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完结:为了心中的美好】(2/1)
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自己又不会铺垫和渲染,自说自话,干巴巴的应该很快就写完了。
幸好有大家热情的互动。
在大家的留言中我发现,很多人的问题不单单是风水上问题,于是便又写到了虚病、性情疗法、练功、修心等方面。
洋洋洒洒地一直写到了现在,写着写着,我自己都不知道正文啥时候写完了,哈哈哈哈。
不知道出没出乎你们的意料,反正出乎了我的预料。
(????)
五行简单,八卦也简单,九宫图也不难,难的是经验的积累和灵活运用,需要我们亲自多看、多验证。
时间久了,自然就有了阴阳五行的意识。
大家借助九宫图,既可以正推(摆了什么影响哪里),也可以反推(哪个部位出问题,是因为那里摆了什么影响的)。
术,调整的是运气。
当一个人气机流畅的时候,头脑清醒,更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但这只在实力相当的时候才有用。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运气的作用很小。
小学一年级的水平,状态再好,最多也只能把加减乘除法做出来,做不出来高等数学。
所以,术是助力,但不能执迷于术。
与其四处借力,不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身的能力提上去。
不要贪图捷径。
因为我们不知道捷径通向了哪里,后面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在术的练习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练习一段时间熟练掌握了之后,一定记得要从术中退出来。
什么叫退出来?
接触风水,总共有几个阶段,就好像是过马路。
第一个阶段是,什么都不懂。
无知者无畏,闭着眼瞎过呗。
第二个阶段是,着急和害怕。
刚开始从完全不懂,到听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吓得都不敢住了。就好比以前都是闭着眼过马路,啥也看不着倒也无所谓。突然睁开眼,看见马路上车来车往嗖嗖地,反而吓得不敢过去了。
第三个阶段是,回归理性。
完全懂了之后,就知道规避了。明白自己与其闭着眼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碰运气,不如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谨慎地挑选安全的时机再过去。
如果人生只是为了过日子,这三个阶段就够了。
但是,我们不只是要保护好这个身体,更重要的是要让灵魂觉醒。
术是推理,用的是脑子。我们得放下脑子,神性才能出来。
如果一直在分析算计马路上的车速和距离,那么大脑就一直在工作。
举个例子。
我们看到一个人,一看她额头窄窄的、眉毛细细的、眼睛大大的、卧蚕位置色泽青黄、鼻孔朝天、人中短浅、下巴尖尖,下意识就会去分析她为人怎么样、她老公怎么样、她财运怎么样、她健康怎么样等等。
在刚开始学习的阶段,可以这样去验证练习。
但是过了这个阶段,我们要有意识地把脑子停下来。
再看到同样这个人,只是看到她眉毛细,眼睛大,下巴尖……
仅此而已,看到什么,就收到什么,没有了后面的推理和分析的过程。
看到红色是红色,看到白色是白色,没有谁比谁更好的这种比较或算计的行为。
如果不能主动把脑子放下来,那就多练练【洗心养神功】。(番茄有搜索功能,忘记在哪里可以搜关键词)
╰ ( ?● ?? ?●)?
在术之外,更重要的是修心。
小宝宝刚降生时,他们不会动念,不会算计,没有浊气,所以都是香喷喷的小宝贝儿。
当人开始为自己这个“小我”算计的时候,我们就脱离了天人合一的状态,我们不再与无限的爱在一起,于是浊气越来越重。
明珠蒙尘。
修心,就是洗涤心灵的过程。
清除浊气,找回那颗像水晶般纯粹通透的心,回归天人合一的状态。
可以读经,可以持咒,也可以借助法事调和阴阳。
但这里有很多根本原则,不是读就行了、念就行了、烧纸就行了这么简单。
法事前面讲过了很多,不要随便做,这里就不赘述了,只说说经和咒。
经和咒,都有假的,也就是俗称的伪经、伪咒。
佛与魔是相对的。
佛经可以洗涤心灵,魔经就能污浊心灵。
佛咒可以链接殊胜,魔咒自然就会链接到邪恶的力量。
尤其是那种引导人们读了某个经、念了某个咒就能人发财的、就能让自己得到什么好处等等,一定要多加小心。
那种自私自利的引导,只强调“小我”的利益,会把人拽向离天道更远的方向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修行人越修人生路越窄,越修心里越麻木。
他以为自己念的是佛,其实招来的是魔。
【经和咒,不要随便念。】
如果不会分辨的话,就读最基本的《金刚经》、《心经》、或《道德经》、《清静经》等就挺好。
经是路径、是主干、是道路的说明书。
没必要贪图太多的经。
就像之前写的佛学院的案例一样,经书读得太多了,无数的条条框框都把自己捆住了,人会离道越来越远。
有几本经典的经书,给我们讲一下路在哪里就好,剩下的是去做,而不是一直学一直学。
【路(道)是走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佛教把开悟的状态,称之为“到彼岸”。
想要到达一个地方,得“行”才行啊。(第一个行,是行走的行)
就像个笑话说的:请问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最重要的是“出来”啊。
(???? ??)???
好多人除了自己念经,就是劝他人念经,对社会有实际意义的事儿是一点儿都不干,美其名曰“不贪”。
如果我们有能力搞到很多钱但不去做,主动选择过着恬然自得的平凡日子,这叫不贪。【主动的,有选择权。】
但如果自己一无所长,没能力赚到钱,不得不过着清贫的日子,那不叫不贪,那叫迫不得已。【被动的,无可奈何。】
虽然两者在表相上,可能都是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但是内在里却有着天壤之别。
有选择权的人,内心是富足的安逸的。
没有选择权的人,内心是局促的假清高的。
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对修行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就像丹霞烧佛那个小故事,“选择不烧佛像”,和“一定不能烧佛像”,两者相比,后者的心是被禁锢的,是不自由的。
【要想自由,必须要有选择权。】
前面讲过,64卦里唯一的一个全吉卦是【谦】卦。
谦卦,上面是地,下面是山。
【有而不显,才叫谦。】
前提是得“有”。
有,才谈得上选择权,才谈得上要不要谦虚。
如果像只鸵鸟一样,一头扎进经书里,那不是修行,而是逃避。
在“谦”之前,我们得先“有”。
有健康的体魄,有乐观的心态,有无穷的智慧,有坚定的信念,有赚钱的能力……
胸中有了沟壑,才有谦虚的资本。
不要让任何理由成为我们消极逃避的借口。
人人都是未开悟的佛,我们有着佛一样的智慧和能量。
我们的修行,是要发掘出自己的生命价值。
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谈何拯救众生?
《太上感应篇》有云:“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行善,是灵魂提升的途径。】
首先,我们得有能力行善。
其次,我们能把想法落实到生活中,做一个切切实实对世界有价值的人。
如果修行只是懂了一堆的道理,然后拿着这些道理去苛责他人,挑剔别人这里做的不对,那里做的不好,自己心里一点儿温暖和力量都找不到,还四处去挑剔指责,搞得别人心里也都不痛快,那修的是个啥?
多少人拿着一堆“大道理”去修理孩子、爱人、父母、兄弟姐妹……就是没反思自己。
当我们看到工作中、生活中,有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时,我们要意识到,这是我们自己的能力不足导致的。
如果我们有能力站到更高的位置上,很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注意力要放在提升自己上。】
(づ? ?? ?? ???)づ
心中有爱,眼中有光。
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向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出发。
(づ? ?? ?? ???)づ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
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
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
……
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
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
——追梦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