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同一条船上的人(1/1)

那方玉玺约有石榴那么大,远远观之,成色通透澄净,上方雕刻着几条精致的龙身,钩心斗角地缠绕在一起,拱着一颗传世夜明珠。

那是传国玉玺!

楚慕玉惊愕地捂住了嘴巴。

石廊中的阴影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温子美瞬间向楚慕玉的方向看去,眼中迸发出杀意。

他用轻功飞一般地落在了楚慕玉的身前,大手顿时钳住了她的咽喉。

楚慕玉低呼了一声。

温子美眸色微动,“是你?”

喉间的紧迫感让楚慕玉透不过气来,她瞪着眼睛,柔弱地拍打着温子美的手背。

温子美眸光幽深地看了她一眼,最终松开了手。

楚慕玉连忙喘了几口气,怯生生地唤了一声:“殿下……”

“你怎么会在这里?”

温子美沉声问道。

楚慕玉惊魂未定地站在原地,摸向自己的脖颈。

“我,刚才在此处散步,见殿下经过,一时好奇,便跟了上来。”想了想,还是不把天罡供出来了。

温子美微微眯了眼睛,怀疑她话里的真实度:“大晚上的,你在这里散步做什么?”

他眸子紧接着又暗沉了下来:“那甬道里的机关,你是怎么躲过去的?”

他的眼神如同钉子

一般扎在楚慕玉的身上,看得楚慕玉浑身不自在。

他看到楚慕玉脸上蒙着一块面纱,伸手过去想要揭下。

楚慕玉连忙捂住了面纱,侧过头去,慌乱叫住他:“殿下!慕玉被万泉县主刺伤了脸颊,还未完全恢复,无颜面对殿下!”

温子美的手停顿在空中。半晌,他的手指蜷曲起来,放弃了查看,背回了身后。

冰冷的嗓音又在这密道内响起。“你还没有告诉本王,大晚上的,你为何在此散步?还有,你为何没有触动机关?”

楚慕玉向后退了半步,将半张脸隐藏在阴影之中。

她说道:“今日虽然惩处了陷害舍弟的孙氏,但是孙氏乃是天河府尹之女,我害怕娘和弟弟遭遇报复,辗转反侧睡不着,是以……在王府随意逛逛。至于那机关,慕玉之前在书上看到过……”

温子美不由深深地看向了楚慕玉。

这女子屡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听闻今日白鹭闯入书房的时候,曾用刀袭击过楚慕玉。

才短短的半天时间,她居然还敢一个人在王府里面游荡,还真是好胆量。

温子美眼睛堪堪迷了起来,“天河府尹,你是担心他?”

楚慕玉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点

了点头。

“这天河府尹,最近正沉湎于一件大事,恐怕无暇顾及楚府这点小风波。”

掌上千金被打,能算是小风波?

那除非这件大事真的如同温子美形容的那般严重。

“敢问殿下,究竟是何大事啊?”

楚慕玉睁大了充满求知欲的双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子美瞥了她一眼,脸上仍有余愠:“你擅自闯入本王的密室,不知认罪,还在此问东问西?是不是觉得,本王太过惯着你,所以你如此胆大妄为?”

楚慕玉紧张地咬了咬唇,挤出一个灿烂的微笑:“嘿嘿,殿下说过要宠我的嘛。”

老祖宗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她希望老祖宗不要骗她!

温子美微微一愣,突然冷冷地笑了两声,眼神里闪过一丝狡猾。

“说得好,本王的确是要宠你。”

说完,他不由分说地提起楚慕玉颈后的衣服领子,将她提到了那间石室内。

石室里有着正常的房间摆设,虽然谈不上精美,却小而精致。

那张八仙桌上,正摆放着传国玉玺。

房间里本来只有着两盏昏暗的豆灯,此刻却被玉玺上的那颗大夜明珠照得满室通亮。

楚慕玉被温子美按在了椅子上,听他说道:“你不是好奇吗?这便是

本王从宫中偷盗的传国玉玺。”

楚慕玉两腿直发软,若不是此刻在椅子上坐着,恐怕早就晕倒在地了。

偷盗传国玉玺!那可是大罪!

温子美这会儿将事情告诉她,她不就成了同伙么!

楚慕玉立刻闭上眼睛,捂住了耳朵,自欺欺人地喊道:“我不听我不听!殿下快将东西收起来吧,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见!今天晚上,慕玉只是自己在花园里散步而已,才没有进什么密室!”

耳边传来一阵阴冷的笑声。

温子美攥住楚慕玉的手腕,强迫她放下来。

楚慕玉迫不得已睁开了眼睛,惑然地望着他。

温子美唇边的笑意冷冽,眼神阴森可怖地像是要吃人一般。

“这会儿才知道后悔,已经晚了。你我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他的五官在夜明珠柔和的光线下,通透俊俏,宛如谪仙。

可就是这谪仙一般的人物,却将楚慕玉拉上了一条注定没有回头路的贼船。

此刻她后悔极了,觉得自己根本不该跟着天罡到这里,更不该好奇地钻进了温子美的密道。

若是没有看到这传国玉玺的话,楚慕玉即便是帮助温子美说谎,或是帮他遮掩肩头的伤口,都可以自己

欺骗自己,那都只是路见不平的举手之劳罢了。

可是在传国玉玺的面前,她之前所有的举动,竟然冥冥之中做了温子美的帮凶。

没有什么比偷盗玉玺还重的罪了吧?

若是此事让任何一个人知道,温子美可能会被治一个意图造反篡位的罪名,她自己的项上人头也难保。

不仅如此,还会连累上楚家……光这就是四十颗脑袋。

楚慕玉想想便浑身发抖。

温子美悠然地看着楚慕玉,嘴角噙着一丝狂放的笑意:“怎么,怕了?”

楚慕玉深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紊乱的呼吸。她的眸子变得沉静,有如一汪平静的湖泊。

楚慕玉突然向温子美行了一拜,铿锵有力地说道:“慕玉替鱼渊国的百姓,谢过殿下。”

温子美眼中的戏谑顿时消失,眼中满是难以相信。

“你……”

“慕玉虽是自闺阁中养大,但也并非是愚痴之人。我也曾受过祖父教导,得知那传国玉玺的作用。税法乃是一国之本,焉能轻易改动?殿下在重建鱼渊国时所立税法,让国家迅速变得强盛,周围各国不敢欺辱鱼渊,乃是鱼渊国的大功臣。若是殿下要保住这税法,保住民生,慕玉只有钦佩,岂会言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