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养肥了再杀(1/1)

赵家和王家获得了精美的书籍,然后就在自家的商铺之中进行售卖。

赵家在广汉郡售卖,而王家则是在犍为郡售卖。

一经出售,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两家也够狠,居然将这些精美的书籍,一本五金的售卖。

益州富庶,本土世家与东州世家的家底很是丰厚,哪怕是一本十金,他们都是买得起的。

赵家和王家得到了巨大的财富。

刘涣都觉得赵家和王家真的是太狠了。

赵家和王家都清楚一件事情,无论他们售卖多少钱,最后还是会被刘备知道的。

而刘备那厮不会眼睁睁看着赵家和王家获取这么的财富,其中很大一部分会落入刘备的手中。

所以卖的贵一些,那是自然了。

三天之后,书籍售卖到了成都,引起了更加浩大的轰动。

负责掌管情报的司马懿意识到不对劲,立刻购买了一本,然后迅速去州牧府,准备汇报给刘备。

一想到刘备,司马懿就叹气不已。

前段时间,刘备在夷陵被刘俊碾压了一番,屁股上还中了典韦的暗算。

而刘俊这边更是派人在益州大肆诋毁刘备,现在刘备在益州有了“屁股皇叔”的外号。

刘备大怒,命令司马懿镇压下去,谁要是敢在继续传扬“屁股皇叔”,那就严惩不贷。

防民于口,甚于防川。

刘备深刻知道这一点。

但有句话叫做堵不如疏。越是镇压,那反弹越是厉害。

刘备越不让别人说,别人越是要说。

不仅底层百姓都称呼刘备为“屁股皇叔”,甚至于世家大族在避讳刘备名讳的时候,也有“屁股”暗讽。

舆情是越演越烈,司马懿抓了不知道多少人。

最后徐庶和法正等人看不下去了,恳求刘备网开一面,不能继续下去了。

在众人的劝说下,刘备再生气,也无法继续发作,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而那些被抓起来的无辜之人,象征意义地处罚了一下,就释放了。

没办法,刘备经过这一次的失败,兵力也收到了打击。要是继续搞下去,恐怕民生都会受到影响。

现在的刘备身心受到了双重打击,整个人变得很低落。

当司马懿来到州牧府,就看到刘备一脸颓废地坐在书房,呆呆地不知道想什么。

司马懿看到刘备这个样子,心中不由得一疼。

本来靠着益州,刘备无论是北上还是东出,都能够打出一片天地。

然而北上失败,东出受挫,刘备占据益州,却是毫无作为。

也亏是刘备内心强大,否则就会同刘璋那样,直接被打击到成为守户之犬。

司马懿对书房外守卫的陈到询问道:“叔至,主公今天是怎么了?”

陈到叹息道:“都是刁民闹的。”

司马懿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刘备为了扩大军力,采取了小钱制度,又招募兵马,百姓们怨声载道。之前刘备的好名声都快荡然无存了。

刘备这辈子靠的就是自己的好名声,没想到现在这个名声都快没有了。

刘备绝对难受。

司马懿对着陈到点点头,然后大步走进了书房,拱手道:“参见主公。”

“仲达,你来了!”刘备看到司马懿,迷茫的眼神也恢复清明。

“主公,您这是何苦呢。”司马懿劝说道:“我等辅佐主公,不希望主公如此神伤!”

“吾也明白。可是一想到自己现在茫然四处,却无任何去路,徒耗岁月,心中忧伤。”刘备难得挤出一丝笑意,说道:“仲达前来,可有什么要事?”

司马懿知道现在要劝说刘备恢复斗志,还需要时间,于是从怀里拿出了买到的书籍,双手递给刘备,说道:“还请主公过目。”

刘备对司马懿手中的东西很是诧异。

方方正正的一本,封面上却是写着《论语》。

刘备打开一看,确认是《论语》,诧异地说道:“这是用纸制作而成的?这么的精致,上面的字体居然如此的精美。真是大开眼界。”

刘备将书籍放下,说道:“仲达,你是从哪里弄来这本书的?”

司马懿回答道:“主公,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益州就开始出现这种书籍,售卖情况异常火爆。经过卑职仔细查探,此乃赵、王两家从外地弄来的。售价一本五金!”

刘备都被吓到了,惊讶地说道:“多少?五金?一本!?”

司马懿郑重地点了一下头。

“有多少人购买?”刘备心中隐隐有了一个不妙的想法。

司马懿汇报道:“此类书籍有好多种类,论语、左传、公叔羊等等,应有尽有。几乎每一个世家大族,最少购买了十几本!”

“十几本!”刘备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十本,五十金。二十本一百金。

益州上下,大大小小的豪门、富户,将近上百,也就说有五千金!

这可是一笔巨大的钱财啊!

“赵家、王家!”刘备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他们不过是小角色,哪里弄来的这么多书。马上派人将他们给我拿下!”

“是!”司马懿当即领命。

五千金还是比较低估的数字。刘备现在急需要钱,将赵家和王家都拿下的话,这笔钱就变成刘备的了。

然而司马懿刚刚走出去,就遇到了徐庶。

“仲达,你这是?”徐庶的手中也是拿着一本书。

司马懿以为徐庶是来向刘备汇报的,于是坦诚道:“主公命我带兵拿下赵、王两家。”

徐庶就是知道司马懿拿着书本过来找刘备,一定不会有好事。他才急速前来阻止。

好在徐庶来得及时,司马懿还未动手。

“仲达,此事不可如此莽撞!还请稍等片刻,在下劝说一下主公。”

徐庶彬彬有礼地说了一声,然后就大步走进了刘备的书房。

司马懿沉吟了起来,他犹豫着要不要给徐庶这个面子。

就是这么一个犹豫,让刘备改变了主意。

徐庶一进书房,就看到刘备手中拿着一本《论语》,于是笑道:“主公百忙之中还看论语,真是我等楷模啊。”

刘备看到徐庶突然到访,放下手中书籍,说道:“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徐庶如同献宝一样,将一本《吕氏春秋》给奉上,说道:“近日我益州出现了大量奇书,可惜售卖颇为贵重。在下有感此物对主公有大利,故而购买一本,前来汇报。”

刘备轻轻一愣,然后笑道:“此事吾已经知晓。此类书虽然珍贵,却让我益州钱财外流,唯恐受人算计。吾已经派仲达将赵、王二家拿下问罪。”

徐庶装作吃惊状,劝谏道:“主公,大大不可啊!”

刘备反问道:“为何不可?”

徐庶耐心地向刘备解释道:“主公,自从益州实行小钱之后,外地商贾已经很少前来我益州。唯有靠我益州本土商贾前往他处售卖,然后再运回益州。”

“商贾往来,本就是迎来送往。难得有赵家、王家沟通外商,弥补不足。主公若是将他们拿下治罪,岂不是让他人胆寒?”

刘备这才想起来益州虽然是天府之国,但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进口的。比方说战马、盐铁、铜器、皮革,这些都是战略物资。单单靠益州本土的商贾,无法满足刘备的需要。

此事也怪刘备自己作死,搞了个小钱。

其他地方都是用五铢钱,偏偏刘备就搞特殊,谁还会刘备交易?

现在赵家、王家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渠道,售卖这些书籍,但不可否认的一点,他们绝对可以搞到其他的物资。

徐庶见刘备还在犹豫,继续劝谏道:“至于主公担心的钱财外流,根本就不用担心。赵、王两家的产业都在益州,他们赚到的钱财,也是留在益州。甚至于他们还会用更多的钱财去购买各种物资,返回益州。”

“来往之间,钱财流通,才能使我益州不断壮大。”

“再说了。”徐庶阴恻恻地说道:“这赵、王两家不过是刚刚开始,他们的钱财再多,还不是为主公养着的?主公需要的时候,他们要是懂事也就罢了。若是不懂事,到时候让仲达出手也不迟啊。”

听到徐庶的这番话,刘备才恍然大悟,说道:“是极!差一点就误了大事。还是元直深谋远虑。”

刘备知错就改,马上就让陈到去通知司马懿,先不要去抓赵、王两家。

等养肥了之后,再杀!

司马懿立刻返回刘备的书房,正好徐庶还没有走。

刘备就说了徐庶的说法,司马懿感觉徐庶的话非常有道理。

商贾往来是必须的,要不然益州会越来越弱。

至于最后的养肥了再杀,更是贴合司马懿的心思。

只要赵家、王家还在益州,那么他们就逃不掉。

徐庶暗自偷笑,刘备和司马懿就是太自私了,这么简单就被忽悠了。

有了徐庶的保护,赵家和王家暂时躲过了一劫。

刘涣立刻借用赵家和王家的渠道,在益州内部大肆购买各种物资,悄悄地运出了益州。

从这之后,刘家商队都会将一些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走私进入益州,由赵家、王家来售卖。

这两家也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重新崛起,引得无数人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