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不知是从何时开始,这里从寥无人烟变得繁荣富庶,”(2/1)
沈思危在船上,不经意间往山上瞥了一眼,待收回了视线后,脑中乍然闪现出朝思暮想的那个人的面孔。
沈思危飞快地抬头望去,只一眼,他便确定那正是姜霓裳——
可她本该在京城,怎么会在这里?
沈思危欣喜若狂,他放下绳索,随即下船,往岸边游去。
海上的人影越来越近。
姜霓裳愣了一下,在看清楚是沈思危后,的确有那么一瞬间是欣喜若狂的,她从石崖上跑下来,沈思危亦加快速度淌水上岸。
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沈思危欣喜若狂,问道:“霓裳,你怎么在这里?”说着,他环顾了一眼岸上,最终目光停留在了一处,迟疑了下,道:“他们是谁?”
姜霓裳偏过头,道:“我们是一起的,昨天遇到了海寇,就逃到了这里,他还受伤了,已经发热……”
沈思危听完,走过去查看褚珏伤势,稍顷,笃定道:“天气热,伤口感染了。”
姜霓裳顿了下,问道:“思危,你有办法可以救治他吗?”
沈思危略一沉吟,说道:“嗯,船上有伤药,及时处理就可以了,你不要担心。”
.
在沈思危的帮助下,褚珏被抬进了船上的房间,沈思危让随行的医师为褚珏的伤口做了简单的处理,便出来了。
姜霓裳见他出来,问道:“他还好吗?”
沈思危点点头,道:“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等他醒了,注意伤口不要感染就行了。”
姜霓裳悬着的心稍微放下来一点,暗暗松一口气。
这些都被沈思危看在眼里,皱了下眉,终于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所想:“他是什么人?”
姜霓裳为难了一下,支支吾吾不肯说。沈思危心里发凉,正想开口追问清楚,这时,门外突然有人叩门:“沈百户,你在里面吗?”
沈思危收起疑虑,朝着门外道:“何事?”
士卒推门而入,走到沈思危身边,压低了声音说了些什么。
沈思危皱了皱眉,转过头对姜霓裳,温声嘱咐道:“你等我,我尽快回来。”
.
他离开后,侍卫进来道:“主子醒了,我们领回船,马上就走。”
姜霓裳点了点头。
等到认领回了他们的船,也未见沈思危回来,姜霓裳便留下口信,托一位士卒代为转达。
.
他们船上的水手,有的重伤,有的已经成了海上的尸体,姜霓裳看着别人搬尸体上船,带回去安葬,她脸色苍白,整个人浑身发凉。
船开动后,姜霓裳坐在病榻前,守着褚珏。
褚珏醒来时,望着床顶,问道:“我们现在在哪儿?”
侍卫回道:“主子,我们马上就要到澎湖了。”
褚珏转眸,看了一眼姜霓裳,问道:“你还好吧?”
他对女人并不陌生,在他的印象里,女人见到一只天牛都会吓到花容失色,何况是那日那样恐怖的场面?
姜霓裳轻颤着的肩膀,闭上了虚弱的眼睫,摇了摇头。
褚珏伸手,似是安慰地抚摸着她的头发。
姜霓裳从恐怖回忆中醒过神来,站起身,道:“你醒了?饿不饿?我去给你端饭。“
褚珏的目光简直要温柔到拉出丝了。
姜霓裳表情略僵了一下,她出了屋子,走在仍弥漫着血腥气味的甲板上,心事凝重。
.
一顿饭的时间过去,船缓缓地停稳在了码头上。
姜霓裳喂褚珏吃完最后一口蛋羹,收好碗筷,要送回厨房。
褚珏叫住了她,问道:“你和李墨是什么关系?”
姜霓裳顿了一下,缓缓说道:“他是我的未婚夫。”
褚珏目光阴鸷,皱了下眉,语气不置可否:“我会让他解除婚约。”
姜霓裳蹙眉,回过头问道:“为什么?”
褚珏不悦地道:“你不愿意?”
姜霓裳沉默一刻,最终认真地说道:“你是好人,我也很感激你,但除此之外,我对你没有别的想法了。”
说完,她不顾褚珏纠缠般的目光,急忙离开了这间屋子。
……
澎湖地方不大,鲜少听说有人居住。不知是从何时开始,这里从寥无人烟变得繁荣富庶,加上水路便利,靠近内陆,又临近西洋,到如今,不但户以万计,人口近十万,岛上东西南北都有几个村落。
岛上管理着岛上的行政、法律、军事的人,是大户郑氏郑芝龙。郑氏也早就将此消息通知了下去,否则任何陌生的船只都不可能进入到这片海域。
这天,他们终于等到了褚珏的到来,郑芝龙亲自带人来到码头上迎接。
何事让在府中养病的领主亲自出门,来到风大的码头上?
有好奇的人便也跟着围到了码头上,渐渐地,好奇的人越来越多,竟站了半个码头。
……
姜霓裳也不算没见过世面的人,但这样的景象,生平还是头回遇到。
而且,这一回,自己竟是那个那个被万众争相围观的人。
姜霓裳站在甲板上,看着这座东西延伸,形状狭长的岛屿,一时竟感发憷,一种不知该如何面对的局促之感。
“在想什么呢?”
褚珏不知是什么时候来到自己身后的,他嗓音清醇地问了这么一句。
姜霓裳盯着前面的景象,双眉紧皱,面上也隐隐地露出了不安之色。
“这里太陌生了。”
船渐渐停好了。
码头上也挤满了人。
到处都是人。
早就在一开始,姜霓裳就在猜测东番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看着站满了人的码头,心中诧异。
褚珏冷不丁地出声说道:“别多想什么了,我们到了这里就安全了。”
……
褚珏带着她一道下了船,和等候在这里的人说了几句,便上了一辆装饰过的牛车。并非岛上用不起马车,而是牛车行进速度舒缓,人坐在车上,较之马车要平缓许多,更受岛上有钱人的青睐。这也是为何派牛车接人的原因。
载着他们的牛车渐渐去了,身后那些人才渐渐散去忙农活。
姜霓裳问了声路,得知大概还要走半个时辰才能到,便转头看着路上缓缓而而过的路旁景物。
这里地处岛上边缘位置,虽孤悬海外,但岛上的道路和各种可见的农田已经修的十分完善。周围是排排规划整齐的低矮建筑,在地里侍弄庄稼的农夫到处可见,远处有一座百年大树一样高的灯塔,最顶端,有人在上面站岗。
当然,这些只是看得到的地面设施而已,但即便这样,也令人感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紧张和严肃,越看下去,这种压力感愈发强烈,和刚才港口那种就差敲锣打鼓的喜庆气氛迥然不同。
霓裳眺望片刻,收回目光,她不由得小声地问褚珏:“三公子,你还没有和我说呢,你来这里做什么?”
褚珏似乎有点出神,听姜霓裳问,只答道:“自然是有事要办,晚些你就知道了。”
没多久,就到了繁华不亚于江南的岛中心,最后进了一座像是衙门的府邸。
前厅有士卒站岗,后面是个占地很大,很宽阔的院子。
院子里似乎刚杀过牛羊猪,还残余着这些动物淡淡的气味。
原来是郑领主几天前就开始吩咐家仆准备珍馐美馔,新鲜食材了。
这里的人们看这食材,便是大户人家的年饭,想来也不过如此,知今年因了贵客到来,晚上能打上一顿牙祭了,无不喜笑颜开,一见买菜的船靠岸,纷纷上去抢着帮搬东西。料场的厨房里也热闹了起来,柴火烧的噼啪作响,猪头在锅里慢慢炖出肉香,刀啪啪地在案上剁着馅,大铁锅里不断传出葱花爆油的滋滋之声,食物香气飘散出去,老远就闻得到。岛上有些孩童,此刻闻着这香气,如何还等的到天黑,全都聚到了厨房前吞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