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暂停键(1/1)
其实现在也只有班行远高度关注这件事情,倒不是说别的人不关心,而是因为太忙了,无暇顾及。当然也都觉得班行远已经做了很周全的安排,应该不会出漏子。只可惜世间事永远都存在一个但是。
而且班行远也暂时无心关注这件事。12月中下旬,他带着格物致知研究院一个级别非常高的特别研究小组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协助兵部设计制造一个极为重要的装备。即使是班行远贵为尚书省成员也得与外界隔绝。从这一天开始,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新闻里的班行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媒体消失。
为了打消外界的疑虑特别是欧米的猜测,班行远让宝儿在微博发了一个动态,意思就是操劳过度突发疾病需要居家休养。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这么做的话欧米很容易想到班行远是去参加一个研究项目,毕竟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知名的科学家。
其实那个装备已经完成了理论设计和模拟验证,但是在一年多的制作测试中效果很不理想,问题还是出在数学上,这个时候能够想到的也只有班行远了。
班行远带着邹九章、几位年轻数学家和芯片设计部门的专家一起去的。数学家负责解决数学问题,半导体专家负责设计高效的专用芯片。
在班行远的领导下,数学家针对那个设备需要处理的事务建立了通用的模型。然后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将通用模型转化为高速的特化模型和算法,然后芯片专家将算法变成专用电路。
研究院有专门的芯片设计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将算法语言转化为电路设计。专家需要做的是在性能和稳定性之间做出取舍。这个装备需要的首先是稳定性,只要性能够用就好,不需要多快。在芯片专家的努力下,在保证鲁棒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了芯片的运行速度,以便应对尽可能多的计算需求,性能越好就越准确。
将芯片和修改后的软件系统加入装备后针对各种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测试结果远超最初定下的目标。
在进行最后一个测试的时候,邹九章看着显示器上石榴姐雷达反馈信号中明亮的如同探照灯一般的黑丝带兴奋地说:“老师,从今天开始天空对我来说完全透明了。”要知道黑丝带可是没挂着龙勃透镜。作为数学家,邹九章知道老师设计的那个模型有多优美,但是实际表现出来的效果还是超出他的预期。
完成最后一项测试后班行远一个人返回京城,邹九章他们还需要封闭管理一段时间进行脱敏。没有抱怨,能和写进的历史的那些前辈功勋科学家从事同样的工作,每个人都与有荣焉。
回到家里班行远就睡了一个昏天黑地,这段时间他的大脑一直高速运转,精力早已经透支。
1月19日午夜,在睡了将近24个小时后班行远醒了过来。轻轻的把金泰熙抱着他的胳膊拿开,班行远轻手轻脚的走到了书房。带开电脑,纠结收到了信息处理系统最高级别的提醒:三镇出现传播!
班行远一个激灵,赶忙登录信息系统,已经把整个情况梳理的明明白白。什么时候出现最初的,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较大的传播,现在大概有多少人了。而且还给出了为什么没有被检测到了原因,就是和最初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检测手段不敏感。
班行远立刻给尚书令和中书令打去了电话,会报了有关情况,三个人定下了应对的方略。结束通话班行远开始收拾行装,他要亲赴坐镇,虽然他做不了什么但是他在那里就可以安定人心。
其实也没什么需要准备的,之前的行李箱都没打开呢。穿好了衣服把金泰熙摇醒,看到丈夫穿好了衣服,金泰熙有些不满地说:“这么晚了还让你出去,就不能让你休息休息?”
“三镇那里黄冠出来了了,我得过去。”
金泰熙立刻没有了睡意,刚要说什么,话到嘴边知道说服不了丈夫,就收了回去。披上衣服下了床说:“我帮你收拾衣服什么的。”
“不用了。行李都没有打开呢。明天你和宝儿、富真、尹馨说一下,除了必须的人员外,全部在家里。联系供应商为每一家送去足够的生活物资。研究院那边能远程办公,影响不是很大,不能中断的重点项目按照稍后中书省的安排应对。还有,一定要提醒富真,务必确保至微生产基地的安全。”
“我明白了,要不要我陪你去?”
“不用了,家里还需要你。对了,告诉岳父岳母不用过来了。还有,让他们准备足够物资。”
“不用惦记,我已经给他们发去了好十几个集装箱的物品,足够家里和父亲公司用很长时间了。BK那边更多,宝儿甚至考虑到了韩国物资不足的情况。至于我们储备的就更多了,知道该怎么做。”
“我走了。”班行远刚要离开,金泰熙一把拉住他吻了上去。
“你自己去我可不放心,就让这个吻跟着你一起去吧。注意安全。”
出了房间上了早已经等候的车立刻就赶往机场,他的秘书和其他工作人员也都在赶往机场的路上。
在车上班行远给身在三镇的专家组打电话,让他们不用再调查了,蓝星上没有比班行远了解皇冠19的人了。
打完这个电话立刻给身在沪上的李铭打电话让他赶赴三镇。刚才在电话里他和尚书令、中书令都忘了对人进行安排。鄂省总督显然存在存在重大失职,暂时先斩后奏。
挂了李铭的电话电话,立刻又给尚书令打电话说了他的想法。尚书令非常赞同,李铭做事果决、雷厉风行,是应对这种情况的最好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