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周建安接受了封王之事(1/1)
整个松江府,都陷入了一片欢声笑语之中。
因为就在威武军将领们册封大典的第二日,一则消息不经意之间便传了出来。
朝廷对于靖国公周建安的封赏,已经下来了!
要知道现在的周建安头上有诸多的头衔。
那些官职,自然是动不了了。
所以能动的,也只有一点了。
那就是爵位。
现如今的周建安已经贵为国公,而国公之上的爵位之上的爵位是什么,所有人心中都非常清楚。
自从周建安来了松江府以后,松江府也几乎是一天一个样,而直接受益的人便是整个松江府的百姓、
而这一切是谁带来的,他们更是心知肚明。
若是靖国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朝廷若是将松江府当做是靖国公的封地的话,那这对于整个松江府的百姓们来说,才是真正天大的喜讯。
跟着靖国公,有肉吃!
城中百姓激动,军营中的将士们更加激动。
说实话,虽然现在的靖国公爷如日中天,整个大明也几乎没人敢得罪于他。
但是在众将士们的内心深处,其实还是有些惶恐的。
尤其是那些将领们。
毕竟周建安再怎么厉害,再怎么强大,但是他现在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国公而已。
万一,如果万一,周建安出了什么事的话····
他们,又该如何抉择。
跟着靖国公,名不正,言不顺。
可若是不跟,朝廷也不可能接纳他们。
难道真的要威武军走上那一条路吗?
其实在坊间,早就有过周建安欲要将大明取之自立的传闻了。
什么周建安培养威武军,为的就是皇位,为的就是江山。
而这种传闻,其实也有很多人信,但是唯独崇祯和威武军的将士们是不信的。
崇祯不必多说,他可是早就已经将周建安视为了大明救星的存在。
即便是周建安真的说让崇祯让位给他,恐怕到时候崇祯比谁都要高兴。
他很清楚,大明若是交到周建安的手里,绝对会比在自己的手里要强盛的多。
也更加容易接近周建安跟他说起过的那个日不落王朝、
况且,周建安本名不姓周,而是正儿八经老朱家的人。
虽然他们之间的血脉已经稀薄到了几乎没有了,但是周建安老朱家的身份那是不可磨灭的。
就这一点,崇祯让位他就没有一点的疑虑。
至于威武军的将士们为何不信,这就更简单了。
他们几乎从参军开始,见的最多的人,其实并不是周建安,甚至不是军中的将领们。
而是崇祯!
没错,就是崇祯。
周建安将崇祯的画像挂在了很多地方,在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还会进行一些思想上的培训。
而周建安从来都没有将朝廷和威武军分开,在威武军的军规之中,也直接规定了皇帝才是威武军的最高领袖。
所以威武军将士们对于朝廷的忠心,那也是日月可鉴的。
对于谣言,他们可以选择忽视。
但是对于事实,他们却逃避不了。
可若是周建安册封王爵,那么很多情况就直接迎刃而解了。
外面十分热闹,人人都在议论,而作为旋涡的中心,靖国公府内却有些平静。
周建安看完密信之后,仍旧是久久不能平息。
他有些幽怨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老丈人。
封王这么大的事,居然到现在才告诉他。
之前虽然有风声,不过一直也没定下来,他还专门给崇祯写过密信,让崇祯暂缓封王之事。
王爵,说实话,倒不是周建安真的不喜欢。
有这个身份,说实话还是挺牛叉的,毕竟这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
按照周建安的功劳,这个王爵其实也早就该册封下来了。
而周建安之所以有些不太情愿的目的其实还是只有一个。
那就是时机不到。
现在的大明,虽然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千疮百孔的大明了。
农业在复苏,商业在兴起,军事力量更加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大明建国以来的最顶峰。
就算是大明初期,明成祖朱棣那会的军事实力,恐怕都已经没有现在强了。
内忧虽除,可外患犹在。
这里说的外患,可不是说什么建奴。
毕竟周建安的下一步计划就已经是将建奴这个称号彻底的消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他指的外患,乃是海外、
自从将郑芝龙赶下海以后,大明的敌人便已经从内部转换到了外部。
那些番人,也绝对不是好惹的。
他们的陆军实力虽然赶不上大明威武军。
可海军实力却远超大明好几条街。
他们现在跟郑芝龙眉来眼去,都打算趁着大明的水师还未发展起来之前谋求多一些利益,甚至是将大明水师扼杀在摇篮之中。
自从周建安回到松江府以后,他便下达了数道加强造船厂防御的军令。
从入海口至造船厂的航线上,周建安将御造总局造出的上百门重型火炮全部都布置在了这里,防范的便是郑家和番人们的战船。
虽然他们现在还未来,但是周建安有预感,距离他们大举前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自己若是封王,日后很多行动都会受到掣肘。
自己一言一行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自己也很有可能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同时兼顾政务,陆军和水师了。
这是周建安不想看到的。
看着他这副模样,卢象升也是微微摇头。
说实话,他看得出来,自己这个女婿对于这个王爵是真的一点都不看重,而不是装出来的。
曾经,他也想过,自己这个女婿要是真的想要将大明取而代之的话,自己该如何抉择。
不过现在看来,自己这个想法完全是多余的了。
君主的完全信任,甚至可以说是信任的有些过分了。
周建安也没有丝毫的兴趣,这种事基本上也不可能发生了。
“建安啊,这件事,其实是件好事,你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该为威武军的将士们好好想想了,你·····”
卢象升开始劝解起周建安来,而在他的一番劝解之下,周建安也是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之后便立刻让人配合礼部的官员,布置起册封大典的事来。
而五日后,崇祯的御驾便进入到了松江府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