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凉州(1/1)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到十一月中旬结束的时候。

皇甫坚寿终于回到了安定朝那,皇甫家的族地之中。

纪灵一个豫州人,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凉州的风情。

西出散关,往北而行。

人烟肉眼可见的减少,树林密布,白雪皑皑。

关中的平原到此戛然而止,留给人眼前的,只有巍然大山。

为了行军,队伍不可避免的拉长,人们踩在雪层上,留下咯吱的声响,和西北风相伴。

冬日的凉州寒风刮骨,骑在马上,风雪扑面而来,简直痛不欲生。

走了快一个时辰,眼前的大山还在眼前,驶出的关卡反而渐远。

纪灵回过头去看,散关在两座险峻大山的夹逼之中,如同一线天,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好一个凉州!

及至傍晚,走了整整一日的队伍,终于见到了村落,纪灵见皇甫坚寿和李家人停了下来,连忙赶了过去。

“发生什么事了?”

坚寿翻身下马,向身边的人询问。

“前边有人搏杀。”

正赶来的纪灵听闻此话,当即骑马掣刀,凑上前去。

老实说,纪灵一介游侠出身,也算是见多了生死,也是曾经一怒之下,宰了国相的狠人。

之后北上冀州,更是先登陷阵,接连打了几次凶战,手中的人命,少说也得有几十条了!

绝对不是什么没有见识的武夫。

但凉州这鸟地方的架势,他还真没见过。

眼前这个小小的村落,前后不过百余户人家,横竖不过千余人。

此时居然连家中的半大小子,妇人,都佩刀挟弓,对着几个逃窜的人影狂追不舍。

甚至有个大胖妇人,骑着一匹无鞍马,还似乎拉开了满弓?!!

他很怀疑,这还是大汉吗?

出了散关,给他直接干哪里来了?

坚寿从纪灵身后走了上来,拍了一下。

“不必看了,这是寻常的事情,逃跑的不是亡命徒,就是羌人。”

“凉州地势险恶,不像中原地产丰富,这里无论是汉人,羌人,氐人,想要活下去,都得先活着。”

纪灵下意识的一怔,他感觉,自己对羌乱已经错误的低估了。

……

没人是傻子。

这样的天气,北宫伯玉就算想要出兵,他麾下的胡儿,也不会同意。

作为跟随过段颎征伐多年的老人,北宫伯玉对凉州还是很了解的。

凉州有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陇西、天水、武都、安定、北地以及居延属国如此多的地区。

但真正汉人多于羌人的地区,只不过是天水,武都,安定,北地四郡。

其他地区,除了郡城县城,早就被羌人渗透的比筛子还严重了。

这些年,朝廷的赋税极重,羌人们本就比不得汉人富庶,更是被层层盘剥,天然就是作乱的土壤。

选在今岁冬日起兵,一来是很多羌人缺衣少食,劫掠能够直接缓解他们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便是董卓战败,让北宫伯玉立马嗅到了汉廷武备衰弱的信息。

带着段公昔日的部曲,居然输给了区区蛾贼,这样的战绩给了北宫伯玉极大的信心。

若是段公在,他一个湟中义从的统领,自然不敢犯上,但谁叫段公自杀了呢?

说到底,还是皇帝老儿自掘坟墓。

眼下他已经攻破了金城郡的护羌校尉营,顺手弄死了泠征一票人,只要风雪一停,他的兵马就可以顺势包围允吾(金城郡的郡治所,后文均以金城代替),斩杀太守陈懿,彻底拿下金城!

一旦有了金城作为立足之地,他往东可以串联北地郡的先零羌,往西则是湟中,届时以他和羌人的关系,足以拉起十万人的大军!

当然这种所谓的大军,都是些毫无训练的牧民,自然比不得正规军的战力,但用来攻城填线,充当炮灰,绝对是够用了。

“将军。”

风雪中,几个羌人哨骑匆匆而来。

领头的那人翻下马背,声音夹杂着风声。

“护羌校尉所属的司马回来了。”

北宫伯玉揪起对方的衣领,贴着那人的耳朵。

“皇甫家的小儿来了?”

“李将军派人传来了消息,说已经见到那人回了安定,只怕要不了多久便抵达汉阳。”

“汉阳……”

北宫伯玉扔开那名胡儿,大踏步的离开。

皇甫坚寿来的太快了些。

对于他来说,这绝对是个糟糕的消息。

湟中义从在汉廷的制度中,隶属于护羌校尉,所以,他起兵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死了自己名义上的顶头上司,泠征,否则这位他名义上的长官,始终在身份上保持着对自己的压制。

这对他的计划是不利的。

如今整个护羌校尉部被自己剿灭,一旦这皇甫家的小儿得了便宜,朝廷定然会立马提拔此人重掌护羌校尉部,届时以皇甫家的力量,只怕更难对付。

那么问题很简单,他北宫伯玉需要尽快拿下金城,然后挥师东进,直取汉阳。

只有彻底的拿下了汉阳,才能掌握凉州的交通枢纽,让汉廷处于被动和防守的姿态!

北宫伯玉来回的踱步,脑海里关于凉州的形式,也愈发的清晰。

不能等了,得立马对金城动手!

……

大汉光和七年,十一月廿一。

天气晴。

大雪昨夜方才停歇,金城的城下,便迎来了无边无际的羌人。

北宫伯玉驱赶着昨夜抓捕的百姓,往金城开来。

他混迹凉州多年,不仅有着丰厚的人脉,更是熟悉这里每个城池的情况。

金城易守难攻,但这不重要,攻城只是一个过程,只要能达到破城的目的,便万事大吉。

呜咽的号角声在雪地上响起,比往日里更加低沉,更加悠远,北宫伯玉带着自己最精锐的部曲,静静地立在后方,坐视百姓们被城头的弓箭射杀。

城头上,金城太守陈懿内心忐忑,作为金城本地的父母官,他比其他人更清楚北宫伯玉的号召力,要不是金城的守军都是汉人,他甚至不敢站在城头上亲自督战。

他已经向汉阳方向的刺史府发出了求援信,剩下的,只能坚守。

凛冬的寒风之中,金城的城墙下,扛着粗陋器物的羌人们,开启了他们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