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张亮为何(1/1)

多年前,程知节因背了人命官司,差点丢了小命。

隋炀帝修水利、建东京、三征辽东,闹的盗匪横行民不聊生,他曾组织乡邻保护百姓。

当初的那个程知节,现在还能寻得回么?为何如今身份变了,职位高了,初心却不在了?

罗士信的眼神,变得从未有过的清明。

想到长逝的故人,那道高大威武、为了袍泽血洒疆场的身影。

想到自己非但没能为恩重如山的将军报仇,反而加入敌营,这一刻,他无比厌恶自己。

想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想战死疆场,想伴同将军一道而去。

我的心,本该是什么?

想要什么?

封侯拜将?名扬天下?

还是清剿叛贼,还天下海晏河清?

问心观,问的是心,观的是界。

这一刻,罗士信好像悟了。

李绍恭的训话还在继续。

“林锦!”

“到!”

“你来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汉?”

“能上天揽月,能下海捉鳖。”

“还有呢?”

“打仗干架没输过,为了兄弟没退过。”

围观的瓦岗兵将悲恸欲绝。

不少兵卒都曾上过战场。

想到那些倒在敌人刀刃下的同袍,想到那些重伤垂危,被自己亲手送走的战友,忍不住泪流满面。

武器本该用来对付敌人,他们却用来送走战友,一张张鲜活而无助的面孔闪回,更多的兵卒呜呜抽泣。

“告诉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受虐?”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你们说的对,也不对,你们受虐,无非是想要活着而已,没什么丢人的。”

“可是,为什么要活着?

很多人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活着还需要理由么?

当然需要理由,如果活的如同行尸走肉,跟死了有何区别?”

“告诉我,为什么要活着?”

八百多名兵卒挥汗如雨,无言以答。

看热闹的兵卒,同样沉默不言,活着还需要理由?

他们只知反抗是因为活不下去,至于为何要活着,却是从来都没想过。

“既然都不知道,就让我来告诉你们;

你们活着,是为了让家中婆娘不改嫁,为了提挈子女不改姓,为了鳏寡老人老有所依,为了孤儿寡母衣食无忧;

你们活着,为了弱者不受强人压迫,为了官府不敢剥削百姓,为了世间的道义,为了生而为人的平等。”

李绍恭的话醒聩震聋,发人深省。

围观兵卒,眼神渐渐明澈,所有人心潮澎湃,情绪激昂。

为了家人活着,为了尊严活着,为了公平活着。

朴实无华的理由,士族门阀却不给他们,官府皇帝也不给他们。

所以,他们拿起武器反抗,反抗不是为了送死,而是为了更有尊严的活着。

斜斜夸夸的士卒不再嬉笑打闹,脊背佝偻的士兵直腰板,勾起初心的将领重燃碧血丹心。

“李将军,我想跟着你们一起训练!”

“我也想加入你们。”

“我们也想加入。”

李绍恭摊开双手:“没问题,随时欢迎加入。”

......

李密和瓦岗高层正在研讨如何布防,校场传来阵阵欢呼呐喊。

李密皱眉:“又是大雪龙骑?”

徐懋功微微点头。

李密有些头疼,大雪龙骑不知哪来的魅力,竟让那么多兵卒趋之若鹜。

这几日,李绍恭的小院俨然成为小瓦岗,大小将领甚至不来商议军机要事,找借口往那边跑。

最让他不能忍受的,竟然连王伯当都成为小院常客,王伯当可是自己的心腹中枢。

招揽李绍恭时的奋激早已不再,只剩‘棘手’二字萦绕脑海。

再这么下去,李绍恭兵不血刃,就能轻松控制瓦岗。

“魏公,好消息!好消息啊!”

“什么好消息?”

瘦高的男子从厅外阔步而来:“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魏公号召,前来投奔。”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元宝藏派亲信前来送信。”

“太好了!”

李密忖掌大笑,先得悍将李绍恭,又传喜讯,天时地利人和在他,何愁大业不成?

这日,听着校场吵杂声聒耳沸腾,李密心情烦躁,无心处理政务。

一旁瘦高的男子问道:“魏公可是为李将军所烦忧?”

瘦高男子名叫张亮,未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密以手扶额,轻轻按摩。

“魏公其实无须劳心,元宝藏不日前来投靠,想除掉那个黄毛小子,并不难。”

“休得无礼,李绍恭文韬武略,带兵有方,有大将之风,我专程邀请他上山,岂容你信口传讹?”

“是是是!”

张亮躬身道歉。

“如今王世充在洛阳集结重兵,虎视眈眈,瓦岗寨正是用人之际,李将军能力出众,必能独当一方。”

李密若有所思:“继续说。”

“李将军前几日分析,王世充想攻打瓦岗,大军必然途经焦作、荥阳;

荥阳目前还没驻守主将,何不让李将军率军前往?

李将军文韬武略,必能替我瓦岗守好门户。”

李密眼底的精光一闪而逝。

“传徐懋功、翟让、王伯当等将军前来议事。”

九月初三,武阳郡丞元宝藏率领数千兵卒来到瓦岗,李密再用高规格招待。

李绍恭的目光,从始至终环绕一人周围。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魏徵魏玄成。

魏玄成自少孤苦贫寒,早年出家为道,喜好读书,胸怀大志,他不畏强权,犯颜直谏,被李世民比做一面镜子。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玄成位列第四,是少数没参加玄武门之变,获此殊荣的贤臣。

李绍恭所佩服的隋唐好汉,瓦岗目前已占其五,苏定方、王伯当、徐懋功、魏玄成、刘黑闼。

别人都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李绍恭却在暗自琢磨,咋样才能把魏玄成拐过来。

九月初五,朝霞正浓。

瓦岗大小将领汇聚议事厅。

武将枕戈披甲,文官峨冠博带。

李密开门见山,把李绍恭前几日的分析复述一遍,转而询问众人,如果坚守焦作、荥阳,谁有信心?

各位将领各抒己见。

单雄信抱拳:“王世充来势汹汹,想扼守两城,非大将而不能,可让司马和懋功统帅一军,驻守一城。”

“另一城呢?”

张亮伺机反问,眼角似有若无的瞥向李绍恭。

李绍恭视若无睹。

他对张亮没半分好感,典型的小人做派。

张亮本效力于翟让,因不被重视,怀恨出卖对方,把翟让兄弟二人的对话,添油加醋泄于李密,以此换取自己的前程。

归降李唐后,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前期布局,被李元吉抓获,酷刑之下没出卖李世民。

他胸无点墨,才疏学浅,只因这一件事,被李二送进凌烟阁,真让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