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贤君圣明(1/1)
问责五师姐,宁云溪满以为大师姐意在,请五师姐设法,摆脱眼前困境,谁成想,考试突如其来。
她目色怔怔,语无伦次。
“这个……呃……我……”
一众同门,视线汇聚于她一人,目光灼灼,热切期待她的应对之策。
良久,不闻回应,纪翡燕眸色,霎时黯淡。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处理不了,往后遇到大麻烦,岂非更加手足无措?”
“我们教你那么多,你怎会全无进步?”
“我说话,太过温柔,不够严厉,你莫因此不当回事。幸亏二师妹不在这儿,否则,见你这般情状,她必定大发雷霆,不指斥你半个时辰,绝对停不下来。她严厉,可是出了名的。”
宁云溪羞愧难堪。
“是,谢大师姐海涵。”
“小妹并非半筹不纳,只因你们这样看着我,我心神惶惶,一时间,难以答对。”
纪翡燕横眉怒色,尤其严肃。
“既是这个原因,怎不早言?”
“请诸位,移目他处,不要看着小师妹。”
她稍稍收敛怒容,转向帝瑾王,恭然请求。
“微臣斗胆,也请王爷移目。”
纪爱卿威严,一如从前,颜瑜心有余悸,顺从一应。
“嗯,好。”
瞧着他们,有的移目,有的闭目,有的背过身去,宁云溪讪讪而笑,满不习惯。
虽陷另一种窘境,不过好在,比起方才众人凝视,她感觉轻松许多。
须臾,思得应对之法,她请诸位便坐随意,谦卑而道。
“前者,小住庄府,蕙儿表妹诉知,因得圣上宠爱,惹皇子皇女妒忌生恨,她深受欺负。一众皇子皇女,欺负方式各不相同,其中,当属十二皇女和十五皇子最狠心,几次差点要她性命。”
“皇上送来此二人,不一定是巧合,许是舅舅之意。”
“舅舅心意,不言而喻,希望我们借着此事,为蕙儿雪恨。”
“我预备,假作行刺痕迹,抢在皇上动手之前,以行刺太子之罪,处决二者。”
“如是,便不是舅舅故意败计,而是十二皇女和十五皇子野心勃勃,害得皇上计未展开,先行失败。”
“另者,皇上亦可归结为,北兆台众料定敌者意图,为了破局,引导皇女皇子犯错。”
“粗浅小计,我实卖弄,深感愧怍。”
见师妹怯懦自卑,纪翡燕适当,予以夸赞。
“一者,确保太子殿下安然无恙;二者,有助师舅取信皇上;三者,为庄三姑娘出气。”
“一举三得,计策尚可。”
刚夸完,她又问。
“可知,如何假作行刺痕迹?”
宁云溪回话。
“盛京南郊……”
商量完计策,纪翡燕择选合适之人,协助宁云溪,去往南郊施展计策,除掉十二皇女和十五皇子。
颜瑜担心兄长难过,事罢,转去兄长居处,圣明居。
经得允准,他走进兄长所在房间,问好一声。
“大皇兄。”
颜丹青笑容可掬,示意一请。
“皇弟来了,请坐。”
颜瑜接过奉茶侍女手中茶壶,拂手屏退左右,为兄长斟茶。
“小弟直言,或许莽撞,先请兄长宽恕。”
“兄长热情建议,却遭众卿拒绝,或许,心情不快。小弟挂心,遂来宽解。”
颜丹青端起点心盘子,全数置于皇弟面前。
“众卿自有道理,愚兄无有不快,请贤弟勿忧。”
他自愧弗如,轻轻一叹。
“唉。”
“适才,我便说,你是贤者,二皇弟偏要反驳。”
“而今,你看看情况,总该知晓,何为贤德之君,为何由你承继皇位。”
“众卿畏惧我,君臣之间,极难睦如一家;与你相处,他们方得自在。”
“皇弟仁爱,怀柔天下,名不虚立。”
颜瑜阐述己见。
“大皇兄不可这样想。”
“众卿何来畏惧?他们那是敬重你。”
“其众,与我相处自在,是因为我平时表现,多是平易近人。他们那般对待,不是心悦诚服于我,而是打从心底看不起我。”
“我若登基,肯定管不住臣民,天下必要大乱。”
颜丹青不以为然。
“二皇弟休得自谦。”
“我看得出来,他们就是心悦诚服。”
“旧年,我一出世,便被父皇册立为太子。芸芸多有议论,说我倚仗母后圣眷优渥,倚仗林族权势,不配高居太子之位。”
“我发奋读书,建业立功,与人亲善,恩施万民,历经十年,凭借自身拙才,勉强平息流言。”
“当时,我同你一样,深受臣民敬爱。”
“所以,我明白,什么是看不起,什么是心悦诚服。”
“一路回京,我闻晓你的惠民事迹,由衷感叹,贤君圣明。”
“你之胆识胆略,令我望尘莫及;你之奇思明策,我纵是研想一辈子,也想不到。”
“二皇弟,我所说,你之功绩超过我,并非客套话。父皇母后若在,如今心境,必然和我一致,皆为你感到自豪。”
颜瑜辩解。
“可是我……”
颜丹青板起脸来,威仪凛凛。
“住口,莫再推辞。”
“你只当是,为兄命令你,遵旨而行。”
颜瑜无可奈何,只好应下,想着到时候,请教小妹妹良策,怎么让出皇位。
“是。”
安慰得差不多,他转言,叙说另一件事。
“小弟有一想法,请示大皇兄。”
“高爱卿,于月盛星梁决战,为你舍命,壮举可谓感天动地。我意愿,追封她为正一品王主,谥号菡盛。”
他写下“菡盛”二字,请兄长过目。
“未审钧意若何?”
颜丹青惊惑。
“高爱卿?为我舍命?”
“哪位高爱卿?”
“月盛星梁决战,不是皇上携督护台之众,救我脱难吗?”
颜瑜愕然。
“啊?”
“这事,庄爱卿和苗爱卿没告诉你?”
“想来,事太沉重,他们不好说出口。”
落目“菡”字,颜丹青推测猜想。
“莫非是,高芙蓉爱卿?”
颜瑜点点头。
“嗯,是她。”
“你们年岁相当,身形相似,高爱卿代为赴义,敌众不易识破。故此,高爱卿英勇而去。”
颜丹青百感交集,内疚愧怍。
“高爱卿,何其忠义。”
“我无以为报,惟请皇弟下旨追封。”
颜瑜正容亢色。
“皇兄既无异议,小弟即刻着人拟旨,追封高爱卿。”
“待小妹妹计成,我便公示瑜旨,昭告天下,一者,正贤太子玉驾还京;二者,书文高爱卿无私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