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中原形势突变(1/1)

这杞县以西不到一百里地那就是河南的省会开封府城,当铁营从归德府的雎州突然杀到杞县之后,吓的那河南巡抚陈必谦赶紧关闭城门以防铁贼混入城中偷袭。

而当卢老爷得知铁贼从归德府杀入开封府杞县之后,便立刻督促左良玉出兵前去镇压铁贼,因为这铁贼又到了左大帅的防区里面。

左大帅见这铁贼又窜回来了,那肯定是要对这铁贼重拳出击把这铁贼给从他的防区赶出去,于是这左大帅领着手下的部队捎着卢老爷一道杀向杞县去截击铁贼。

但这铁贼的跑路速度远超左大帅与卢老爷想象,当左大帅从许州杀到通许县的时候,铁贼已经从杞县窜到了西边两百五十多里外的郑州。

于是这左大帅又追着铁贼的屁股后面咬到郑州去,等左大帅到了郑州之后,这铁贼已经窜到了归属洛阳府管辖的登封县境内。

这铁贼一到登封县境内,左大帅就像是被施了某种法术一样,立刻收兵停止追击,因为这洛阳府境内是援剿总兵洛阳副将朱三才的防区,跟左大帅已经没有关系了。

至于为什么左大帅没有像在太康县那样一路追击到友军陈永德的归德防区去,主要是因为这登封县已经是豫西山区了,而归德府的鹿邑县则是一片平原。

在平原地区追击贼寇被伏击的几率几乎为零,但进入这山区内变数实在是太多,所以左大帅为了避免重蹈曹文诏的覆辙也就没有继续追击。

不过此时左大帅也顾不得去追击那窜入豫西山区的铁贼了,因为那回贼马守应、闯贼刘国能领着十几拨将近二十万的贼寇。

被淮扬巡抚朱大典领兵从南直隶的徐州、宿州一带撵到归德府境内,随即这大股溃贼转入到左大帅的防区豫中地区。

这淮扬巡抚朱大典把这群溃贼赶到河南境内之后,便以要防守凤阳祖陵为由领淮扬镇兵返回了凤阳,没有参与中原围剿行动。

不过跟着朱大典一块追击贼寇的的原左大帅麾下的金声桓、王允成,还有归属于河南巡抚陈必谦所辖的罗岱部则是进入中原腹地继续剿贼。

所以这左良玉麾下对付这帮溃贼的兵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

这马守应、刘国能还有铁营的刘体纯在抵达归德府之后便一起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最后大伙们一致决定就地散伙分开跑路,以后等有机会再聚到一块接着闹腾。

由于李子建在归德府、开封府境内留下了不少的细作,这些细作在得知刘体纯抵达归德府之后便找上了他,并指引刘体纯沿着铁营总部的路线进行转移。

于是这刘体纯便领着前协的弟兄沿着铁营转进豫西山区的路线一路窜往洛阳府的登封县。

这刘体纯往洛阳府的境内跑,马守应等部义军则从归德府一路往西南方向,经太康县、西华县、郾城县转入到南阳府境内,其最终目的地则是与陕西交界的内乡、淅川山区,准备从这里回陕西发展。

刘国能等部义军则是往正南方向经归德府的鹿邑县、开封府的沈丘县、项城县转入到汝宁府境内,其最终目的地则是与湖广交界处的桐柏山区内的桐柏县附近。

然后翻越桐柏山取道湖广走陕南回陕西。

这卢老爷和陈必谦还有左良玉面对这大股溃贼从淮扬转入中原,自然也不可能开了天眼知道他们往几个地方去,所以官军那也只能被动的围追堵截。

在这中原围剿的过程中,这左大帅面对这些江北溃贼就像是开了无双一样的乱杀。

诸如什么“一字王”、“闯天王”“撞天王”、“草上飞”、“上天虎”、“九条龙”、“薛仁贵”等等实力还不错的义军队伍被左大帅给剿灭和收降。

这其中有很多义军队伍那都是在陕西造反,一路跟着大部队进入山西转战中原存活到现在的老部队,但都折在左大帅的手上。

当然,这也不是左大帅一个人的功劳,这河南总兵祖大乐、援剿总兵汤九州还有那卢老爷的督标副将杨世恩都是出了力的。

不过他们这些人剿灭招降的贼寇加一块也没有左大帅及其麾下将校的战绩高。

这称左大帅是中原地区的定海神针那是一点也夸张,这也是为什么左大帅敢如此的嚣张跟卢老爷硬顶的底气所在。

这要是没了左大帅,马守应、刘国能带着这十几营贼寇不得把中原地区给闹翻天才怪,正是因为有了左大帅镇着,包括铁贼在内的所有贼寇全部都绕道走不敢在左大帅的防区内撒野。

...

这四月份官军在中原地区围剿回闯诸贼的时候,王铁在豫西山区的登封县附近干嘛呢?!

这自打回闯诸贼窜入中原之后,卢老爷便与河南巡抚陈必谦商量了一下,这中原地区由卢老爷负责,那在豫西山区的铁贼则是由陈必谦负责。

于是这陈必谦便从开封移驻往洛阳,督促洛阳本地的驻军援剿总兵洛阳副将朱才部、援剿总兵原开封副将周尔敬部、陕州游击陈治邦部、汝州守备周维镛部以及从被朝廷从山西调往河南剿贼的援剿总兵、平阳副将王进忠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要说如今大明朝的总兵头衔已经快成批发的了,只要是职级达到了副将的那基本上都会授予剿贼总兵的头衔,基本上快成了人人有总兵当。

这三总兵一游击一守备麾下的营兵加上家丁总共差不多有个一万两千人左右,对付铁营总部那几千兵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这豫西山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难行,莫说是这区区一万多兵马,就算是再加上一万兵马那也奈何不得躲在山中的铁贼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那嵩山一带活跃本地地头蛇土寇李际遇是支持铁营的,不仅派人为铁营充当向导带路充当耳目提供情报,而且还发动山中的寨民给在山中的铁贼输送粮草。

当然,这粮草铁营是给了银子的,但这李际遇能冒着这个风险给铁营输送粮草,足以说明这李际遇还是认可王铁这个义军盟主的。

这个时候那就体现出来了王铁这个盟主虚衔,以及王铁平时在外面欺世盗名博取的一个忠厚长者形象的重要性。

王铁要不是这去年在郑州经过几省反贼会盟推出了当这个盟主的话,那这李际遇说不定鸟都不鸟王铁。

既然当初李际遇等一帮豫西山区的土寇承认了王铁这个盟主,那王铁如今落难窜到这山里,这山里的土寇自然是有那个义务来拉大哥一把。

当然, 最主要还是王铁在外面的名声好,没有像图图哥那样人嫌狗厌走到哪里祸害到哪里,所以这豫西山区的土寇寨民愿意接纳铁营。

铁营在进入豫西山区后那基本上做到了秋毫无犯这四个字,没有到山中的土寨中去抢劫寨民,即使有个别不长眼的土寇袭击铁营,王铁也没有仗着武力强大报复回去。

当然,这倒也不是王铁以及铁营的那些军官们脾气好,而是这山中的大小土寇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铁营屠一两个不长眼的山寨很有可能得罪一片的山头。

如今这形势比人强,外有官军进剿在内自然是不能得罪这些地头蛇,所以王铁他们为了避免惹怒这山中的土寇,免得那些不长眼的土匪也只能是暂时先忍着。

...

再来看看大别山这边王经纬他们的情况。

这周兵、杨雄、孔有德等部从霍丘渡河受阻转入到商城一带的大别山区后没两天就碰到了北上的王经纬部,这两路铁营别部会师之后,这最高指挥权就按照江湖规矩由二当家王经纬来统领。

王铁这个最高统帅尚且都难以节制这各大军头,那就更别提这威望远不如王铁的二当家王经纬了。

所以这两拨人马在商城县会师之后,别的什么都没有干,就专门在一块搞内斗。

当然,这内斗的主题并不是争权夺利,而是对转进路线的争议,这王经纬认为应该暂时蛰伏在大别山区中等这阵风头过了,再出山去豫西山区找王大帅汇合。

而周兵则是坚持认为应当按照滁州会议的部署,立即向豫西山区进发去找总部会师。

杨英跟孔有德两人对于这二当家和三当家的争论则是没有掺和进去,但也正是因为他们两没有表态支持那一方,所以就导致这个决定迟迟做不出来,以至于部队长时间滞留在商城县山区内没有行动。

等到王铁从沈丘发来命他从信阳转入南阳再北上豫西的山区的军令后,那卢老爷布置专门针对王经纬他们的四路围剿计划已经启动了。

面对这突然杀入山中有向导带路有土寇配合的刘良佐、牟文绶部,王经纬他们招架不住也只能从商城县山区往南部的霍山县一带转移。

之所以不往北边跑,是因为王经纬他们打探到关宁军祖宽部就在他们北面的光州。

其实这以王经纬他们的实力完全可以打败这进山搜剿的刘良佐和牟文绶部,即使他们有向导和配合官军作战的土寇也一样不行,因为铁营这边也有向导以及与山中土寇交好的队伍。

但最终还是因为内斗导致人心不齐军心不稳,所以面对刘良佐和牟文绶的进剿只能是往大山深处窜。

这大别山西边有牟文绶、刘良佐,北面有关宁军的祖宽,所以这王经纬那也只能领着弟兄们准备往东出蕲、黄一带转入湖广,再从湖广转入河南进入豫西山区。

可这卢老爷也给算到了,卢老爷部署在蕲黄一带李重镇、雷时声部以及本地驻军卢镇国、苗有才等部官军遏制住了铁营东出湖广的道路。

这西边的路不通,王经纬他们便合击往南出潜山、桐城往西转入江北,利用铁营的机动优势甩开堵截的追兵转入河南。

但这应天巡抚张国为亲自抵达桐城坐镇,领着手下抚标两营外加应天总兵许自强部还有江北的主力杜弘域部前来堵截,所以这堵的王经纬只能又退回到山里去。

好在这四面围堵的官军也不敢深入山区进行围剿,再加上那在山中还有贺一龙、慧登相、马进忠他们几个分担压力,所以虽然这王经纬部被堵在山里,但也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

既然这在山里出不去,那王经纬自然是要给王铁上报解释不能出山去会师的原因,以免这王铁怀疑他滞留在大别山不出去是想要抢班夺权另立中枢搞分裂。

这跟着王经纬的汇报一块送到王铁那里的,还有跟着王经纬一块行动的张应昌这段时间关于大别山区各个方面的调查报告。

张应昌的这份调查报告送到王铁那里去了之后,那也彻底的改变了铁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