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闷声干大事(1/1)

“林金花!你怎么跟娘说话!赶紧道歉!”

“赵云贵,那是你娘,不是我娘!我伺候了她二十多年我换来了什么!今天我告诉你,这家有她没我,有我没她!你是要她还是要我们娘俩,你自己看着办!”

“还敢顶嘴,反了你了!看我不打死你!”

赵云贵说着就想动手,却不曾想刚跑到跟前,脸上又挨了一巴掌:“趴!”

“赵云贵,我这辈子真是瞎了眼了才跟了你!从今天起,咱俩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滚!”

早上本来村里就安静,这边吵架的声音毫无例外的又传出去了好远,引得街上不少看热闹的探头探脑。

“这老赵家的天天没个消停!”

“摊上这么一家人,真是倒八辈子霉啊。”

“看这苗头,林嫂子这是打算不跟赵老二过了呀。”

“呸,这要是我啊,早跟他离八百回了!这样的男人死了我都不解恨!”

“你小点声,让徐老婆子听到不得骂你啊!”

“切,她也就敢欺负林嫂子这娘俩了,你让她骂我一个试试!我不撕烂了她的狗嘴!”

人群呜呜泱泱的,但没人进来劝架,这种事情劝不好还惹一身骚。

赵雅从屋里拿上了钱和存折,装进自己包里,准备一会去镇上买做烘焙用的厨具和材料。剩下的她准备存起来,放在家里被赵云贵发现了难免他会不惦记。

“妈,我要去镇上,你和我一起吧。”

“行,等妈换身衣服。”

林金花没管院里赵云贵和徐凤香那死人脸色,自顾自的去了自己屋找了身干净衣服换上。

林金花和赵雅走出去好远后,徐凤香才缓过劲来。

自己这个最听话的二媳妇,刚才竟然让自己去死!

这要是不听自己话了,以后谁伺候自己,靠老大家那七馋八懒的郑娟?那她喵的是好日子过够了啊!

不行,回头得想个办法继续拿捏自己这二媳妇,不能让她跑了!

林金花跟赵雅走了,一家子的早餐又没了着落。

赵云富和郑娟直到院里没了动静才出门,他俩昨晚没吃饱,肚子饿的睡不着。

本想早上多睡会,结果这几人又在闹事,直吵的他俩头疼。

“老大媳妇,你去做点早饭吃吧。”

郑娟听到徐凤香又让她做饭,连连摆手:“娘,我从昨晚饿到现在,哪有力气做饭啊,你拿点钱,我上街买点饭回来吃吧。”

“买点吃得花多少钱啊!这日子不过了啊!”

赵云富也饿的不行:“娘,就买一次吃吧,这肚子里没饭一会怎么上船干活啊。”

徐凤香拗不过自己这俩好儿子,只好从兜里掏了五块钱:“那就去买五块钱的油条吧。”

“娘就干吃油条啊?你好歹让我们吃个鸡蛋喝个豆汁啊。”

郑娟看到徐凤香掏出来这五块钱嫌弃道。

不光林金花赵雅不满徐凤香管钱,这郑娟心里也不满,每次自己丈夫开了钱,一准全被徐凤香给要走。

好在徐凤香把钱大部分都花在自己那小儿子身上了,这才令郑娟心里好受些。

赵云富那小儿子赵洋学习一踏糊涂!上个初中还是徐凤香花钱给买的借读!那真是拴头猪放课桌前都比他强!

偏偏徐凤香就觉得她孙子能成才,砸钱也得供!甚至不惜倾全家之力!绑上赵云贵一家为赵洋卖命拉磨!

赵洋的姐姐赵丹学习也一般,不过借着弟弟的光在初中毕业后,让徐凤香掏钱上了技校。

最后混了个文凭去了镇上电子厂里上班去了,从镇上找了户人家嫁了过去。

那性格跟郑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在家是三懒四馋,出了名的小泼妇。

而学习最好的赵琴赵雅两姐妹,则是上完初中后就辍学了。

原因就是单单靠林金花打零工,实在供不起两个姐妹上学。

赵云贵不往家里拿钱,自己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郑娟又跟徐凤香多磨了五块钱,拿着钱便出了门。

去了早餐铺上买了三块钱的油条,又买了两份豆汁兑上水兑成四份,就那样提着回家了。

十块钱的预算有六块钱进了她的腰包!

她才不管你们能不能吃饱!

林金花和赵雅骑着自行车慢慢的往镇上赶着,两人虽然没吃早饭,但肚子里早已被赵家母子俩气饱了。

“妈,你饿吗?一会到了镇上我带你去吃早餐。”

林金花坐在后座上,离开了临海村和那个家让她心里好受了些:“没事,妈不饿,咱省点钱,你做生意还不知道需要花多少呢,到时候钱不够妈去你小姨家和你姐姐家去借点。”

“不用了妈,我有钱了,都在包里呢。”

“你还能有多少,你平时省吃俭用攒那点能够干啥的。”

“妈,够了,我包里有四万多呢,加上你给我的三千多,我手里有五万多呢。”

“多少!”

林金花吓的差点从自行车上掉下去。

赵云贵虽说一天能挣二百,但那是没白没黑的猫在船上才能挣到啊,也不是天天有活,有时一闲闲大半年呢。

赵云贵一年最多也就能挣个二三万,赵雅说她有五万多可不把林金花吓坏了。

“小雅,你好好跟妈说,这钱哪来的?”

赵雅一边骑车,一边跟林金花讲述着昨晚捞海参的经过。

起初林金花还以为她撒谎,到最后她激动的眼泪直流,双手合十:“感谢海神娘娘!感谢海神娘娘保佑我小女,等我回家后一定去海边为您上香!”

“小雅,这是海神娘娘在保佑你呢!”

可不是咋滴,怎么别人赶海遇不上大海参呢?

林金花的眼泪里更多的是喜悦,这日子终于能看到点光了!

母女俩骑了近一个小时的车,终于赶到了镇上,来的比较早,银行还没开门,赵雅便带着妈妈先去吃起了早餐。

小笼包,小米粥,再就上小咸菜,清甜爽口,让人胃口大开。

林金花因为病了一场,现在痊愈后胃口大了一些,直吃了三笼包子才感觉饱腹了。

吃过早餐去了市场,定了要用的烘箱,厨具和各类面粉调料啥的。

等回去的时候找个货车一遭拉走就行了。

选好了做烘焙的用品后,赵雅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了,有了这些自己定能带母亲过上好日子!

“妈,好不容易来趟镇上,我们去姐姐家看看吧。”

林金花平日为了生计奔劳,很难有机会来大女儿家看看女儿,这次有机会了,她正好也很久没见女儿了,便答应了下来。

赵雅去了超市里买了许多东西,车篮里,车把上都挂满了。

“去你姐家不用买这么多啊。”

“妈,我姐从小就疼我,现在我开始挣钱了,给姐姐买点东西不是应该的嘛。”

林金花看到这俩姐妹感情好心里也很欣慰,这是有钱也买不来的真亲情啊!

姐姐家就住在镇郊,姐夫家也是地地道道的渔民,姐夫和他父亲有条小渔船,日子过得比赵雅家要强。

骑车十多分钟就到了姐姐家门口,敲了敲姐姐家的院门,里面传来了声音:“来了”

隔着门赵雅就听出来这是姐姐的声音,心里激动万分,这是重生后自己第一次见姐姐!

随着大门咯吱的一声,里面传来了赵琴的惊呼:“妈,小妹!你们怎么来了!”

“姐!”

赵雅送开车把,一下扑到了赵琴身上,紧紧搂住不放手了。

“你这孩子,快下来,姐姐脖子都要被你搂断了,妈快进门。”

赵琴一边招呼着母女俩进门,一边朝屋内喊着:“强子,强子,咱妈和小妹来了!”

屋内人听到声音赶忙出门,赵雅喊了声姐夫,这是赵琴的丈夫邓强,除了皮肤黑点,人长的还是很帅的。

“妈,小妹,快进屋,你们吃饭了吗妈?”

邓强从赵雅手里接过来东西,还埋怨道:“妈你挣分钱不容易,你来还买这么多东西。”

“这是你小妹给你们买的,可不是妈买的。”

邓强心里想着待会让赵琴偷偷塞点钱给赵雅,这孩子肯定把自己攒的零花钱给花没了。

“亲家!”

隔壁屋里走出来一位跟林金花年龄相仿的妇人,便是邓强的母亲刘珍。

“老头子,快出来,亲家母来了!”

两个老姐妹轻易不见面,一见面就跟亲姐妹一样。

邓大海也从屋内走了出来,对着林金花热情的打着招呼,虽然自家和亲家公没啥好脸色,但对待亲家母那就不一般了!

“婶子,叔”

“哎,小雅又长高了,越来越好看了!”

刘珍拉着林金花的手久久不放,自己这老姐妹吃老苦了!自己拉扯大这两个闺女,并且把俩闺女教的特别好!

自己家虽然比赵云贵家富裕,但自从娶了赵琴后,左邻右舍的邻居没有不夸赵琴的!

一个赵丹,一个赵琴,在镇上都很出名,只不过赵丹是黑的出名。

俗话说贤妻旺三代,邓强这婚后的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离不开赵琴的一份功劳。

几人有说有笑的进了屋,赵雅看了看姐夫家的摆设,跟二十年前一模一样,墙上贴着宝宝的海报画。

姐姐和姐夫结婚后好多年才要上孩子,这个赵雅知道,具体原因是姐夫在船上长期熬夜导致的。

现在姐夫家就靠着渔船养家,等以后瞅个时机再告诉姐姐吧。

赵雅在姐姐家一直玩到吃过午饭,邓强和赵琴听到赵雅要做生意后表示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提。

邓强还说钱不够尽管说,姐夫先给垫上。

在姐姐家,赵雅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姐夫一家人在听了赵雅赶海捡海参的事情后,直说赵雅有福气,眼神里并没有羡慕,全是真诚的祝福!

“小琴,小雅离镇上远,暂时也没有个三轮车。这阵子船上也不忙,你骑着咱家的三轮车先帮帮小雅吧。”

“不用姐夫,我下午准备去买一辆电动三轮,早晚得用,也不能一直麻烦我姐啊。”

刘珍看着这俩姐妹就跟看着自己亲闺女一样,那真是越看越喜欢:“咱们一家人别说这么见外的话,你这么小开始做生意,你姐姐,姐夫帮帮你也是应该的。”

一家人又聊了会天,赵雅非要去买电动三轮,邓强和赵琴陪着去镇上选了一台。

这个时期的电动三轮还是新产物呢,没有华丽的样子,没有鲜艳的油漆,有的只是经济实用。

最后花了四千多买了辆某牌的三轮车。

车斗并不是很大,到时候可以加上块木板扩大一下。

再说了摆摊只是第一步,等名气打出去以后,自己是要注册品牌的。

村里的地方自己到时候会改成食品加工厂,用来带动着村里致富。

把自行车装进车斗,跟姐夫姐姐告了别,骑上三轮车载着母亲,去厨具店里喊了老板送货,赵雅便往临海村赶去。

有了三轮车就快多了,平时四五十分钟的路程,现在二三十分钟就到了。

赵雅一进村便引起了八卦团的目光,就因为赵雅骑了一辆刚开始流行的电动车。

“呦,小雅,刚买的车啊。”

“林嫂子这是给你买的吧。”

“林嫂子我赵二哥对你可真好啊,还给你买新车。”

林金花和赵雅也不反驳,也不搭话,打个招呼就离开了。

径直来到村委,找到了村长赵有民。

“赵爷爷。”

“三叔”

赵有民看到赵雅和林金花过来,知道是用空房子,便取了一串钥匙过来,领着赵雅去了办公室旁边的屋子里。

村委会的房子是一排十间的大瓦房,门前是片大空地,也算是村里的广场。

平时闲暇之余,村里会在这里放电影啥的。

这十间房子里以前有三间作为村里的幼儿园,随着大部分家庭把孩子送到镇里去上学后,这三间屋子便空了下来。

赵雅此次想租的便是这三间。

打开门看了一下,很宽敞,村委的房子设计的和住房不一样。每间房子都带有洗手间,面积也比住房要宽敞一些。

赵雅挨个看完了三间房子,脑海里有了初步的想法。其中两间屋子一间用来做烘烤间,一间用做加工间。

这样分开的好处是隔绝烤箱的热度,不至于混在一起整间屋子都是热的。

最后一间屋子赵雅想用作自己和母亲的住所,从那个家里搬出来,省的每天看到他们生气。

“赵爷爷,这三间屋子我打算全用,你看这房租?”

赵有民没想到赵雅胃口这么大,不过这屋子闲着也是闲着,让她用也不是不可以。

“这房租的事情好说,等以后你赚钱了再交吧。”

“赵爷爷,一码归一码,这是村里的房子,我要是稀里糊涂的用了,难免会有说闲话的。”

赵有民白天时跟村委班子商量过了,准备一间房子按四百一年出租。

赵有民没想到赵雅三间全用,当下便说:“本来呢村里是要求四百块钱一间,你三间全租我做主给你便宜点,三间一千块钱一年,你可以选择年付,也可以季付。”

“我年付。”

赵雅从包里拿出来准备好的现金,数了一千递给了赵有民。

“谢谢赵爷爷了。”

赵有民接过钱,交到财务,又让财务跟赵雅签了份合同,赵雅考虑到自己要长用,直接说一次签五年。

这可真是求之不得,村里的空房子每年能换来一千块钱,这对村委来说有利无害。

签完了合同,赵雅和林金花便收拾起了卫生。

等俩人收拾的差不多后,镇上的货车也送货过来了。

赵有民看着赵雅连设备都买回来了,直朝她伸大拇指,说干就干,有股子拼劲!

找了几个小伙子帮忙卸了车,又在屋里摆好了位置。

赵雅从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香烟散了一圈:“谢谢各位哥哥了,来抽烟。”

来帮忙的大多是自己本家的堂兄,干完活抽了烟便都回家了,赶紧回家跟媳妇说啊,小雅要在村里做点心卖,设备都买回来了,这可是新八卦啊!

村里的妇联力量强大到无法想象,仅十多分钟的时间,全村便知道了赵雅租了村委的房子要做点心。

村委的广场上呜呜泱泱的围满了来看热闹的人。

刘静和王奶奶也来了,刘静看着屋内的这些摆设好奇不已,摸摸这个,看看那个。

“姐,这个铁箱子真能做出来蛋糕吗?”

“姐,这个东西真能自己和面?”

“姐,这…………”

刘静就跟个十万个为什么似的跟在赵雅后面问个不停。

直到王奶奶喊她:“小静,过来帮你婶子收拾一下这间屋子。”

“哎,来了奶奶。”

村里看热闹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不过郑娟和徐凤香没在里面。她俩在村里人缘不好,所以没人告诉她俩赵雅的事情。

“奶奶们,大娘婶子们,嫂子们,等改天我做出来点心了,大家都过来品尝。”

“这里地方小,大家看过后就回家吧,我还得快收拾出来好尽早做点心。”

赵雅喊了一遍,人群才慢慢散去,不过众人嘴里的谈资,从赵家老婆子,变成赵雅不声不响的干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