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3章 百官大会(1/1)

今天之后,距离东都昭告百官的大会仅剩下两天了,张富也是频繁的和宇文恺沟通,并且嘱咐他一些在大会上的注意事项。

毕竟宇文恺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多高官的大会,又是一个改变国家政策走向的大会,难免会有些紧张。张富能做的就是尽量给他鼓舞,让他安心,好全身心为大家讲解自己的规划。

除了言语上的鼓舞之外,张富还亲自陪着宇文恺,带着冯道等人,一起坐着马车围绕洛阳城转了一圈,研究具体布局和规划。特别是在原来的东汉皇宫旧址那边,宇文恺都足足对着一堆‘废墟’研究了大半天呢。

而后面宇文恺也是不负众望,连着加班了两天两夜,在大会召开前夜,终于将洛阳东都的重新修缮方案给了出来。最让人称奇的是,他这份方案还不是简单的修建旧都,而是涵盖了整个洛阳的修建方案!

大到旧都的修缮,宫殿、寝宫、祭坛、太庙等皇室必用的宫宇修建;小到仓储漕运、猎场花苑的一些供皇室娱乐场所的修建规划;甚至还有关于城墙加固、护城河的重修等防御措施也已经规划好了……

写完之后,宇文恺才稍微休息了一两个时辰,一大早就先去找太子,分享了一下自己的方案,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不。

在百官大会召开的当天早上,张富起了个大早,他要穿上久违的正规朝服了——张富一边换衣服,一边听冯保朗读宇文恺的方案,直接给他震惊到了。

这尼玛是一个人只用了两天多的时间可以做好的方案?还这么详细,细节到皇家园林的规划都做好了!这还只是宇文恺初到洛阳两天的成果,这难道就是智力高达98之后专业能力吗?这也太变态了!

要不是突然给宇文恺拐过来,光凭借现在蜀国的官吏们,没有俩仨月,方案都做不出来的!

“牛逼,我真是找对人了!”张富听完后只有这一句话,然后补充道:“我没有任何要补充的地方,你这个也太详细了,待会你就给大家详解一下,我估计满朝文武都会被你震惊到的!”

宇文恺还很谦虚:“太子,这只是初稿,肯定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各位大人一起集思广益;具体的数值丈量现在还没开始,我上述写的也只是大概意思……”

“好好好,安乐啊,有你,洛阳城我可完全放心了。你也不用紧张,待会朝会之后,我也会隆重介绍你,顺便让所有官吏都全力配合你,接下来,你的任务优先级高于一切!”

“臣,定当万死不辞!”

雍凉司百官大会,还有一种另外的意义,类似于朝会。因为在外的各地郡守不是京官,也很少参加中央朝廷的大会,每年大概有三五次机会要到成都去面圣,一次去几天,统一说一下这几个月的政务情况等等。

这次在洛阳召开的百官大会,就是面圣的朝会,只不过不是皇帝张鲁召开,而是太子张富召开了,除了人和地点不一样,其他都一样,规格礼制都是很高规格的,要按照朝会的形式去走的。

天还没完全亮,洛阳府衙临时议政殿的门口,已经站满了人,文武分立两侧。

随着吉时到点,太子的执笔太监冯保对着外面大喊一声:“宣诸文武爱卿进殿……”文武百官排着顺序,挨个进入洛阳临时的议政殿里面……

在这个临时大殿内,居中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龙椅,这就是皇帝的专属位置,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然后在龙椅左下方,又安放了一座龙椅,规格和大小都要比正上方的要小很多,这算是储君同朝时候的位置。

理论上来说,张鲁不在洛阳时候,张富是完全可以端坐皇帝之外的,毕竟他是张鲁钦定的常务副皇帝兼军事负责人,外加一个总领东都所有军政。简单来说,就是蜀国另一个皇帝了,他坐在主位龙椅上是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吧,张富还是很恪守父子之礼的,还是在旁边新增一个储君之位,并且不管张鲁在不在洛阳,他都坐在次位上,绝对不去主位。在张富心里,他真的不是特别在乎主位还是次位,这是发自内心对父亲的尊重。

这几年张富在洛阳举办的全体大会也没有几次,但是殿里面的东西倒是需要准备好。后续随着重建皇宫之后,这个设殿依旧会搬到新的议政殿里面,这是张富恪守礼制的一个象征,也是他对父亲尊重的象征!

张富已经端坐在侧面的龙椅之上了,他默默打量着下面的人,有几个他之前倒是已经见过,毕竟这些大官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大老远进京(洛阳)了,可不待带点特产先到东宫问候一下太子,唠几句闲话呢……

文臣一列,最前方站立的是司空杨彪,这个是吉祥物官职,永远会站在第一个,不用过多介绍。

第二个人,是尚书令法正!没错,这次张富的真左膀右臂法正也从荆州大老远来到了洛阳,就是为了支持太子工作,虽然他来不来都行,但他担心太子安排不到位,也专程过来了,前天刚到,就和太子彻夜同醉了……

法正之后,就是从成都派来的吏部侍郎魏徵,他是京官,地位还是挺高的;再往后就是各地有实权的刺史了,从前到后分别是:司州刺史冯道;雍州刺史黄权;凉州刺史钟繇;再往后就是各州的别驾、从事如许攸、杨国忠等人。

最后面就是各地郡守了,如杨阜、杨士奇、张既、杜畿等人;(蜀国现在有很多太守都是武将兼领的,一般都驻扎有重兵,这些人就站在了武将一列。)

文官这里基本上该到的都到齐了,除了一个西域刺史裴炬没有过来,主要是太过遥远了,来一趟都赶不上开会,张富就没让他大老远折腾。

另一侧武将一列,最前面的人毋庸置疑就是雍凉元帅徐达了;然后是前将军马超,他的副将史敬思和马岱都在外领兵,没有过来;后续是镇东将军杨志、镇北将军张合,戚继光,后面就是一些杂号将军了,林冲、秦明、董平、郭子仪等新老将军都在后列……

正常上朝流程是,议政殿有一个后室,后室可以链接到皇帝的寝宫也就是内宫里面,皇帝会在此歇息或者晚会儿来,等到大臣到齐之后,皇帝再从后室走出来。反正不能皇帝先到主动等别人,太掉价了。

不过由于洛阳的议政殿很简陋,这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没有,张富也没那么大架子,早早就坐在殿里面等着了,其他官吏则是要等到时辰到,才能有序进来,然后在冯保的安排下,一起行礼……

礼毕之后,张富也是简单和众人寒暄了几句,就开始进入了正题:“诸位文武大人,想必也很多人已经听说了我召集大家来洛阳的目的了。在这里,我就正式告诉大家!”

“在一个月前,父皇从成都发来诏书,以后要将洛阳当做东都,蜀国日后将施行双都并行制,成都自然就是西都了。东都主要包含司州、雍州、凉州、西域等地,由我长期坐镇东都!”

“咱们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洛阳成为东都之后,在场的各位可都会从中得到好处,从边关摇身一变,变成了京官。所以,今日我需要各位积极谏言,为重建洛阳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