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公子夭(1/1)

桃花夫人,伫立在息国旧地,曾经她与息侯共同生活的地方,于行将就木之际,是否回忆起自己这波澜壮阔的一生,我们确实不知。但翻开厚重的史书,从那些被遗忘的点点尘埃中,足以窥探到,曾经存在过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

幼年时期,她在流言蜚语中成长,出落得如同近乎妖冶的绝代佳人,时人称之为公子夭。早慧、聪颖、得体,是她的标签;谦忍、谋略、智绝,则是她强大的精神内核。

21岁1,远嫁息国2,成为息夫人。途中,遭遇蔡侯无礼之举,她曲意迎合,智出蔡国。在息国期间,她挂灯劝夫,施行善政,劝课农桑,忧国恤民,富有远见,夫妻二人伉俪情深,成就一时佳话。

22岁,楚国灭息,息亡入楚,成为楚夫人。为保息国子民,她忍辱负重,再嫁二夫;为报蔡侯计灭息国之仇,楚夫人三年不语,文王为讨欢心,出兵蔡地,俘蔡侯而归,囚至去世。入楚三年,诞下两子,生堵敖与成王。文王为其凿修桃花洞,时人尊称她为桃花夫人。她备受文王宠爱,成为文王贤内助,提出休养生息、储备人才、重视教化、严治后宫等建议。

30岁,文王去世。她历经二子相杀,悲痛欲绝。

33岁,辅佐幼子即位。历经八年子元之乱,除逆安邦,重视外交,选拔贤才,大赦天下,劝课农桑,大胆改革,为楚国问鼎中原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她还政于君。

王维有诗曰“莫以今日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息夫人、楚夫人、桃花夫人、——公子夭。

-----------------

公元前705年。金秋时节。

陈国都城宛丘,侯府之内。

一个仆人扔下手中扫帚,行色匆匆,自后花园一路奔至前堂。

“公子,后花园桃花盛开了!”

公子妫林闻之大惊:“眼下已然深秋,桃花为何绽放?”

恰在此时,又有一仆人急急忙忙跑来,神色中带着喜悦:“公子,夫人生了,是位女公子。”

公子妫林大喜过望:“哈哈,甚好,陈国又添一喜事。走,去瞧瞧。”

为什么说“又”?

原是同年夏,陈国国君妫跃,乃是公子妫林的兄长,其夫人蔡姬诞下一子,取名完,即公子完。

国君妫跃欣喜异常,特邀旅居陈国的周王朝太史,为公子完卜筮。

周史通过大衍筮法3,得卦象为“观之否”。繇词曰:“观国之光,利于宾于王”。

周史答曰:“陈侯,此为大吉!”

数百年后,卜卦预言果然成真,公子完逃到齐国,改名田完,即后来的田氏代齐先祖。

妫林来到北堂门前,便已听到“呱呱”的啼哭声。

“父亲,母亲又给我生了个妹妹。”

一个小姑娘从房内跑出,拉着妫林的衣袖,在他的耳边小声说:“阿翁,母亲可能生了个怪物。”

妫林微微蹙起眉头,脸色愠怒,声音生硬:“阳儿,不可瞎说!”

妫阳也不恼,催促着父亲妫林:“真的,您快去看看。”

屋内一众女婢,见妫林脸色铁青而入,皆吓得不敢言语。

稳婆颤颤巍巍走上前,将怀中女婴交予妫林,声音颤抖:“公子,这是女公子。”

妫林接过婴儿,正眼一看,只见女婴额头处,竟有一个桃花形印记。随即,妫林想起仆人禀告说后花园的桃花突然盛开,心头顿感不详。

那个时期,诸如额头印记等胎记,或者天生异象,皆被视为不祥之兆。

妫林来到门外,大声呼喊:“郑奴,何在”

“奴才在。”

一个仆人火急火燎的跑来,正是报告后花园桃花盛开的那人。

妫林问道:“后花园桃花可是盛开?”

郑奴坚定回答:“公子,是真的,满园的桃花都盛开了。”

“走,去看看。”

妫林将女婴交回稳婆手中,带着一众火速赶到后花园。

只见满园桃树,光秃秃的桃枝上,挂满了桃花,更有桃花骨朵争相竞放,色彩鲜艳,草木繁茂,不弱于春日的桃花,甚至更胜一筹。

众人皆感惊异:“这是怎么回事?”

“如今已经是深秋了,桃花为什么会盛开?”

“难道和新生的女公子有关?”

“天生异象是为不祥之兆。”

妫阳也在一旁说:“我就说嘛,这肯定是个怪物。”

妫林怒喝一声:“放肆!若再有谁敢谣传,定严惩不贷!”

众人当即噤若寒蝉,不敢再言语,只是眼神里满是异彩。如此奇异的事情,必然传的满城风雨,成为陈国上下一时的谈资。甚至,传到邻国也极有可能。

妫林拂袖而去,临走时喊道;“郑奴,速去请周太史来正堂。”

半刻钟之后,周太史在郑奴的引路下,来到正堂。只见妫林坐立不安,神情紧张,脸色铁青,手指紧紧握着,指节微微泛白。

周太史双手作揖:“太史周,见过公子林。”

妫林收敛神情,连忙还礼:“太史客气,请上座。”

见二人落座,仆人上茶,随后悄悄退出。

“公子林,本太史在来的路上,已然听说女公子一事,确实颇为古怪。”周太史说着,从随身携带的包裹取出龟甲和蓍草。“额头桃花印记,满园桃花盛开,如此异象,前所未有。”

“烦请太史卜筮一二,以解本公子心头之惑。”妫林再次作揖。

周太史亦起身还礼。

“夏初时节,太史曾为陈侯跃之子公子完卜筮,所卜得之“观之否”卦象乃大吉之兆。今日恳请太史再卜一卦,林,将感激不尽。”妫林态度谦和,语气诚恳,但言语间依旧有些急切,眉头紧锁。

“公子且放心,本太史自当竭尽全力。”

据《筮仪》4记载,在进行大衍筮法之前,筮者需沐浴焚香,致敬上苍鬼神,而后默念一段“假尔泰筮有常”之语,同时将一束五十根的蓍草,在香烟上逐一薰过。

周太史依礼做完应有仪式后,从五十根蓍草中取出一根,作为“体”,余下四十九根则为“用”。经由“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营而成一变,三变成一爻,七十二营、十八变,最终卦象方成。

妫林只见周太史手中蓍草上下翻飞,口中念念有词,手上在竹简之上记录卜筮数字。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周太史完成卜卦,只是脸色有些古怪。

妫林立刻询问:“太史,可是有结果了?”

周太史点点头,沉思了片刻,说道:“此卦似凶非凶,似吉非吉。”

“此话怎讲?”

“依卜筮结果而言,此乃凶卦。女公子一生命途坎坷,多次迁徙他地,于异地而终。一生与四位男子有所牵扯,其中两位明显,两位隐晦。但是......”

妫林忙问:“但是什么?”

“卦中隐约有富贵之象,不知从何处显现,着实费解。”

“故,此卦非吉卦。”

听到此,妫林激动的心瞬间平静了下来,眼神中已是一片幽深,思绪飞向远方。

妫林回过神,站起恭敬作揖道:“多谢太史卜筮,林感激不尽。”

周太史起身回礼道:“公子客气了,此乃本太史分内之事。”

妫林再道:“此凶卦可有解法?这是林之二女儿,劳烦太史依据卦象赐名。”

周太史推辞一番,妫林执意请求,只好为其取一名:“夭。”

妫林心生疑惑,问道:“‘夭’字何解意?”

“《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今女公子天生异象,额头桃花绽放,后园桃花盛开,近乎于妖。故取‘夭’,中和卦象,以保大吉。”

妫林欣喜道:“甚好!”

于是,公子妫林之女,得名“公子夭”。

-----------------

备注:

1.根据《礼记.曲礼》:男子二十而冠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周礼.地官.媒氏》: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2.一说出嫁,二说归宁省亲。笔者认为《左传》庄公十年中记录“于归”二字是出嫁之意。

3.出自易传《系辞》: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lè)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4.出自朱熹《周易本义》中《筮仪》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