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民间小作坊,下料嘎嘎猛(1/1)

李印跟着不知名的大佬在外面浪了这么久,居然一毛钱没丢。

甚至这么久的狂浪放肆消费,在澳城时还补回了一半。

他小子也是早些年,追着大师要了个金口开光,要求有贵人照看吧。

李印约的饭局上,还坐着另外两人。

看上去年纪不算老。

其中一个他喊着“大哥,大佬”喊得响亮。

看上去像个煤矿老板。

因为他懂得欣赏什么叫美女。

不像现在的资金,内娱捧出的全是科技脸。

只是大哥的眼神落在沈嘉身上,不免有些恶心。

另一个是叫什么牛总。

据说是京城来的,也是个低调的大哥。

大不大,暂且不论。

气势派头倒是做到了十足十。

吃饭时门外上还站着保镖。

几杯酒下肚,李印脑子开始兴奋,嘴巴也控制不住开始叭叭。

“姐,你就放心吧,牛总带来的绝对是好项目。”他稍稍压低了声音,“有红头文件。”

沈嘉低头吃菜,没有说话。

电话里李大少手舞足蹈,叭叭着有个大哥,刚刚得到内幕消息,近几年华国工业即将西迁。

届时,再根据今年全会提出的城乡结合。

几人密谋做波大的。

先起几个楼房盘再说。

虽然现在看似楼房萎靡,上一轮股市又收割了大把散户手里的资金。

但是有大神放出预言,最晚两个月,股票将又会迎来新一轮的变故。

西迁后,大部分城乡楼房都面临着爆拆的命运。

纵观华国北上广深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很快,占据楼市价格前排的,绝对是西部。

尤其现在川府不少楼房已经从原来的万把八千,炒到两三万。

他们根本不愁楼房卖不出去。

煤老板有钱,牛大哥有资源。

李大少跟着煤老板又是游艇派对又是澳城扫金,俨然已经将自己代入煤老板的心腹和亲兄弟行列。

这个时候又怎么能不想起沈嘉呢。

要说,硬要给西部一个更快更大的便宜也不是不行。

只要沈嘉心甘情愿,按他们意愿砸笔钱下来即可。

可都知道这些人有组织,有纪律。

心思深沉,为人谨慎,轻易不下承诺。

即使有承诺,也只是轻飘飘一句。

既切不到肉,也见不着血。

完全不像民间小作坊,下料嘎嘎猛。

甚至你想吃点啥。

他还能给你做一个定制款。

沈嘉问李印,“你打算投多少?”

李印晃了晃脑袋,“没多少,就将上回大哥带我们去澳城玩时,拿到手的先投进去吧。姐你也知道我什么货色。

我跟言风他们合计了一下,还有其他哥们,大概能凑两三个小目标吧。

这伙人也是天天吃喝玩乐,再多也凑不出来了。”

沈嘉放下筷子,举起酒杯与他对碰一下,一脸自若。

“跟我投去桂省那里吧。”

“啊?”

此话一出,不仅李印,纵是在场的两位大哥也有些好奇。

“为什么?”

牛总也忍不住问道:“对啊,沈小姐,为什么?虽然当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桂省确实也在行列内。

但是和滇省一样,他们的地理位置就非常敏感。而且,确切来说,他也算不上西部。”

沈嘉只是嗯了一声,没有向他解释,也没有反问。

一切看上去都很淡然。

才进饭店,阿统就在疯狂发出警报。

但凡眼前两人笼统地说一声,楼市清空,供不应求。

自己能发到大红大紫她也是愿意的。

至于网上个别大神说的,这是在抢夺农民手里最后一点保障。

谁要理。

国运值也拨下去了。

作骗子的现在都能明明白白告诉你,没了良心后,赚得更多了。

体恤底层,从来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情。

掠夺一直都在路上。

不管是底层,甚至现在像李印这种愣头。

还有自己这种傻白甜。

既然他们的承诺含糊不清,自己挖个坑让他们跳也不是不行。

都下雨吧。

然后一块撕烂各自的伞。

最后看谁跑得快。

沈嘉毫无兴趣的样子,令场面气氛一时有些冷淡。

煤矿老板打着呵呵,试探开口:

“沈小姐是对桂省情有独钟嘛?”

沈嘉摇头。

“我对哪里都差不多,没有多特别的感情。只是这位大哥,还有这位牛总,你们不吃水果的吗?阿表家你们都不争取下,过年还想不想吃沙糖橘了?”

两人:……

都多余问他们。

若真是像他们自己封的身份,压根不需要他们操心这个问题。

而且说难听点,到了这个阶段,非进口水果好像还没资格被提溜着进他们家门。

西迁计划中,能做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非要撞在楼市上呢?

真当年轻人不看新闻,不读报纸吗?

那也是会刷视频的啊。

许老板的风头还没出尽呢。

沈嘉瞥了眼两人,轻笑一声,“李大少,要不,我们去桂省玩吧。”

李印一脸茫然,“搞啥类目啊?”

“搞水果啊。新鲜的出口,一般的内销。”

要是没啥良心,不好的也能弄成罐头和蜜饯。

再不行还能喂猪。

牛总脸色稍稍变动,下一秒立马又笑盈盈地道:“也好。我到时候帮你们问问,在桂省那边有什么政策扶持。”

沈嘉微笑不语。

心中一万句mmp。

要他多事。

抖什么机灵。

自己瞎说他还当真了。

想宰她,前面一点甜头也不给过来。

去讨好个李印做什么。

她是那么难约的人吗?

大家都很忙,都大气点,真心实意说一句:我想搞点你的钱。

简单粗暴点。

然后他们该破产破产,她该发财发财。

这顿饭没持续多久。

主要是沈嘉没听到她想听的内容,连酒也不愿意多喝两杯。

但是以在场两位大哥的态度来看,估计很快上钩的不是自己。

尤其沈嘉还有意无意在与李印的闲谈中,小小地秀了一波资产。

当初李大少千叮万嘱,买私人岛屿和飞机游艇得告诉他,让他好好膜拜一通。

而沈嘉不过无意间透露一句要买飞机的打算,让他帮忙寻找购买渠道,就足够让对面两位西贝大哥眼露金光。

沈嘉的故作张扬放肆,更坐实了两人对其年轻高调成不了气候的印象。

殊不知,沈嘉看两人时,对对方的评价,同样旗鼓相当。

这种一眼看穿的优越感,真像钓到一条二十斤重的大鱼,然后背着在街上走到天黑依然找不到回家的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