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池河镇(1/1)
这池河镇的名字因池河而得名,即能以河名为镇名那这地方自然是一个军事要地,从定远到滁州的官道就从这池河镇的太平桥过,这条官道即是后世的328国道。
虽然这池河上有大大小小很多石拱桥和木桥以及浮桥,但是能够供大军快速通行的桥梁仅池河镇的太平桥。
这太平桥是洪武年间所修建的,桥梁的长度大概有个一百五十米左右,桥身的宽度有将近十米,比官道的宽度还要宽。
这种桥梁工程放在后世那是不值一提的,可放在几百年前的明代修建这么长这么宽的一座石拱桥那可是要点技术和人力物力的。
池河镇能成为军事重镇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沟通池河两岸的太平桥。
池河镇的面积囊括了池河的东西两岸,两岸皆筑有城寨,且还是按照军事堡垒的建筑标准来修建的,不过由于这一两百年来江北地区太平无事,所以这明初之时的军事堡垒早就已经因为年久失修而残破不堪。
这南京京营之一的池河营,其前身就是驻防池河镇的一支营兵部队,在永乐年间明太宗北迁将南京精锐悉数带到了北京。
朝廷为了填补南京的兵力空缺,就将江北的各府州县的部队调发至南京戍卫,当时的池河营只是一支普通的营兵部队。
但随着后来很多的南京京营被裁撤,这池河营也就兼并了不少其他的京营部队,到最后这池河营居然成为南京仅剩的两支京营部队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池河营的军号,不像那南北两京的京营部队那样多用“神机”、“神枢”、“勇卫”这样的美号,而是用的地名。
...
池河镇。
这金声桓大军通过太平桥之后并没有进入池河镇中,而是将部队开进到池河镇的城东,因为这马慧姚三营已经在池河镇以东五里处官道附近的耿庄集结。
在这池河镇外有一座凉亭,此时这金声桓部的大军就以这凉亭为中心的官道两边歇息,但这金声桓部的官兵都没有卸甲,全都是穿着盔甲随时准备出击。
在这凉亭里面,那金声桓和罗岱两人穿着一身刷着黑油漆的扎甲没有戴头盔坐在那凉亭的石凳上面商议着军情。
此时只见那金声桓手里拿着竹筒一边喝着水,一边看着那东边官道冷笑一声对那罗岱说道:“罗兄,我部探马来报,贺一龙那家伙已经领着手下贼兵翻过黄埔山在往池河镇来的路上。”
“如今这张一川已经领着手下贼兵窜了,马进忠、慧登相、姚三才都不足为惧,也就这贺一龙跟着那王铁混的时间长学了点本事有点难缠。”
“但那贺一龙这一趟急行军少说得有个六七十里,到时候咱们以逸待劳定能将贺一龙给他杀的片甲不留!”
一旁的罗岱听到金声桓的话后笑着将手中的竹筒放在凉亭内的石桌上,然后便对那金声桓说道:“金兄真是神机妙算呐,这还真让金兄说中了,那扫贼会直接鼠窜而逃。”
那金声桓听到罗岱夸他的这话后便有些得意,于是喝了一口水对那罗岱说道:“罗兄啊,在下过去走过一段弯路,所以对这贼中的形势非常了解。”
“这不管是王铁还是贺一龙、张一川我都打过交道,这贺张两部虽强,但这两人的头脑则是有着天差地别。”
“张一川此人头脑精明不会轻易被人给忽悠,而那贺一龙完全就一蠢货,这家伙能混这么大,全靠那王铁托举他一手拉了他好几次,要不然这家伙最多也就跟那马进忠、慧登相坐一桌。”
“所以以张一川的头脑不会轻易的跟咱们硬碰硬,而贺一龙那个蠢货则是绝对会跟咱们做过一场。”
金声桓这话一出,那罗岱便接着金声桓的话说道:“只可惜啊,这革贼会因为他的愚蠢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罗岱这话音一落,那金声桓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便转头问站在他身后的亲兵道:“哦对了,那王允成那边有没有消息?!”
这定远官军倾巢而出,王允成部之所以没有跟他们两在一块,主要在半路上两拨人分了兵,金声桓、罗岱两部官军沿着官道从池河镇过河。
而王允成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批次沿着乡道从池河镇以南的池河上的大小桥梁过河,然后在黄埔山以西二十里处的莲藕镇集结。
王允成的战略目标主要就是去偷袭位于黄埔山弥陀寺的贺一龙大营,如今贺一龙的主力倾巢而出,仅留下三千老弱留守大营,以王允成手下的两千官军外加几百家丁,端到贺一龙的大营那是轻而易举。
这金声桓不仅了解义军同样也了解官军,那贼寇不会轻易的拿出身家去玩命,官军同样也是如此。
所以这金声桓要是领着王允成跟罗岱两部官军与贺一龙他们决战的话,那这仗肯定会打成一个拉锯战,王允成和罗岱不可能出全力去击贼最多也就是意思一下。
而金声桓要是不能短时间击溃贺一龙等部贼军的话,那到时候铁贼率军来援,金声桓他们也只能灰溜溜的撤回定远县。
虽然这样也算是完成了卢老爷布置给他们减轻滁州官军压力的任务,但如此一来的话此战就完全无功了。
这别的官军将帅可以不在乎那个功劳,但他金声桓作为诏安贼头,那他就必须得好好的表现给朝廷看,让朝廷看到他洗心革面重新做官的决心。
所以这金声桓便开动脑筋使用计谋给贺一龙玩了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在池河镇吸引他的主力来决战,然后派王允成去偷家。
这不管王允成偷家成不成功,只要到时候贺一龙得知这个消息,定然会率主力回援,到时候金声桓乘胜追击定能将贺一龙他们给杀的大败,超额的完成卢老爷布置给他的任务,立下一个大败贼军的功劳。
...
那在王允成身后的亲兵听到金声桓的话后想了一想,然后便对金声桓说道:“回将爷的话,半个时辰前王将军派人来报称,他已经率手下家丁抵达莲藕镇,但其部下营兵还有一大半连河都没有过。”
这王允成化整为零的目的是虽然可以有效的躲避贼军的哨探和细作,但如此一来大军集结的速度就会慢很多。
听到亲兵的汇报后,这金声桓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这王允成那边动手的时间估计是今天晚上或者是明天一大早了。”
这一旁的罗岱正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只见那一队官军的探马骑着马朝着凉亭这边过来了,紧接着那金声桓部的探马队长便赶紧过来向金声桓禀告道。
“启禀将爷,革贼已率手下贼兵抵达了五里外的耿庄与摇混诸贼汇合!”
金声桓一听这话脸色一变,然后站了起来拿起石桌上放着的铁笠盔戴在头上,他身后的亲兵也赶紧给他把护脖和护肩给披上,对面坐着的罗岱也是如此。
等两人穿戴好盔甲之后便同时也身边的亲兵下令道:“让弟兄们都集合!”
砰砰砰!——
呜呜呜!——
紧接着这凉亭附近,这两营的旗鼓队便发出了集结的信炮声和号角声,很快那金声桓部与罗岱部的官兵便都集结了起来。
不过金声桓没有带着罗岱一块去进攻贺一龙,而是让罗岱留守在池河镇。
之所以不带着罗岱,这一是防着万一一击不胜也还有一个退路,二则是金声桓这人从来都不相信队友,哪怕是在一口里锅里吃饭的王允成他都不信,也就他的带头大哥左良玉能让他信服。
...
耿庄。
这耿庄内外到处都是这贺马四营的弟兄,至于这庄子内的百姓早就已经跑光了,毕竟这定远滁州到处都是官军和贼寇。
这庄子内外的弟兄有盔甲的将盔甲全部都穿上了,没有盔甲的也把家伙都拿好了,早就已经铆足了劲准备跟那池河镇的官兵大战一场。
在这耿庄的村西口处的打谷场上,那贺一龙他们几个搬着小板凳正坐在一棵老槐树下休息,只见那姚三才几人脑门上一点汗都没有流,而贺一龙这脑门上和身上全都是汗,可见这贺一龙刚赶到这里还没有多久。
正当着贺一龙几人议事的时候,只见那一名摇营的探马直奔这棵老槐树而来。
“报!~”
“禀告掌盘,金声桓已经从池河镇开拔往耿庄来了,目前离着咱们已经不到两里地,罗岱部留守池河镇按兵不动。”
贺一龙听到这哨探的禀告之后大骂一声道:“他娘的,这金声桓个狗日的来的是真他娘的快,这狗日的赶着投胎老子成全他!”
说罢,这贺一龙便起身对着在打谷场上休息的革营弟兄大喊了一嗓子道:“全营集合!跟老子去干金声桓那狗日的!”
“快!让弟兄们赶紧集合!”
“都搞快点!”
紧接着那姚三才、马进忠、慧登相等人便赶紧命身旁的亲兵传令集结队伍。
就在这四营弟兄集结的时候,那贺一龙便与他们三个商量怎么对付那金声桓。
贺一龙看着姚三才他们三个说道:“这金声桓点子有些扎手,这家伙就交给我来对付。”
“那罗岱名不见经传估计是个水货,你们三从耿庄附近乡道往池河镇穿插,给我把那罗岱赶回定远县,然后回师跟我一道夹击金声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