏不过是衙门里的官员和地方豪强手中的工具。

于是这李岩便笑着对那王小靖说道:“王千总切莫激动,在下刚才劝大帅不要把这胥吏当敌人对待,也并非是为那帮胥吏说话,在下自己也是被胥吏给逼的做贼,岂能去为他们张目?!”

那王小靖听到李岩这话之后冷哼了一声脸色也稍微缓和了一点。

紧接着这李岩看向王铁继续说道:“大帅,适才小靖兄弟所说这胥吏可以咱们自己培养,这话说的倒也没有错。”

“毕竟这钱谷、刑名、文牍、建筑、匠作、农桑、水利等等一些官府政务,学习起来远比考科举要简单的多,招揽一批粗通文墨之人教上个两三年也基本上可以勉强上任办事。”

说到这里这李岩话锋一转看向那王铁继续说道:“但大帅想过一个问题没有,您打下一两个县可以把县里的胥吏全部都给换了再招一批人,但大帅打下一两个府甚至是一两个省,难道大帅还能把他们全换了不成?!”

“这一县的胥吏少则一两百人多则甚至上千人,再往上的省府两级的衙门则是更多,大帅您要是把一府一省的胥吏全给他换了,您上哪里去找那么多人来顶上去?!”

“这胥吏是可以培养,可您又上哪去找那么多粗通文墨之人进行培养?!”

“再说这读书人向来鄙视胥吏之流,宁愿在乡下教书那都不愿意到衙门里当胥吏,您即使找到这么多读书人,可他们也未必愿意干啊!您总不能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逼他们去衙门里当胥吏吧?!”

李岩这一番话说的那也是有理有据,王铁和李子建听了之后那也是只能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就连对胥吏极端仇视的王小靖那也没有话说。

在唐代以前虽然有官吏之别,但是这两个群体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朗,吏员干的好的提拔当官的不在少数,其社会地位并不是很低。

但在唐代之后官吏分野,胥吏被禁止科举断绝了上升通道,所以胥吏这个群体被打成了贱籍,在政治地位上甚至比种田的老农还低。

所以这后世之人看史书往往看到的只有官员而忽略了胥吏这个群体,以至于有的人甚至认为衙门里的编制就只有那几个官员。

就拿那县衙门来说,那有正式编制的三班衙役六房书吏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却有很多没有编制的帮办和帮闲,如果到了那催缴赋税的时间,这衙门里的帮办和帮闲只会是更多。

也正是因为衙门里面有了这么多人办事,所以这朝廷的政令才会贯彻的执行下去。

当然,这肯定也是选择性的执行,对于官员有利那肯定是会贯彻执行,比如说这加派钱粮,但如果没有好处那也就不了了之,比如说赈济灾民。

所以如果按照王小靖所说的那样将衙门里的胥吏全部给突突了,那根本就不太现实,除非是铁营不当坐寇专门流寇也就无所谓了。

但王铁毕竟是有志于竞争天下之人,那肯定不会甘于当一个没有根基的流寇。

于是只见那王铁起身对李岩抱拳行礼语气诚恳的说道:“今天听先生一席话,比我读的九年书都多啊!王某受教了!”

那在王铁身旁的李子建听到这王铁的话的之后嘴角抽搐了一阵,李子建心想这王大帅那是真不要脸,造反十年看了九年的春宫图硬是说自己读了九年的书!

那李岩见王铁起身对他行礼也不敢托大,于是赶忙起身对王铁躬身拱手还礼道:“大帅客气了,属下为大帅谋士自当为大帅建言献策尽犬马之劳!”

“哈哈哈!先生请坐!”紧接着王铁摆手示意那李岩坐下说话。

这两人坐下之后,那李岩便继续对王铁说道:“大帅,这属下刚才也已经将缘由给讲明白了,所以属下还请大帅尽早下达有关军令约束营中弟兄。”

“日后但凡捕获衙门中的胥吏,只要不是那种民怨极大不杀不足以正人心的恶吏,能够裹挟的一块走就裹挟走,不能裹挟走也不要为难,毕竟咱们以后打回了还得需要这帮人。”

王铁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先生说的是,是该这么办!”

随后王铁回头便对那杨雄说道:“去给徐祖光那小子说一声,让他按照李先生的意思起草一份有关军令,发到把总一级的军官手中,不认识的字的派人去念给他们听!”

“等以后有时间了,老子给他们开一个大会,把这个道理给他们讲清楚,以后不要再动不动打杀衙门里的胥吏!”

“遵命!”杨雄得令之后便离开王铁的房间,去找那住在王铁附近不远的徐祖光去传达命令。

...

等这杨雄走后不久,那李子建便一脸疑虑的看向李岩问道:“威明兄,本营今年在东出潼关南下江北之后,也曾经一度改弦更张礼遇地方官绅豪强不再动不动对其打杀,也不怎么抢掠他们的家产。”

“这最后这地方上的官绅豪强没一个领咱们的情,一个个还是把咱们当做敌人来看待,那您说咱们如今又善待这帮衙门里的胥吏会不会也重蹈覆辙?!”

李岩听到李子建这话后立刻便摆手笑着对李子建说道:“子健兄多虑了,那地方上的官绅豪强是官绅豪强,衙门里的胥吏是胥吏,虽然这两拨人之间纠缠不清,但是并非是一路人!”

“咱们如果善待他们,这帮人绝对不会如同那官绅豪强一般不领情!”

“哦?!这是怎么个话说的?!”一旁的王铁好奇的对李岩问道。

这在铁营中不管是王铁他们这些没文化的人,还是赵胜、梁明伦他们都认为这地方豪强和衙门里的胥吏是一体的,所以铁营过去的一些政策也是把他们看做一个群体对待。

这赵胜、梁明伦他们虽然是读书人,但毕竟没有接触过官府且本身也处于底层,不知道这地方豪强与衙门里的胥吏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往往只看表面上这两拨人勾结在一起盘剥欺压百姓就把他们当一类人看待。

而这李岩家里本身就是地方豪强且还跟着他爹当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衙内,所以这李岩非常清楚这两个群体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

紧接着这李岩便对王铁开始解释道。

“虽然这群胥吏伙同地方豪强一道盘剥百姓,但这中饱私囊的大头那都是地方豪强拿了,十成收入里面能拿一成就算不错了。”

“而这一成的收入还得拿去给衙门里的堂上官佐贰官以及班房里的管事上供,真正落到普通胥吏手里的也没多少,他们的日子过的比普通百姓也强不了太多。”

“也正是因为这群胥吏大多数并非富裕之人,所以这帮胥吏就指望这些给官府干活过日子,离了衙门他们根本就没有生存的本领,只要咱们占了官府,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跟咱们干。”

“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一点。”

“地方官绅豪强不敢从贼那是怕咱们义军打不过官军,等官军杀回来之后把他们当反贼给办了,将他们那万贯家财全给充公。”

“因为这大明朝不缺想要当官绅豪强的人,只要这些豪强敢谋反,朝廷灭了他们之后可以迅速的再扶持一批上来代替他们。”

“但胥吏就不一样了,因为这衙门需要他们这群胥吏来运转,官军即使打回来了也不会对他们大开杀戒,最多也就是挑一两个领头的砍了以示惩戒,要是全给杀了,这衙门还要不要开了?!”

“所以在这帮胥吏看来,只要能给他们一碗饭吃,他们给谁当差也都是当差,哪怕是做贼在他们看来也并非是不能接受,反正这官军打回来了还得接着用他们。”

“就像是咱们现在一样,咱们哪怕跟这帮胥吏有再大的仇恨,可也依旧需要用到他们!”

“所以大帅尽管放心大胆的去用这帮胥吏,在官军打回来之前,他们绝对会好好的为贼寇干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