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眼光放远些(1/1)
“吁~!”
不到两刻钟。
长乐公主从明德门外纵马疾驰,绕行至长安城西面金光门。
金光门位于皇城朱雀门外东西向横街的西边,李世民若从西门出城必经此处。
高新大道直通城门,道路宽四丈两侧分段铺设路缘石,防止马车上下受阻。
“七点五十五分,还好我们提前到了!”
苏尘翻身下马看了下手表,将长乐公主扶下马。
“小五,知道咸阳往哪个方向走么?”
长乐公主牵着流星和苏尘离开城门口,此时段有不少进出城的行人商旅,人来人往车马交错。
“你忘啦?”长乐公主看向苏尘眨了眨眼,提醒道:“工业园区就在咸阳县境内,去年我们去了呀!”
“对,对!我想起来了,哈哈哈!”
苏尘连连点头,脸上没有一丁点的不好意思,随手从长乐公主手中夺过缰绳。
长乐公主脸上带有些许嘲笑的表情,看向苏尘抿嘴轻笑。
“再笑,休怪本侯爷对你不客气了哈!”
两人顺着高新大道越走越远,距离金光门百米左右。
以致李世民一行十几人来到城门外,误以为苏尘误了时辰尚未来到会合地点。
李世民一身富商装束,魏征、户部、财政部、教育部几位大臣随行,还有十六名金吾卫。
“此处不便停留,前方等那小子!”李世民四周环视一圈,只见来往商旅未能发现苏尘的身影。
“陛……”李君羡骑在马上伸长脖子四处寻找,果然发现了鹤立鸡群的白马流星,正晃悠悠向出城方向远行。
“掌柜的,苏公子在前方约百步!”李君羡只看到高大的白马,没有看见走在前面牵马的人。
李世民轻甩马鞭,驱马而行,“哦?~驾!”
偶尔几个路人侧目看向苏尘与长乐公主,家丁仆役竟敢不分尊卑与富家小姐并肩而行。
“对了!秦始皇的咸阳宫如今还存在么?”
长乐公主警惕看向对面行人与身后,好像很怕被人听到苏尘的问话内容。
轻声细语道:“秦末项羽火烧秦宫,大火三月不灭!秦时咸阳宫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只剩残垣断壁向世人诉说当时大火的猛烈!”
百姓通常很忌讳讨论与皇帝有关之事,哪怕只是历史中的帝王亦是如此。
“哦~这事我知道一点点,我以为项羽只烧了阿房宫!”
长乐公主向苏尘靠近一些,小声而又郑重提醒道:“今后切莫大庭广众之下谈论古今帝王有关之事,以免招惹事端!”
“这么严重?会被人举报……咔!”苏尘煞有其事比划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长乐公主嗤笑一声,习惯性的想要抱住苏尘的手臂,当看到苏尘一身家丁装扮立即收手。
若当真挽着苏尘的胳膊而行,搞不好明日长安日报便有头条新闻:
某大户小姐与家丁有染,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举止亲昵!
苏尘和长乐公主慢悠悠牵马而行,丝毫不曾察觉李世民已经来到身后侧。
“呃~我们好像走得太远了,等会你爹来了见不到人,还以为我们迟到了估计又要破口大骂!”苏尘抬头看向前方越来越少的行人,停下脚步打算往回走。
“嗯!父……皇!”长乐公主点头轻‘嗯’,转身就看了李世民骑马跟在流星侧旁。
听到长乐公主喊出父皇,苏尘转身看去,咧嘴一笑:“嘿嘿陛下,我们没迟到哈!”
李世民面带笑容点点头,“嗯,上马!”
“好嘞~!”苏尘纵身上马将流星驱至路边靠近路缘石,好让长乐公主垫脚上马。
向长乐公主伸出一只手,“小五,上!”
这次苏尘坚决不让长乐公主坐‘驾驶位’,太跌份!
“嗯~!”长乐公主踩在路缘石,脚踏马镫握住苏尘的手顺利上马。
李世民打量苏尘和长乐公主一眼,嘴角扯出一丝微笑,“来此多久了?”
“没多久,不到一刻钟!”
随即李世民看向长乐公主,收敛笑容严肃发问:“今日周一,学校无课?”
长乐公主吐了吐舌,转过脸将脑袋紧贴苏尘后背,轻轻扯了一下苏尘衣袍。
“陛下……掌柜的!小五和别的老师换课下次补回去就是,不算逃课!”
“哼~时辰不早了,驾~!”李世民轻挥马鞭率先驱马而行。
李君羡向苏尘抱拳一礼,紧随李世民身侧。
苏尘拱手向魏征几人问候,“各位早上好啊!”
“早上好!”魏征四人还礼后追上李世民。
“驾~!”苏尘和长乐公主落在最后面,长安城距离咸阳郊外农田仅三十余里。
五分钟过后,下了高新大道水泥路纵马驰骋。
长乐公主双手环绕苏尘腰间,嘴里不停嘀咕,返回长安时换她骑马苏尘坐后面。
……
“还别说,这天气出来跑马,还挺爽的!”
二十几匹骏马驰骋在田间地头阡陌小道,苏尘和长乐公主跑在最前面。
李世民此次出宫非正式视察,没有通知任务部门和地方官员,甚至不清楚咸阳县学校的学生在何处收割小麦。
“吁~小子,停下!”李世民几人在一块正在收割的麦田旁下马。
苏尘听到李世民呼唤勒马止步,“吁~吁!”
“陛下,你不会是想下地帮忙收割麦子吧?”苏尘下马来到李世民跟前,长乐公主独自骑在马上。
李世民望着田野间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脸上不禁显露难以抑制的笑容。
此行并非专程参观学生收麦,亲下田间地头看看刚种下去不到一个月的花生、玉米、红薯、贞观豆等作物,才是李世民出宫的主要目的。
原本四种作物播种时节略有差异,今年遇特殊寒潮,统一在四月中旬播种。
红薯较晚,五月初方才扦插种植完毕。
直播玉米长势最佳,不远处的玉米地长出的秧苗已有半尺高。
眼前的麦田约有五小亩,沉甸甸颗粒饱满的麦穗压弯了桔黄的麦杆,三人手脚麻利收割金黄色麦子,脸上喜悦之情绽放。
三人看上去像是老翁和儿子儿媳关系,收割五亩小麦三人至少需要五日之功。
微风拂过麦田,荡起阵阵金色麦浪。
李世民拍着苏尘肩膀,伸出剪刀手豪迈放言,“小子,不出两年,关中及河东将再无粮荒之危!”
苏尘拱手微笑一礼,竖起一根手指摆了摆,“小了!”
“嗯?”李世民疑惑皱起眉头,看向一旁的魏征求解。
魏征思索的面容轻轻摇头。
眼看李世民变了脸色,苏尘赶忙开口,“陛下格局小了,不妨把眼光放远些!据在下所知,江南道的水稻更容易普及种植!”
从林邑运回的约五十万石占城稻,江南道占了半数,其次河南、山东、河北、岭南均分。
一亩水田育秧只需三、四斤稻种,如若碍于当前农耕生产力低下,二十万石稻种可种植面积不可估量!
“哈哈哈!有理,有理!”
李世民闻言放声大笑,引得麦田三位农人直起腰身投来目光。
“陛下,你看那边插下去的红薯活过来了!”苏尘指着田间小道另一侧扦插的红薯秧提醒道。
“嗯,且去看看!”李世民点点头,把缰绳甩给李君羡步行向前。
长乐公主骑着马东看西瞧,无人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