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愿世界和平(1/1)
嘉公主降世的这一年,天下格局仿佛悄然翻覆,诸国皆逢大变。
西鲁贺楚新帝登基,一连推行数道惠民新政,革故鼎新,气象为之一振。其新政之要,略述如下:
一、牧政新章,畜养有依
旧时逐水草而居,今定轮牧之制。划分四季牧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循法度。又设官牧监,育良种、防疫病,牛羊驼马若遇灾疫,朝廷贷种补损,不使牧民流离。
二、茶马盐铁,市易有道
开放边境五市,降低盐铁、茶叶关税,允许中原商人深入草原,以绸缎、粮米易毛皮、骏马。严禁强买强卖,驼铃商队,往来如织,民既得利,国亦收税。
三、骑射立国,武备不弛
凡十五以上男子,需于官驿登记,每年春秋两季,聚集演武。优者赏牛羊、授弓刀,擢为“鹰骑”,准领饷银,边疆要塞,增修烽燧。
四、育才立学,渐启民智
于王庭设“草原官学”,聘汉儒与部落长老共授书史、兵法、律法。各部首领子弟,年满十岁皆可入学,优异者荐入朝中任职,渐融胡汉之界。
新政既行,草原大治。牧民得安其生,勇士得效其力,商贾得通其货。往日荒茫之地,渐闻诵读之声;穹庐之下,亦见炊烟安宁。西鲁国势,由此日升。
而西丹国中,小皇子元熙亦在嘉公主满月宴后不久,诏告天下,择吉日承继大统,再续国祚。
当烫金国书送至如羽手中时,她与成铉相视一笑,眼中皆有欣慰之色。
西丹小皇子能复国登基,其间浸透他们诸多心血,如今尘埃落定、花开果成,怎能不心生喜悦?
“一同前去观礼吧。”成铉轻声说道,目光穿过灼灼桃林,遥遥望向天边。
恍惚间,他仿佛又见漠漠黄沙之中,拜而阔临终时郑重托付的模样。
无论他作何感想,那终究是拜而阔与昭昭之间未了的因缘。逝者已矣,最后所托之言,他必得如实传达。
此行途经马岭峡,他们还要特地祭奠那些长眠于此的英雄。
苍山寂寂,流水沉沉,唯有心香一瓣,酒酹一觞,告慰英灵于天地之间。
一辆低调却难掩贵气的暗金色马车,缓缓驶离了南平国都。
车身流转着似有若无的金芒,并不张扬,却自有一派沉静的威仪。
此番随成铉他们护卫的,是戴踪——便是当年那个被唤作“阿三”的暗卫。
如今再见,旁人皆恭恭敬敬称他一声“戴踪大人”。
岁月淬炼,昔日那个瘦弱的年轻人,已挺拔如松,眉目间褪去了那种瑟缩的气息,添了沉稳与锐气,一路静侍车旁,俨然已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
而影月,此番却并未同行。
他正留守家中,专心——不,该说是“焦头烂额”地——陪着霜影待产。
虽非他生,他却紧张得坐立难安、如临大敌、手足无措的模样,惹得周围人皆忍俊不禁,私下笑言:“瞧影月大人那般架势,倒像是他自己怀了孩儿似的!”
马车不疾不徐地行驶在道上。
禾禾早已脱离了襁褓,如今能软软趴在爹娘肩头,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张望这个新鲜又神奇的世界。
行至马岭峡,举目远眺,峡谷尽头,那座巨碑依旧孤峭屹立于天地之间。
其形如一双奋力扬起的羽翼,仿佛蓄满了风与力,随时将要破空离去。
成铉一手抱着怀里这个软糯糯的小团子,另一手稳稳牵着如羽,三人沿着山路缓步走向丰碑。
石碑之上,字迹依旧清晰深刻,显然卢将军常派人前来打扫照料,不曾让英魂寂寞。
“愿你化鹏飞向远方,愿从此翱翔于天空之中!”
戴踪不知何时已采来一捧山间的野花,无言地置于碑前。花色朴素,却自有一份洁净与心意。
如羽凝望着碑上“翱翔”二字,一字一顿,声音清晰而稳:“如今仇寇或死或残,未死之人,也终得生不如死之果。血债已以血偿,请诸位英魂安息。”
此时,山风忽起,呜咽穿行于峡谷之间,似遥远而真切的回应。
如羽抬首之际,仿佛看见无数透明的身影自碑石中解脱而出,他们回头望向这片曾浴血奋战的土地,目光宁静,终是转身,缓缓归于长风与澄空。
她望向他们远去的方向,轻声低语,如同许下一个郑重的心愿:
“愿世界和平,永无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