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绝不暗箱操作(2/1)

就如智灵根猜测的一样,这扩建佛堂的工程的确是智远和尚对楚河的考验。

只是依照以往经验,十万的项目有个三成回扣也就差不多了。

聪明点的全部呈上,贪心些的黑个一成。

但现在问题来了,楚河拿出的这足足五万灵石又是怎么来的。

难道说,以前下面那些小子......

智远和尚并未开口,打发了楚河出去。

走出禅房,楚河眉头一挑。

真正的工贼,就是自己掏钱也得先把大伙卷死才行啊。

他可是正儿八经的青云杰出弟子,卷死这小小皇宫不是跟玩一样。

很快,在楚河的全力内卷之下。

他在佛堂的地位水涨船高,俨然就是智远之下二把手的模样。

这其中除了楚河的内卷外,还有多方因素影响。

首先,就是楚河的这副皮囊实在超模,这才让智远和尚早早就选上了他。

其次,因为大佛寺之事,后来新晋的讲经都是经过了女官们的考验。

如往常那般曲解佛经,酒肉和尚之事大为减少。

同时对于讲经们的修行也不再看重。

甚至其中有两位僧人是正儿八经的肉体凡胎。

考虑到这是长公主的意思,智远自然也不敢忤逆,正需要一个新讲经做副手以表态度。

何况楚河办事实在漂亮,这些日子佛堂的回扣标准被楚河硬生生拔高了一成。

负责各项事务的僧人不是没有反抗过。

但智远才不管这些,谁若是办不了,自有人能办。

工贼之危害,就不在资本之下。

楚河的出现,无疑是在给腐朽落后的大周皇宫上上强度来了。

......

数月后,楚河提着个抽签箱,看着下方整齐划一的光头心中满是感慨。

“各位师兄,诸位大师。”

“大家也知道,下月就是为陛下大讲经的时候,所以例行抽签,打扰各位师兄清修了。”

楚河将抽签箱放在桌上。

大讲经,就是佛堂的主要业务,几乎所有佛堂僧侣都会出动。

大家齐齐为周皇诵经祈福,讲经说法。

如此露脸的活动,自然有大把油水可捞。

毕竟谁不想排次时坐的更前一些,在皇室面前多露露脸。

若是真被周皇或其他皇室族人看中了,单独请去讲经说法,那才叫一个起飞喽。

故而每次排位时,都是一次佛堂内不见血的争斗。

“小僧也是初来乍到,此次抽签排序,因为智远大师身子不适,才让小僧前来主持。”

楚河的客套下方僧众又如何会不明白。

这是智远和尚看楚河办事办的好,才让楚河来替他狠狠捞上一笔大的。

至于楚河本人,更是早早就内定坐在智远身后的第二排了。

只是这次换了这个真小人来,大家怕是都要狠狠出血一次才行。

却不想楚河接下来的话让众僧齐齐摸不着头发。

“小僧此前就听说过,这大讲经排序时常有师兄心怀不轨,私相贿赂之事。”

“但是小僧今天必须说明了,从今天起,那些暗箱操作的事就是旧黄历了。”

“只要小僧在一天,这种事就决不准许再发生。”

说罢,楚河在一众疑惑的僧人面前取出了第二个抽签箱摆上。

这群僧众几乎都有修为在身,如何看不透这破木头箱子的玄机。

大讲经每次共有九排,每排九位,合计八十一位僧人入殿诵经祈福。

其中前四排的签都在左边箱子,后五排的签都在右边箱子。

楚河一手一个,按在两个票箱的口子上笑对众人道:

“所以交了钱的师兄,请抽左边,没交的抽右边。”

是,这确实不搞暗箱操作了。

这次是干脆明着来了是吧。

“三害师弟,这智远大师旁边的位置小僧都坐了这么多年了,这次抽签就不要动了吧。”

一位明显是领头人的僧人上前几步,悄无声息的将一枚储物戒塞进了楚河怀里。

这位来历确实不小,算得上之前智远和尚的左膀右臂。

可明明被楚河抢了位置,此时却依旧如此谄媚,不见半点怨恨。

足见也是位了不得的人才。

楚河感受了一番储物戒内的内容,笑着打趣道:“前辈说笑了,这第一排的位置前辈才坐了多少年啊。”

那人闻言如何不懂,一咬牙又塞上一枚储物戒。

楚河这才松开手继续道:“不坐够六十年,前辈你是哪也去不了啊。”

伴随着最有价值的一号位,也就是智远和尚右侧的蒲团被抽走。

也为之后的抽签定下了一个基调。

唯一的例外是,竟有一位僧人不打算行贿,上前后直接将手伸向左边。

楚河当即就是心头一怒,就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没眼力的。

这玩意他楚某人不拿,上面的师兄怎么拿?

上面的师兄们不拿,智远大师怎么拿?

大家都不拿,佛堂以后怎么进步?

这不是在毁我佛堂千古声名嘛。

却不想那人发觉楚河眼色不对后连忙缩手低声道:“三害法师,我的礼赵公公说帮你先收着了。”

楚河皱了皱眉,看向不知为何专挑今天带着几个小太监来打扫的陈千帆。

稍一犹豫后,还是看在兄弟面上,放了此人过去。

......

当夜,楚河的禅房内,三害法师与赵高公公正在紧张地清点着收获。

因为周皇信佛,所以皇室内上至后宫妃嫔,下至护卫太监都得跟着信佛。

佛堂的油水之大,远超外界想象。

这位大师背后是太妃关照,那位小僧身旁有护卫统领站台。

谁家比丘的头上又顶着个太监干爹。

就连楚河这批新入宫的讲经,原本没背景的进宫了也自有背景找上门来。

这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让青云双璧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如鱼得水。

所收获的宝物更是不仅限于佛堂。

外面的事,自有与佛堂红人三害法师同日入宫的赵高公公处置。

一番清点过后,两人也是不由头昏脑涨。

“老楚,这么多人送礼,你记得住到底是谁送了嘛。”

陈千帆揉着眉头问道。

光是送礼就罢了,关键这些讲经背后都有靠山。

除了大讲经时的排序外,更是宫内各方势力的一次上贡。

事后趁着讲经时帮这位后妃说上两句其是如何虔诚为吾皇祈福。

替那个护卫写上一笔这用心头血写成的佛经又是何等忠心。

这可都有人情世故在里面。

让一向人缘不太行的陈千帆烦恼不已。

楚河放下账本,瞥了陈千帆一眼回道:

“你放心,谁送了礼我不一定记得,但是谁没送我可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赵公公,你的礼呢?”