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木工高手诸葛亮(1/1)
刘昇一脸好奇地询问道:“你们是谁?怎么在王府?”
“我叫姜维!他叫邓艾!”姜维的胆子大,大大咧咧地说道:“我跟着父亲来的。他是跟着一位大人来的。”
“唐王正在议事,让我们在这里等着。”
由此可见,姜维从小就胆大。
反倒是邓艾,一脸谨慎地看着刘昇等人。
“大哥,你这两人不认识咱们?”刘星打趣道。
邓艾却开口道:“我知道,你们....是...唐王...的儿子。”
刘昇没想到身穿朴素衣服的邓艾有这样的眼力,说道:“你小子厉害啊!不过你这口吃有点严重了。”
姜维惊奇道:“原来你们是唐王的儿子啊!”
“这不是废话么?”刘星直接白了姜维一眼。
刘昇笑道:“王府难得有同龄人前来,走,本世子带着你们玩耍。”
刘昇也不等姜维和邓艾同不同意,直接让弟弟们拉着姜维和邓艾往内院走去。
内院景色优美,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池水清澈见底,几尾红鲤在水中游弋。
刘昇一边走一边介绍道:“这里是我们平时读书、练武的地方。”
邓艾神色略显拘谨,姜维却早已被院中的景色吸引,忍不住四处张望。
刘昇见状哈哈一笑:“你们放心,今日我们兄弟几人正好休息,陪你们痛快玩一场。”
说着,他拍了拍邓艾的肩膀,语气温和了些:“你也别太拘束,咱们年龄相仿,玩起来才开心。”
邓艾点点头,神情稍微放松了些。
几人一路说笑,穿过一道小门,来到一处宽阔的练武场。
不管这帮小子会闹出些什么,刘俊和诸葛亮就从大厅移步到了书房。
诸葛亮给刘俊带来了一大堆的图纸,全是诸葛亮这么长时间的心血。其中有水利、运输、兵器等图纸。
得益于刘俊改进的造纸术,使得诸葛亮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以前都要用绢布的,现在诸葛亮都用白纸来画图。
白纸不仅成本低廉,还便于携带和修改,诸葛亮只需用炭笔在纸上勾勒,便能清晰呈现各种器械的结构与原理,遇到需要调整之处,轻轻一抹便可重绘,远比在绢布上反复涂描要高效得多。
要是用绢布的话,诸葛亮的俸禄都不够用了。
诸葛亮将一张张图纸在书案上铺开,指着其中一张水利图对刘俊说道:“主公请看,此乃改进后的翻车设计,增设了脚踏传动装置,一人便可驱动,提水效率较之前提升三成有余,若能在关中平原推广,定能缓解灌溉难题。”
刘俊俯身细看,见图纸上标注的尺寸精准,齿轮咬合的细节也清晰可见,不由点头称赞道:“孔明心思缜密,此设计确有独到之处。此物就交由少府推广制作。”
诸葛亮又取出一张描绘着四轮马车的图纸,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这是臣参考民间马车改良的‘负重车’,采用双辕四轮结构,车轮包裹铁皮,车厢底部加装减震木簧,载货量可达千斤,且行驶更为平稳,日后粮草转运当能事半功倍。”
刘俊一看,没想到诸葛亮都能够想到这一点,感慨道:“孔明,看来你真的用了不少的心。可得注重身体啊。”
看到这么多的图纸,刘俊就知道诸葛亮平时的工作状态了。
诸葛亮就是一个工作狂,想要让他多休息一会,如同要了他的性命。
大汉如今步步变好,诸葛亮哪里敢休息。
只见诸葛亮微微一笑,拱手道:“主公厚爱,臣感激不尽。然天下未定,国事为重,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说着,又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细节道:“此车轴处特意加宽加固,行于崎岖山路亦可稳固,臣已命工匠试制一辆,若无差错,便可批量打造。”
刘俊听罢,心中更是佩服,暗道:主公果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突然间,刘俊看到了一张图纸,抽出来一看,脸色有点震惊地说道:“这是连弩?!”
诸葛亮拱手道:“正是!主公多年之前研发连弩,臣对主公所设计的连弩进行改进。”
刘俊之前抄袭了诸葛亮发明的连弩,用于抵御胡人。
时过境迁,诸葛亮更是在之前的基础再次进行了改进。
这次的改进,不但提高了射程,加大了杀伤,还扩大了羽箭的数量。由之前的五支羽箭,扩大到了十支。
而且羽箭也不用特殊制作,一般的羽箭即可安装。同时还配备了安装羽箭的盒子,即插即用。
这不就是如同弹夹一样么?
如此一来,连弩的实用性和普及性将大幅提升,寻常士兵稍加训练便能熟练操作。战场之上,士兵手持连弩,便能形成密不透风的箭雨,令敌军难以招架。
要知道只有臂力强大的士兵才能当弓箭手。只要这种连弩批量制作,士兵们每人一把,野战之下,刘军无敌。
哪怕像刘俊这样的怪物都要避忌锋芒。
刘俊拿着连弩图纸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他深知这改良后的连弩一旦投入战场,将会给战局带来怎样颠覆性的改变,看向诸葛亮的目光中,除了敬佩,更添了几分惊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刘俊也看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这种连弩看似杀伤力极强,但对材料的要求很是严苛。
就比方是弓弦,按照现在的弓弩弓弦恐怕是坚持不了一轮的连续射击。
刘俊深吸一口气,说道:“这连弩设计得十分巧妙,但对材料的要求也非常的高。”
诸葛亮正色道:“正是如此。臣亲自研究过,要想达到图纸上的连弩威力,其弓弦须为精钢铸造。”
精钢!
刘俊看到这里就叹息不已。
哪怕刘俊是从后世穿越而来,他也不知道提高精钢的产量,更别提能够做成钢丝了。
利用炒钢法做成的钢材,打造刀剑、盔甲,被武将和士兵极度推崇。
要想实现诸葛亮图纸上的连弩,目前看来是不可能了。
刚才那么激动,现在却被泼了一头冷水,刘俊的心情大起大落了。
刘俊将所有的图纸都给收了起来,对诸葛亮说道:“这些图纸都是珍宝!皆为我军机密。孔明,你立下大功了。”
除了连弩之外,其余的器械都是可实现的。
刘俊必须要安排专人将其制作出来。
诸葛亮拱手道:“能够为主公效力,乃是臣的福气。”
做完重要的事情之后,刘俊也开始和诸葛亮聊起了荆州的情况。
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诸葛亮更是事无巨细地说了出来。
从诸葛亮口中,刘俊明白荆州已经逐渐恢复了,现在就剩下刚刚打下来没多久的荆州南部四郡。
一想到荆南,刘俊就想起了典韦现在管着荆南四郡的军事。
“对了,恶来怎么样?最近似乎没有他的消息。”刘俊询问道。
诸葛亮一想到典韦,他就乐了,说道:“主公,典韦将军真是一个奇才啊。”
“哦?这是如何说来?”刘俊有点好奇了。
诸葛亮缓缓地将典韦在荆州南部四郡的事迹给说了出来。
要说诸葛亮夸赞典韦是一个奇才,还真的没有夸大。
长沙和桂阳被刘军拿下来之后,庞统就将典韦留下来驻守。
典韦一开始是不满的,可庞统用三寸不烂之舌,将典韦给忽悠瘸了,让典韦开开心心地驻守。
接下来,典韦就在长沙和桂阳进行各种骚操作。
曹操从长沙和桂阳之中带走了大量的精壮,使得两郡之地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同时府库也极度空虚。
一些世家大族和商贾富户都开始悄悄地行动,准备趁乱打捞一笔。
面对这样的情况,典韦除了汇报给诸葛亮,要求给予支援之外,他就用自己的手段来镇压长沙和桂阳。
比方说什么世家大族,典韦就带着自己的双戟,和气势汹汹的士兵去世家大族的家里面喝茶。
世家大族瞬间就老实了。
至于那些商贾富户,典韦就将他们给召集起来。不是杀鸡儆猴,而是许以重利。
商贾和富户们自然是高兴了,非常乐意为典韦效劳。
而最经典的还是典韦带着沙摩柯等蛮人兵马,杀入深山老林之中,将蛮人从山林之中拉出来,充实到汉地之中,补充失去的劳动力。
汉人要抓蛮人,最难的一点就是不知道他们躲在哪个深山老林的角落。
可沙摩柯就不同了,本身就是五溪蛮的王子,蛮人躲在什么地方,他最熟悉了。
经过几场小规模的战斗,长沙和桂阳境内的蛮人被抓了好多。
耀武扬威之后,典韦就派沙摩柯作为使者,游说各地蛮人,让他们进入汉地贸易。
效果极其显着。
总之一句话,典韦在荆南过得风生水起,展现了自己的治理才能。
对此,刘俊只有一句话。
“没想到这个憨货还有这样的能力,真是没想到啊。”
刘俊和诸葛亮到最后都大笑了起来。
而在这时候,外面响起了一番吵闹声,听起来似乎是小孩子在打架。
刘俊和诸葛亮都大惊。
不会是姜维和邓艾打起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