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皇宫揭不开锅了?(1/1)
辰时正刻。
太极殿广场,散朝过后三十几位文武大臣将蒸汽机和碾米机,围得水泄不通。
嘈杂的议论、赞叹声此起彼伏。
广场一侧晾晒着小麦,应该是昨晚已浸润四个时辰以上干燥麦粒。
观察殿前持戟侍卫,只见侍卫左手持戟,预示着李世民此刻在太极殿或御书房。
避开围观群众,苏尘径直踏上太极殿门前石阶。
“参见侯爷!”殿前侍卫一如既往恭敬的向苏尘行礼。
苏尘微笑招手回应进入大殿。
空荡的太极殿只有十数名内侍,李世民应该在御书房。
“玄龄,待午时过后麦粒晾干试得磨面成果,即令太仆寺调派吏员于东市置办机米厂!”
“米面加工费用,每石收取……”李世民话语停顿,目光看向书房门口。
“陛下,我来了!”
“各位早啊!”
苏尘走到御书房门口,听到李世民正向房玄龄安排机米厂事宜。
夏季到来,李世民与大臣不再跪坐议事,坐到书房陈设了靠背椅区域。
李承乾、马周以及长孙无忌、房、杜、魏,神态和转头的频率出奇一致。
纷纷侧目‘审视’着装怪异的苏尘。
众人眼神中有羡慕、惊疑、不解,各不相同。
“各位,今天挺凉快的哈!”苏尘得意的揪起短袖领口处抖擞几次,从众人面前慢慢走到李承乾下首位坐下。
李世民轻蔑的笑容抽了抽嘴角,似乎从苏尘口中听到‘今天挺凉快’,不下三次。
“陛下,借报纸一观!”苏尘刚坐下又起身,走到李世民书桌前随手拿起一张报纸。
“放下!”李世民淡淡开口,拿起另一张报纸递给苏尘。
长安日报每天会报导,前一天有关渭城天花疫情的最新动态。
“多谢!”苏尘接过报纸退回原位,默默看着有关天花疫情的版块内容。
咸阳西郊小赵庄目前出痘病患一百一十四人,其中重症密布脓疱患者二十七人。
重症而亡两人,累计自愈康复五十六人,昨日新增一例高热病患。
天花病毒一旦感染医药无效,轻症多数会在疱疮出现后半月之内自行痊愈,年老及年幼重症病例死亡概率较高。
若为逆症疱疹呈紫黑色,致死率高达三成。
庙前刘家屯形势尚好,连续数日不曾出现新增病患,已感染的多为轻症且逐渐自愈中。
御书房寂静无声,只有苏尘手中报纸偶尔发出蟋嗦声。
快速看完疫情相关报导,苏尘将报纸放回李世民书桌,其它之事他不懂也不关心。
苏尘坐回李承乾旁边,无所事事东瞅瞅西看看,目光不经意间与李世民撞上。
大方又不失礼貌的回以微笑。
李世民脸上扯出一丝笑容,抬手指了指,“小子,机米厂一事……你来安排!”
苏尘想了想,起身拱手一礼,“好的陛下!”
李世民再次抬手虚按,示意苏尘坐下说话。
苏尘点点头,坐下后身体向李承乾倾斜,“大……太子,听说长安城有两家官方水磨坊,是不?”
“正是!长安、万年二县各一处!”
长安城下辖两京县长安、万年以朱雀大街为界,两磨坊直线距离大概六里地。
苏尘又问:“水磨坊大不大,能不能放下蒸汽机和六台电机设备?有没有宽阔室外空地?”
看出李承乾脸上的疑惑,苏尘解释道:“蒸汽机一小时烧煤至少六百斤,一天按八小时计算,那就是将近五千斤煤炭。”
“昨天广场运煤的马车,我估计一车最多也就一千二百来斤!”
“机米厂最少要储备十天的煤炭吧,每天派车队去炼铁厂拉煤时间太赶,所以囤煤场地要大!”
“对了,忘了跟你说!我认为将原有水磨坊,改造成机米厂更省事!”
“大舅哥你认为咋样?”
“呃~这个……”李承乾被苏尘的提问难住了,身为太子他没有去过水磨坊。
苏尘一眼看出李承乾和自己一样,应该不知道水磨坊具体情况。
“苏小子,万年县磨坊河渠四周相对空旷,可另行搭建机米厂房舍!”房玄龄在李世民的示意下出言提醒:
“原有水磨坊悬架于渠漕之上,借助水流之力推动石磨,因此无法改建安放蒸汽机!”
“长安县磨坊大抵亦是如此!”
苏尘点点头,“也行!那就在万年县新建一个机米厂,砖房记得多开通风口就像铁匠铺一样,机米厂灰尘很大工人也要戴口罩!”
思索几息,苏尘继续说道:“机米厂前期最好固定每个月的初五和十五开机,尽量集中加工稻谷和小麦,这样会节省一些煤炭,提高效率降低能耗!”
李世民颇为赞成苏尘的提议,满意的点点头,“哈哈哈……此案甚好!”
看向房玄龄吩咐道:“玄龄!机米厂之事,尽依方才这小子所言!”
房玄龄拱手恭敬应答,“臣遵旨!”
“小子!朕打算城内贴出告示,五日之后朱雀门外公开展示蒸汽机碾米磨面,你以为如何啊?”
李世民将刚才与众人议定之事告知苏尘。
“很好啊!”苏尘想也不想重重点头,并提议:“陛下还可以让城中百姓从家里挑一担小麦,或者家中有稻谷也可以取来免费加工!”
李世民脸上笑容收敛,问道:“如若全城百姓每户皆挑来一担稻麦,你将如何应对?”
“呃~陛下说的也对哈!在下考虑不周,见笑,见笑!”苏尘尴尬的拱了拱手。
房玄龄四人立即起身,异口同声恭敬拜道:“陛下,臣等家中尚有余粮,可用于向长安百姓展示神器之能!”
苏尘见此大呼神奇。
这种话术,不经过提前彩排也能统一口径,真乃神迹也!
贞观朝的大臣真是两袖清风,家中尚有余粮也说得出口,好像皇帝发不出俸禄一般。
“不必了!”李世民嫌弃的扫了一眼四位帝国顶梁柱石,摆手打趣道:“朕……内府米缸已见底,急需补充米面!”
李世民说归说,神态语气已默认四位大臣的提议。
苏尘挠了挠头,不知皇帝与四位大臣唱得哪出戏。
皇宫揭不开锅了?
还是李世民嫌弃他吃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