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超长镜头(1/1)
【本章节有大量电影内容,不喜欢可跳过】
会议室前。
陪审员陆续入内,许凌饰演的陪审团主席,拿着清单帮警卫核对名单。
9号陪审员是刘元演的老头,进来后直接就朝着厕所走去。65岁的他饰演的这个角色已经70岁了,瘦小而精神,为人理智绅士,是个退休工。在他这个年纪,基本已经是等死的年纪,算是活明白了,也多少认清了自己。身体还有些毛病,只要过于兴奋,就需要吃点药来控制心脏情况。
4号陪审员拿着一份报纸第二个进来,他是50岁的股票经纪人,戴着眼镜,头发也有些稀疏。饰演者是表演系的另外一位演技老师,是体验派的演员,正好也是五十岁的年纪,名字叫燕来。
有几个陪审员径直走去开窗,另外几个人无聊踱步。房间里的换气扇嗡嗡的响着,还有电风扇左右晃动发出声响,让闷热的环境显得更加热气。
3号陪审员掏出笔记,认真思索着什么。四十岁的他,是个基层邮局的小领导,为人非常坚强,也特别固执,执着己见,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不容易被说服。但三号现在的状态,却让人根本看不出他的真实性格。
而2号陪审员只是在饮水机前接了杯水,仿佛周围和自己没太大关系。他是已经38岁的中年男人,戴着眼镜,小小个子,实则是有些害羞的人。
其余的人里,1号陪审员是会议的主席,但他只是个高中体育老师;5号是个年轻的机械师;6号是个普通上班族,33岁刚刚好;7号是销售员,还是个铁杆球迷,正急着去看球赛;8号正值壮年40岁出头,是个建筑师,非常理智;10号是个偏执的老头子;11号是个钟表匠,已经48岁;12号是个广告商,还带着一副黑框眼镜。
核对好人员,许凌也走到了会议桌首位,从便签本上撕下纸条,供投票用。
这时候7号陪审员来到了4号陪审员旁边,并拿出一盒口香糖,递了一片过去。
7号陪审员是位42岁的销售,不仅讲话声音大,还是个典型的球迷。这个角色,刘元交给了表演系一个体验派出身的老师来演,老师真人岁数比设定的还要小一点,但表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
燕来拒绝了7号的好意,导致7号只能将口香糖递给八号主角:“吃口香糖吗?”
冯志超笑着说:“不用,谢谢。”
7号接连被拒绝了两次,只能用力的嚼着口香糖,继续晃悠起来。而在镜头画外,没有被李心安的镜头拍到的6号有动静,发出了开窗户的声音,7号循着声朝着那边走去。
早有准备的李心安也控制着镜头,跟着他的行动,推进挪动。
“太特么热了,今天可能是最热的一天。”7号爆了粗口,还擦了擦额头的汗。
在他旁边的油漆工6号陪审员点着头,凝视着窗外,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下,不停的弄着窗户,想开窗,但却被卡着了,他一副恨不得砸窗户的样子,说道:“他们至少应该搞个空调啊,我之前坐法庭的时候就快热死了。”
这个时候李心安将镜头转向门口的警卫,他正拿出名单对着大家说道:“好了啊,人都到齐了,大家有什么需要的话,我就在门外,敲敲门就行。你们可以开始了......”
看着警卫出门,许凌饰演的主席,开始指引大家,一边说着规则,一边看着这群人自顾自的逼逼奈奈。
大家都说着自己的台词,而随着许凌的指引,大家这才朝着自己的位置上走去,陆续落座。
这期间,镜头一直跟在这些演员身上,来回挪动,借着演员的互动和走位保持着镜头的流畅性,展现着这些陪审员目前的亲疏远近。
冯志超饰演的8号离开窗户,李心安控制着镜头跟着他,最后固定在了会议桌位的方位,将整个场面都拍在画面内。
到此这个计划中的长镜头才算结束,没有任何停顿和卡壳。
负责掌镜的李心安兴奋到不行,心脏都跳到了嗓子眼,等这个长镜头拍完,他差点没叫出声。
就在他们想要喊卡的时候,却发现落座的演员根本没有停下来。
就连许凌也丢给了镜头外的袁浩一个眼神,制止了两人想要停的动作,更是直接带头开始说起了下一镜的台词。
而以刘元为代表的那群演员,也没有任何波动,就像是提前说好的一样,竟然接着演了下去。
众人开始了讨论,以一群人想要应付了事开始。
看着演员接二连三的开口,袁浩和李心安差点没骂出声,但很快两人也找好状态,赶紧扛着设备跟了上去。
“草!”
“艹!”
差一点,就差一点。
这个超出计划的长镜头的延续,差点因为他们两个松懈而中断!!
这要真的断了,他俩做梦都得把自己扇醒。
还好,昨晚讨论的时候,许凌就和他们说过这个可能的情况。
当时的两人都没当真,这种情况除非开挂,哪有可能实现呢,真的很不科学。
谁曾想竟然真的出现了。
袁浩和李心安各自庆幸,相继拿出了百分之一千的专注。
......
这十二个陪审员各有自己的职业与生活,他们当中有巧舌如簧的广告商、仗义执言的建筑师、正义勇敢的上班族、歧视平民的新贵族、追求真相的的钟表匠、精明冷静的银行家、只赶时间的推销员。
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说话的方式,但是除了冯志超扮演的建筑师之外,其余的人都对这个案子不屑一顾,在还未进行讨论之前就早早认定男孩就是杀人凶手。
“这分明是浪费时间!”
“既然都有罪了,还讨论啥?”
一切的证据都显示男孩是有罪的,大家觉得似乎毫无讨论的必要。
但第一次的表决结果是11对1认为男孩有罪,按照法律程序,必须是一致的意见、也就是12对0的表决结果才会被法庭所采纳。
首先站出来赞成无罪的是8号。
八号是位建筑师,他极其理智。
由于8号的坚持,也随着对三个关键证据的科学推测,赞成无罪的氛围开始在其他十一个陪审员之间扩散。
……
(8号陪审员缓缓举手。)
1号陪审团主席许凌,记下来八号的投票,并说道:“一票。好吧,十一票对一票。我们有结果了。”
看到有一个投无罪,即便是陪审团主席,也显得很意外,因为在他看来,那孩子就是有罪的,但身为陪审团主席,他没有影响他人投票的权利,只能嫣嫣然坐回原位。
10号陪审员偏执老头可没那好脾气,直接挖苦起来:“真特么闲的没事,怎么总有人唱反调。”
7号陪审员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说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8号建筑师知道这都是自己引起的,但他有必须这么做的理由,所以主动说道:“我觉得咱们该好好讨论一下。”
偏执老头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看看!大家看看!”
3号陪审员平日里没少应付这样的情况,他毕竟是管理送信员的小领导,所以他更多的是好奇。
他凑近建筑师身边,低声问道:“你真觉得他是无辜的?”
8号陪审员建筑师看了他一眼,并且看了嘈杂的人群,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
小领导不乐意了,蹙眉说道:“认真思考一下就明白了。我们都坐在法庭里,听到的情况是一样的。你可以发现,这家伙就是个危险的杀人犯。”
建筑师想急切反驳,但努力克制着自己,用着格外认真的语气提醒大家:“诸位!他才十六岁。”
3号不以为然地说道:“他已经够大了,拿刀子捅了他父亲。”
.......
很显然,第一次的投票结果,只有冯志超饰演的建筑师独立出来,他用一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态度,将所有想尽快摸鱼离开的人留了下来。
冯志超想要诠释的角色,和其他陪审员都不同。
他必须让其他人和观众都盯着他这个角色。
哪怕换个场景他都不需要这么认真,但面对人命的问题上,他必须认真,不然只要存在万一。
万一他们十二个人在某一天,都有‘杀人’的可能又怎么办。
或许其余人急着去看比赛,也有人急着去打牌,但这件案子还有很多疑点,而嫌疑人又是个小孩子,他必须让其余人也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这就是他要演绎的。
而他的这种认真,也得到了一位智者的认同。
刘元所扮演的9号陪审员,是个上了年纪,看明白了很多事的老人。
在以10号、3号、4号、7号为代表的的反对派,发表自己的观点时,9号陪审员第一个站了出来。
......
冯志超大声说道:“没人需要证明他没做,举证责任归于控方,被告人不必发言,这是他的宪法权利。你们应该听说过!”
2号中年男人表现的有些不安:“我当然知道,我明白这些规定......我的意思是———嗯,这个人有罪。”
“毕竟,有人看到他作案了。”
他说完之后,有些无助地环视众人,想要拉票。
那位送信员小领导拿起记事簿说道:“好了。这是我的看法,我对此案没有个人偏见。下面只谈事实。”
“先听听二楼那位老人怎么说,他家恰好在凶杀现场正下方。”
“凶案发生当晚十二点十分,他听到楼上房间传来激烈争吵声。似乎有打斗发生,然后他听到那孩子喊:‘我要宰了你。’”
他模仿的惟妙惟肖。
“一秒钟后听到有人摔倒,他连忙赶到门口,看到小孩匆匆跑下楼梯,离开了公寓楼,于是打电话报警。警察发现死者胸口插着一把刀。”
陪审团主席:“法医确定死者死亡时间大约在午夜时分。”
3号陪审员:对。这就是你面前的事实。你无法反驳事实,那孩子就是有罪。瞧,我跟其他人一样有同情心,我也知道那孩子只有十六岁,但他还是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7号陪审员:我同意你的看法,老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